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考證
“索達乾”,用字特別發聲突兀,與周圍眾多漢語村莊名字相比明顯不屬同類。民間傳說是由元朝反抗蒙古“殺韃乾”諧音而來。但據山西歷史學家楊曉國教授的考證,是因為突厥(源於二十四史中北史突厥傳“突厥之初出於索國”)的軍事頭領(突厥官制中居第三位謂“達乾”)統領了二三百年而得名。這裡的居民眉骨隆起,前額如脊,習俗開放,民風倔強,具有明顯遠古北方民族特徵。
歷史
最遲應出現於南北朝之北魏,歷經隋唐突厥衰滅,之後幾經戰亂後為回紇承襲,繼又元蒙統治,到明清時已是種族混融。但百多年來村中基本維持張閻兩大族姓,是不爭事實。村中古蹟本有不少,如解放初期村中老廟基本完好,正殿的如來大石佛高高在上,兩廂側殿的彩色壁畫栩栩如生,之後缺少保護逐年敗落,老廟前殿曾被改作學校書堂,文革中被徹底毀壞蕩然無存。但應有部分遺物散落於村民之中。解放初期全村人口一百多戶近千人,由於歷史變遷,村民及其後裔在外者達千人(多數集中在太原西安延安包頭一帶),已超過村中村民。
現狀
2004年前村中雕龍畫鳳的老戲台已被風沙埋了一半,之後村民集資重建新戲台振興祖業,客觀上使得唯一殘存古蹟消逝。村中另一造型獨特的樓溝橋曾屢沖屢建最後在2000年前後被山洪衝垮後修一全新水泥橋代替。村後花疙瘩山上的石圍堡壘遺蹟現在也難覓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