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靛[中藥]

紫靛[中藥]
紫靛[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靛,中藥名。為爵床科假杜鵑屬植物假杜鵑Barleria cristata L.的全株。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肺化痰,祛風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肺熱咳嗽,百日咳,風濕疼痛,黃水瘡,小便淋痛,跌打瘀腫,癰腫瘡癤。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甘、淡,性涼。

功效

清肺化痰,祛風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百日咳,風濕疼痛,黃水瘡,小便淋痛,跌打瘀腫,癰腫瘡癤。

相關配伍

1、治肺熱咳血,便血:紫靛30g。水煎服。

2、治百日咳:紫靛30g,三莢草15g,鵝不食草3g。水煎服。(1-3方出自《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3、治風濕疼痛:紫靛、透骨草、威靈仙各15g。泡酒500g服。

4、治風疹身癢:紫靛、紅活麻、浮萍各250g。煎水洗。

5、黃水瘡:紫靛葉、黃泡刺葉、貫葉蓼各等量為末,敷患處,或調油擦。(3-5方出自《西昌中草藥》)

用法用量

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全年採收,切段,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達2米。莖圓柱狀,被柔毛,有分枝。長枝葉柄長3-6毫米,葉片紙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3-10厘米,寬1.3-4厘米,先端急尖,有時有漸尖頭,基部楔形,下延,兩面被長柔毛,脈上較密,全緣,側脈4-5(7)對,長枝葉常早落;腋生短枝的葉小,具短柄,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2-4厘米,寬1.5-2.3厘米,葉腋內通常著生2朵花。短枝有分枝,花在短枝上密集。花的苞片葉形,無柄,小苞片披針形或線形,長10-15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漸尖,具銳尖頭,3-5-7脈,主脈明顯,邊緣被貼伏或開展的糙伏毛,有時有小鋸齒,齒端具尖刺。有時花退化而只有2枚不孕的小苞片;外2萼片卵形至披針形,長1.2-2厘米,前萼片較後萼片稍短,先端急尖具刺尖,基部圓,邊緣有小點,齒端具刺尖,脈紋甚顯著,內2萼片線形或披針形,長6-7毫米,1脈,有緣毛,花冠藍紫色或白色,2唇形,通常長3.5-5厘米,有時可長達7.5毫米,花冠管圓筒狀,喉部漸大,冠檐5裂,裂片近相等,長圓形;能育雄蕊4,2長2短,著生於喉基部,長雄蕊花葯2室並生,短雄蕊花葯頂端相連,下面叉開,不育雄蕊1,所有花絲均被疏柔毛,向下部較密;子房扁,長橢圓形,無毛,花盤杯狀,包被子房下部,花柱線狀無毛,柱頭略膨大。蒴果長圓形,長1.2-1.8厘米,兩端急尖,無毛。花期11-12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村邊或路旁。現廣植於熱帶地區。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表面略有棱,光滑無刺。葉對生,皺縮,完整葉片橢圓形至矩圓形,長3-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略呈波狀,兩面具毛。

相關配伍

《廣西民族藥簡編》:“治小便淋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