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
白菜、甘藍、蘿蔔等蔬菜和各種花卉。
為害特點
取食蔬菜作物的幼芽和嫩葉,是我國南方蔬菜苗期重要害蟲。
形態特徵
貝殼小型,殼質薄,易碎,透明,呈細長塔形,殼局7.5~9mm,寬3~4.5mm,有6.5~8個螺層,各螺層緩慢均勻增長,略膨脹,螺鏇部高,尖細,呈塔形。體螺層增長稍快,膨大。殼頂鈍,縫合線深。殼面淡黃褐色或淡黃白色,有稠密而纖細的生長線,在體螺層上生長線較粗。殼口呈橢圓形,口緣簡單,完整,薄而鋒利,易碎,外唇與體螺層成一銳角,軸緣筆直,稍外折,內唇貼復於體螺層上,形成不明顯的胼胝部。無臍孔
。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Mollusca:軟體動物門 - Gastropoda:腹足綱 - Pulmonata:肺螺亞綱 - Stylommatophora:柄眼目 - Subulinidae:鑽頭螺科 - Opeas : |
學名: | Opeas gracile (Hutton,) |
中文名: | 細鑽螺 |
中文拼音: | XìZuānLuó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生活習性
多發生在潮濕多腐殖質的菜地及田埂石塊、落葉、腐木下或草叢中,在春夏季雨後出來活動、取食。卵為白色小圓顆粒,產於疏鬆土壤表面、草根部或石塊下。
防治方法
細鑽螺發生期選用6%四聚乙醛顆粒誘劑 0.5kg/667平方米,在晴天傍晚撒施,可殺成螺和幼螺。此外,翻曬土壤也可減少細鑽螺的發生。
(1)農業防治。①細鑽螺危害嚴重的地區或田塊提倡地膜復蓋栽培,既有利於蔬菜生產,又可有效減輕危害。②剷除雜草,清溝排漬,及時中耕,有助於破壞細鑽螺等蝸牛類的棲息和產卵場所。③收穫後及時翻耕曬土,使成幼螺暴露於地面被天敵啄食,卵被曬破裂。
(2)人工誘集捕殺之。用雜草、菜葉造成誘集堆,天亮前集中捕捉。
(3)撒施石灰帶護苗。在溝邊、地頭或壟間撒施石灰帶(90~150千克/公頃)或茶麩粉(45~75千克/公頃)可短期阻隔危害,起保苗作用。
(4)藥劑防治。①誘殺法。用蝸牛敵(多聚乙醛)配成有效成分2.5%~6%的豆餅或玉米粉等毒餌,於傍晚撒于田壟上誘殺。②撒施顆粒劑。用6%密達顆粒劑(7.5~9千克/公頃)在播種後或移栽後撒施,或8%滅蝸靈或10%多聚乙醛顆粒劑(30千克/公頃)拌細土20千克於傍晚撒施於菜行間。(5)噴霧法。在傍晚或清晨或雨後細鑽螺等爬出活動、尚未潛入土時,噴施8%滅蝸靈1 000倍液或試用氨水100倍液或1%食鹽水噴殺。
(一)常用藥物
1、四聚乙醛(metaldehyde,密達、蝸牛敵、多聚乙醛),有6%密達顆粒劑、6%蝸怕顆粒劑、5%梅塔顆粒劑等。毒性:小鼠口服半數致死量283mg/kg;小鼠經皮半數致死量>5000mg/kg;不引起畸致癌作用。使用安全,選擇性強。通過蛞蝓的吸食或接觸,使其快速中毒而失水死亡。但對魚、水生生物及有益生物較安全,從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而且在水中不易深化,有效時間持續較長。可廣泛用於水稻、蔬菜、棉花、菸草等。撒施用量0.52—0.75g/m2。
2、滅梭威(methiocarb,滅旱螺),為2%餌劑,用量0.75—0.90 g/m2。
(二)、防治方法
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根據細鑽螺的特性因地制宜採取綜合措施。
1.物理防治。
(1)細鑽螺危害嚴重的地區或田塊提倡地膜復蓋栽培,既有利於蔬菜、花卉的生產,又可有效減輕危害。
(2)剷除雜草,清溝排漬,及時中耕,有助於破壞細鑽螺的棲息和產卵場所。
(3)收穫後及時翻耕曬土,使成幼螺暴露於地面被天敵啄食,卵被曬破裂。
(4)人工誘集捕殺。用雜草、菜葉造成誘集堆,天亮前集中捕捉。
(5)撒施石灰帶護苗。在溝邊、地頭或壟間撒施石灰帶(9—15g/m2)或茶麩粉(4.5—7.5g/m2)可短期阻隔危害,起保苗作用。
2、化學防治
(1)撒毒土種子發芽時或苗期,在雨後或傍晚每平方米用6%密達殺螺顆粒劑0.52—0.75g,或滅旱螺拌細砂0.75—1.5g,均勻撒施。撒施在鑽螺出沒的地面,效果比較好,但一定要避免長期使用單一種類農藥。也可用蝸牛敵(多聚乙醛)配成有效成分2.5%—6%的豆餅或玉米粉等毒餌,於傍晚撒于田壟上誘殺。
(2).噴霧法在傍晚或清晨或雨後細鑽螺等爬出活動、尚未潛入土時,噴施8%滅蝸靈1 000倍液或氨水100倍液或1%食鹽水噴殺。
3、生物防治
有條件的地方可放養雞鴨等動物,可啄食成幼螺及螺卵,效果較好。但要注意作物的幼苗期和結實期,以防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