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下面列舉兩個紫外-可見光譜的重要套用: 金屬絡合物的紫外-可見光譜主要分為三個譜帶,首先,位於紫外區有配體-金屬中心離子的電子轉移躍遷譜帶,其強度通常比較大;第二,有d-d躍遷譜帶,其產生的原因是電子從中心離子中較低的d軌道躍遷到較高的d軌道,通常其強度比較弱,位於可見光區,它的最大吸收波長位置和強度與絡合物巨觀顏色及深淺相對應;第三,配位體內的電荷轉移帶,即配體本身的紫外吸收。因此,利用紫外-可見光譜法,可以研究金屬離子與有機物配體之間的絡合作用。 紫外-可見光譜還可以用來表征金屬納米粒子的聚集程度。金
![紫外光譜儀](/img/3/d55/n5GcuM3X2gTO3YTO5QDO2cTO4QTMxUDM4ATM0QTNwAzMwIzL0g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通常有機分子處於基態,電子填入成鍵或非鍵軌道。但有機分子吸收UV後,則受激變為激發態,電子進入反鍵軌道。
由圖可知:可能的電子躍遷有6種。但實際上,由躍遷能級差和躍遷選律所決定,幾乎所有的UV吸收光譜都是由π-π*躍遷或n-π*躍遷所產生的,且n-π*躍遷一般都是弱吸收(ε<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