簡介
紹興是我國地方志之祖《越絕書》的誕生地,又是我國方誌學奠基人章學誠的故鄉,自《越絕書》以後,修志事業綿延不斷,因此有方誌之鄉之稱。但清乾隆以後,各縣縣誌雖纂修不絕,而府志卻中斷了二百年。改革開放後,政通人和,經濟繁榮發展,“盛世修志”,全國修志事業蓬勃開展。《紹興市志》於1985年成立編纂委員會,開始各項籌備工作。1989年5月,由任桂全任主編,正式啟動。 全市98個單位,400餘名修志人員參與其事,經過撰稿、分纂、類纂、總纂、審稿、 定稿、編制索引等階段,歷時八載,五易其稿,於1997年4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同年8月,獲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地方志獎一等獎。 全書分45卷、247章、747節,540萬字,卷首彩色照片98幅、彩色地圖34幅、隨文黑白照片834幅,正文分裝16開5冊,索引單獨成冊。
說明
紹興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春秋時期越王句踐建國以後,向為海內大郡,人文鼎盛,歷史文化積澱十分豐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為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之一。《紹興市志》根據這種基本地情,在篇章設定上,突出文化、經濟兩類。文化類10卷,經濟類16類,分別占卷目總數的22.2%和35.6%;文字量分別占總字數的31.5%和31.7%。這既符合紹興的地情,又使人文與經濟在書中得到合理的配置,是對歷代舊志重人文的傳統的繼承的革新,也是對某些新編志書重經濟、輕人文的矯枉過正的反正。
新修地方志重在記述當代,這是新一代修志者的歷史責任。但事物的現在面貌是由歷史演變而來,新修地方志既不是斷代志,也不是前志的續志,如果不追溯事物的淵源,說明 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就不能揭示興衰起伏的歷史規律,也就不能鑑古知今,為今天的建設服務。在“今”與“古”的問題上,必須以今為主,但也不能薄古、略古以至棄古。《紹興市志》為此提出了一個“詳今明古”的方針,要求既要把“今”詳細記述清楚,又要把“古”追述明白,並在編纂實踐中一以貫之。如紹興城市的演變,從夏代築城開始,一直寫到今天。讀來有首有尾,不但有較強的可讀性,而且為今後的城市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達到了“存史”、“資治”的目的。又如“戰事”一章中,既詳細記述了紹興全境解放和解放後剿匪的全過程,又擇要記述歷代的幾次重要戰事,反映了紹興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歷史傳統,起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教化”作用。又如記述紹興市花蘭花、紹興名產紹酒,除了詳記其現狀,還追溯到句踐時代,不但源流清楚,也足以激發人愛國愛鄉的思想。如此等等。至於有些事物的發端有各種不同說法的,則採用諸說並存的方法,為研究者提供了參考資料。大略統計,全志記述古代、近代、現當代的文字比重大致分別為15.6%、27.4%和51.5%。這樣,既對當代社會飛速發展之勢作了系統翔實的記錄,又對紹興幾千年的歷史發展軌跡作了真實而扼要的追述,既詳今,又明古,古今貫通,為新方誌理論建設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實例。
地方志雖不是學術著作,但也不應該是一本簡單的流水帳。事實上,編纂者要對蒐集的資料進行鑑別、取捨,下一番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功夫,還要加以剪裁、組織,這本身也就是一種學術活動。所以,一本志書是否有學術價值以及價值之大小,就成為評價這本志書的標準和它本身生命力之所系。《紹興市志》在編籍之初就意識到這一點,力求提高其學術品位。首先儘量深化記述主體,避免成為流水帳。如“工業”卷中記述各種產品,不是簡單地羅列出產廠家、年產量和利潤等表性資料,而是儘可能地記載其時代背景、產品演變、工藝流程、技術革新、社會效應等內容。又如在“戲曲曲藝”卷中,對紹興地方戲曲,從劇本、音樂、舞美、表演、藝人、團體到演出場所,作了全方位的記述,從而使對事物有全面的了解,這就加深了志書記載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再則,志書卷首設無題概述,章首設無題小序,或從總體上介紹卷、章內容的時代、地理背景、興衰歷程、事物特點和發展規律,或藉以申述卷、章中需要說明的編排體例,起到導引讀者從整體上了解卷、章內容和志書體例的作用。同時在介紹中寓示編纂者對事物的見解,供讀者參考。複次是《紹興市志》設有獨特的章、節,如“人口”卷中設“思想素質”一節,從紹興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水鄉的地理環境,指出紹興人性格特點的形成;“名家學術思想”一卷,按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歷史、文學藝術、語言文字等學科,就其學術觀點、學術著作、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分門別類加以敘述,並在卷首無標題概述中提出了紹興名家學術思想的三個特點。又特設“叢錄”一卷,分章記述“紹興師爺”和“墮民”這兩個紹興特有的群體。前者是在封建官僚體制、科舉制度和紹興人文背景條件下產生的一個地域性、專業性極強的幕僚群體,在明、清時期的政治、軍事、司法、經濟等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後者是在舊社會被視為賤民的群體,地位低下,生活貧苦,受盡壓迫與欺凌,而人數不少,頒很廣,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舊志囿於偏見,對此兩者並無記載,或僅有片言隻語。《紹興市志》將他們的起源、演變、作用以至消亡,作了詳細記載。這些文字看起來近似論文,但由於內容沒有越出紹興這個地域,仍在地情範圍之內,且以大量的資料為基礎,沒有空泛的議論,所以讀來並無有乖志體的感覺,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首肯與稱道。這又是《紹興市志》的大膽創新。此外,《紹興市志》還蒐集了不少可貴的資料。如光復會會員名單早已佚失,《紹興市志》從各種資料中鉤稽出265人, 分類編成“光復會會員舉錄”,是目前最為完備的光復會會員名單。他如“藝文”卷中所列歷代著述書目8012種,“人物”卷中所列歷代進士、狀元名錄和“墮民”章中所附各種資料,都是精心蒐集而得,足供研究者參考。這也是體現《紹興市志》學術品位的一個方面。
除正文外,《紹興市志》還編制了“目與子目”、“人名”、“地名”、“著述書目”、“圖照”、“表格”等六種索引,單獨成冊,“使中國出版的志書,第一次與國際學術界的傳統對上口徑”(陳橋驛教授語)。其規模之大,在目前已出版的地方志中尚屬首創。
以上所舉,為《紹興市志》特色中之犖犖大端,他如框架結構、以事系人、行文表述乃至圖照安排,均有值得稱道之處,不能縷述。當然,它也有不足之處。如某一事物分記各卷,初稿出於眾手,雖經總纂加工取捨,仍不免有重複以至說法稍有出入之處;個別資料尚欠考訂;某些紀年不盡符合凡例要求等等。至於排校方面的錯字,自然更屬難免。但白璧微瑕,從總體來說,《紹興市志》不愧是一部資料豐富、考證精審、特色鮮明、有一定學術品位的成功之作。
但是,《紹興市志》的部頭較大,不便於隨時翻閱;定價較昂,一般讀者難以承受,影響了它的普及。1998年初,北京方誌出版社計畫出版《新編中國優秀地方志簡本叢書》,《紹興市志》應約編寫簡本,於1999年10月出版。簡本從“簡”和“精”兩個字上下功夫,在保持原志結構完整性、資料真實性和內容系統性的前提下,將原志45卷精簡為11章,540萬字減縮為34萬字,內容簡明扼要, 重大史實更為鮮明突出,地方特色更為形象生動,同時對原志的不妥之處作了必要的修訂與補充,並將記事下限延伸到1997年。原志與簡本,一詳一簡,可以適合不同讀者的需要,堪稱雙璧。而簡本因篇幅精減,定價低廉,有利於走向社會,進入一般讀者之家,必將更大地發揮讀志用志的社會效益。
目錄
第一卷 建置
第一章 沿革
第二章 區劃
第三章 區 縣 市
第四章 建制鎮
第二卷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貌
第二章 地質
第三章 礦藏
第四章 氣候
第五章 水文
第六章 土壤
第七章 生物
第三卷 人口
第一章 民族
第二章 數量與分布
第三章 人口變遷
第四章 人口構成
第五章 婚姻 家庭
第六章 生育
第七章 人口質量
第四卷 居民生活
第一章 居民收入
第二章 居民消費
第三章 生活時間支配
第四章 社會保障
第五卷 城鄉建設
第一章 城市演變
第二章 城市規劃
第三章 市政建設
第四章 公共事業
第五章 園林綠化
第六章 房地產
第七章 建築業
第八章 村鎮建設
第六卷 交通
第一章 陸路交通
第二章 水路交通
第三章 鐵路交通
第七卷 郵電
第一章 設施
第二章 郵政
第三章 電信
第八卷 水利
第一章 江河整治
第二章 水庫
第三章 閘堰
第四章 海塘 圍塗
第五章 機電排灌
第六章 水力利用
第九卷 環境保護
第一章 環境質量
第二章 城鄉污染源
第三章 環境監測
第四章 環境整治與管理
第十卷 經濟總情
第一章 生產關係
第二章 經濟結構
第三章 經濟發展
第十一卷 工業
第一章 釀酒業
第二章 絲綢紡織業
第三章 棉毛麻化纖紡織業
第四章 機械工業
第五章 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
第六章 食品製造業
第七章 制茶業
第八章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第九章 陶瓷製品業
第十章 建築材料業
第十一章 採選 冶煉 加工業
第十二章 化學工業
第十三章 醫藥工業
第十四章 電力生產和供應業
第十五章 日用電器製造業
第十六章 造紙業 印刷業
第十七章 縫紉業 皮革業
第十八章 家具製造業 塑膠製品業
第十九章 工藝美術品製造業
第十二卷 鄉鎮企業
第一章 歷史演變
第二章 所有制結構
第三章 產業結構
第四章 主要工業門類
第五章 主要產品
第六章 生產技術設備
第七章 企業管理
第十三卷 農業
第一章 農業區劃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三章 林業
第四章 畜牧業
第五章 漁業
第六章 農業機具
第七章 農業機構和企業
第十四卷 國內貿易
第一章 市場
第二章 糧油
第三章 副食品
第四章 農副產品
第五章 日用工業品
第六章 生產資料
第七章 醫藥
第十五卷 對外經濟貿易
第一章 進出品貿易
第二章 經濟合作
第三章 技術交流
第十六卷 旅遊 飲食 服務
第一章 旅遊業
第二章 飲食業
第三章 服務業
第十七卷 名優特產
第一章 名特產品
第二章 名優產品
第十八卷 財政稅務
第一章 財政體制
第二章 財政收支
第三章 財政管理與監督
第四章 農業稅 契稅
第五章 工商稅收
第十九卷 金融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儲蓄
第三章 信貸
第四章 結算
第五章 外匯
第六章 信託 保險
第七章 金融管理
第二十卷 經濟管理
第一章 計畫
第二章 物價
第三章 工商行政
第四章 勞動 工資
第五章 審計
第六章 統計
第七章 標準計量
第八章 土地管理
第二十一卷 中國共產黨
第一章 創建與發展
第二章 組織工作
第三章 宣傳工作
第四章 統一戰線工作
第五章 紀律檢查工作
第二十二卷 民主黨派
第一章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第二章 中國民主同盟
第三章 中國民主建國會
第四章 中國民主促進會
第五章 中國農工民主黨
第六章 九三學社
第二十三卷 中國國民黨及其他黨派
第一章 中國國民黨
第二章 其他黨派
第二十四卷 會黨 社團
第一章 光復會
第二章 工人團體
第三章 農民團體
第四章 青少年團體
第五章 婦女團體
第六章 工商業團體
第七章 科學技術團體
第八章 社會科學團體
第九章 文學藝術團體
第十章 其他社團
第二十五卷 政治協商會議
第一章 歷屆委員會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三章 主要活動
第二十六卷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章 市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章 市人大常委會
第二十七卷 政府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人事
第三章 政務
第四章 監察
第二十八卷 民政
第一章 基層政權組織
第二章 擁軍 優屬
第三章 救濟 扶貧
第四章 慈善 福利
第五章 行政事務管理
第二十九卷 公安 司法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鎮壓反革命
第三章 刑事案件審理
第四章 民事、經濟、行政案件審理
第五章 社會治安管理
第六章 司法行政
第三十卷 軍事
第一章 軍隊
第二章 民兵
第三章 兵役
第四章 軍事要地與設施
第五章 防空
第六章 擁政愛民
第七章 戰事
第三十一卷 科學技術
第一章 科技組織
第二章 科技隊伍
第三章 科技普及
第四章 科技開發
第五章 實施星火計畫
第六章 科技成果
第七章 專利與技術市場
第三十二卷 名家學術思想
第一章 哲學
第二章 政治
第三章 經濟
第四章 教育
第五章 歷史
第六章 文學藝術
第七章 語言文字學
第三十三卷 教育
第一章 府縣學 書院 學塾
第二章 學前教育 基礎教育
第三章 職業技術教育
第四章 特種教育 特殊教育
第五章 高等教育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七章 教師
第八章 教育行政 教育(教學)研究
第九章 經費 設施
第三十四卷 文學 藝術 圖書
第一章 文藝創作
第二章 民眾文化
第三章 民間藝術
第四章 電影
第五章 圖書
第三十五卷 文物古蹟
第一章 古文化遺址
第二章 越國遺蹟
第三章 近現代革命遺蹟
第四章 墓葬
第五章 名人故居
第六章 歷史建築
第七章 石刻 造像
第八章 文物藏品
第三十六卷 戲曲 曲藝
第一章 新昌調腔
第二章 紹劇
第三章 越劇
第四章 其他戲劇
第五章 曲藝
第六章 劇作及論著
第三十七卷 藝文
第一章 文選
第二章 詩詞曲選
第三章 歌謠選
第四章 古代著述目錄
第五章 近現代著述目錄
第三十八卷 報刊 廣播 電視
第一章 報刊
第二章 廣播
第三章 電視
第三十九卷 醫療衛生
第一章 中醫
第二章 西醫
第三章 疫病防治
第四章 公共衛生
第五章 婦幼保健
第六章 醫藥管理
第四十卷 體育
第一章 民眾體育
第二章 體育項目
第三章 體育競賽
第四章 人才培養
第五章 機構 設施 經費
第四十一卷 風俗
第一章 歲時習俗
第二章 禮儀習俗
第三章 生計習俗
第四章 生活習俗
第五章 信仰習俗
第四十二卷 宗教
第一章 佛教
第二章 道教
第三章 天主教
第四章 基督教
第四十三卷 方言
第一章 內部同異
第二章 語音
第三章 辭彙
第四章 語法
第四十四卷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
第二章 歷代進士名錄
第三章 高級科技人才表
第四十五卷 叢錄
第一章 紹興師爺
第二章 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