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中國古典音樂的開山鼻祖和性愛女神。性感
嫵媚,儀態萬方。傳說素女以琴瑟之聲滋潤造福萬物生靈,並向黃帝傳授房中術。其傳世的《素女經》似為西漢到魏晉間人士託名所作,名揚中外。素女是與黃帝和九天玄女同時代的神女,她頭頂光焰蓋世的兩大光環:一是中國音樂界的開山鼻祖;二是遠古最有名望的性愛女神。 素女的身份說法不一,有說是黃帝的侍女,也有說是黃帝的性學老師。極有可能是二者合一:性學老師也可以是侍女。
關於素女的第一個傳說,是她曾以音樂造福生靈萬物。在中國文學史上,她的形象被定位為古代第一位操琴女樂師。傳說器樂製作大師庖犧氏製作的琴瑟有50弦。一次,黃帝令素女用庖犧氏製作的琴瑟演奏,素女試彈了一下,覺得琴聲錯雜噪耳,"哀不自勝",遂將50弦破為25弦,音響效果頓時改變,但聞琴聲優美纏綿、"沉魚落雁",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黃帝覺得從未聽到過如此美妙悅耳的仙樂,不覺想起了死去的兒子后稷。后稷生前最喜歡聽素女彈琴。黃帝即令素女攜琴長駐成都,時常為兒子演奏仙樂。(后稷生前掌管農事,死後葬於成都郊外田野。)素女身著柔美的輕紗,面向著成都郊外廣袤的田野操琴,四野頓時迴蕩起美妙如鶯的樂聲。也許是后稷顯靈,從此這片廣袤的田野上繁花似錦,百穀自生,鸞鳳自歌自舞,百獸與人和睦相聚,男耕女織,風調雨順,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
素女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性愛女神。傳說她性感嫵媚、儀態萬方,深諳陰陽采合之術,因而始終如少女一般嬌嫩美麗。她曾與九天玄女一起與黃帝探討男女生活的課題,將她自己親身總結出來的一套系統理論傳授給黃帝。後世把房中術稱為"玄素"或"素女之道",即本源於此。東漢王充《論衡·命義》中有"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的說法。張衡有《同聲歌》一首,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交歡,其詩曰: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後房。
情好新交接,恐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席,在下蔽匡床。
願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灑掃清枕席,芬以狄香。
重戶結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詩中“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之句,說明素女的影響早在東漢已深入民間,夫妻新婚之夜過性生活也要以素女的理論為指導。後人將素女的房中術系統總結為《素女經》一書傳世。據考證,《素女經》約成書於戰國至兩漢之間,魏晉時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補充和修改,書名最早出現在晉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內篇·遐覽》中。此書隋唐時失傳,幸由日本醫學家丹波康賴於公元982年編成一部《醫心方》,將書中觀點大段輯錄,其精華才得以保存。清光緒年間,長沙一位叫做葉德輝的醫師將《醫心方》中相關內容輯成《素女經》一書,收入《雙梅景窨叢書》之中。 與中國古代房中術興旺發達相對應,歷代講房中術的書也頗為豐富,《素女經》是其中較早且極有影響的一部。從性學的角度講,《素女經》有其科學的一面。如該書強調性學知識的重要性,認為性交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行為,壓抑性慾、杜絕性生活都是有害的。性生活只要掌握節度,就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得法的蠻幹則會“漸以衰損”,傷身害體。“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爾”。《素女經》強調兩性交合的基礎是“愛樂”,性交應使男女雙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愛樂而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最忌諱“男欲接而女不樂,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氣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契約,俱有悅心”。在男權社會中,“素女”的這些思想是很了不起的,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女性的性權利。
白水素女
素女為天河神女的。如陶潛《搜神後記》卷五稱:晉安,官人謝端,少喪父母,無有親屬,為鄰人所養。至年十七八,恭謹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鄰人共愍念之,規為娶婦,未得。端夜臥早起,躬耕力作,不捨晝夜。
後於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壺。以為異物,取以歸,貯瓮中。畜之十數日,端每早至野還,見其戶中有飯飲湯火,如有為人者。端謂鄰人為之惠也。數日如是,便往謝鄰人。鄰人曰:“吾初不為是,何見謝也。”端又以鄰人不喻其意,然數爾如此,後更實問,鄰人笑曰:“卿已自取婦,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後以雞鳴而出,平早潛歸,於籬外竊視其家中,見一少女,從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門,徑至瓮所視螺,但見殼,乃至灶下問之曰:“新婦從何所來,而相為炊?”女大惶惑,欲還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權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婦,自當還去。而卿無故竊相窺掩。吾形已見,不宜復留,當相委去。雖然,爾後自當少差,勤于田作,漁采治生。留此殼去,以貯米谷,常可不乏。”端請留,終不肯。時天忽風雨,翕然而去。
端為立神座,時節祭祀,居常饒足,不致大富耳。於是鄰人以女妻之。後仕至令長雲。
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翻譯:晉朝時,侯官縣有個名叫謝端的孤兒,很小父母就去世了,好心的鄰居收養了他。謝端忠厚老實,勤勞節儉,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不想再給鄰居添麻煩,就自己在山坡邊搭建了一間小屋子,獨立生活了。因為家中一貧如洗,所以他一直沒有娶妻子。鄰居們很關心他,幫他說了幾次媒,都沒有成功。
謝端也沒有因此而失望,仍然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勞動。一天,他在田裡撿到一隻特別大的田螺,心裡很驚奇,也很高興,把它帶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養著。
一天,謝端照例早上去地里勞動,回家卻見到灶上有香噴噴的米飯,櫥子裡有美味可口的魚肉蔬菜,茶壺裡有燒開的熱水,他想,一定是哪個好心的鄰居幫他燒火煮飯。
沒想到,第二天回來又是這樣。兩天,三天……天天如此,謝端心裡覺得過意不去,就到鄰居家去道謝。他走了許多家,鄰居們都說不是他們做的,何必道謝呢?謝端心想,這一定是鄰居好心腸,硬是一再致謝。鄰居們笑著說:“你一定是自己娶了個妻子,把她藏在家裡,為你燒火煮飯。”謝端聽了心頭很納悶,想不出個頭緒來,於是想探個究竟。
第二天雞叫頭遍,謝端像以往一樣,扛著鋤頭下田去勞動,天一亮他就匆匆趕回家,想看一看是哪一位好心人。他大老遠就看到自家屋頂的煙囪已炊煙裊裊,他加快腳步,要親眼看一下究竟是誰在燒火煮飯。可是當他躡手躡腳,貼近門縫往裡看時,家裡毫無動靜,走進門,只見桌上飯菜飄香,灶中火仍在燒著,水在鍋里沸騰,還沒來得及舀起,只是熱心的燒飯人不見了。
一天又過去。謝端又起了個大早,雞叫下地,天沒亮就往家裡趕。家裡的炊煙還未升起,謝端悄悄靠近籬笆牆,躲在暗處,全神貫注地看著自己屋裡的一切。不一會兒,他終於看到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從水缸里緩緩走出,身上的衣裳並沒有因水而有稍微的濕潤。這姑娘移步到了灶前,就開始燒火做菜煮飯。
謝端看得真真切切,連忙飛快地跑進門,走到水缸邊,一看,自己撿回的大田螺只剩下個空殼。他驚奇地拿著空殼看了又看,然後走到灶前,向正在燒火煮飯的年輕姑娘說道:“請問這位姑娘,您從什麼地方來?為什麼要幫我燒飯?”姑娘沒想到謝端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大吃一驚,又聽他盤問自己的來歷,便不知如何是好。年輕姑娘想回到水缸中,卻被謝端擋住了去路。謝端一再追問,年輕姑娘沒有辦法,只得把實情告訴了他。原來,這位姑娘是天上的白水素女。天帝知道謝端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見他克勤克儉,安分守己,所以派白水素女下凡幫助他。白水素女又說道:“天帝派我下凡,專門為你燒火煮飯,料理家務,想讓你在十年內富裕起來,成家立業,娶個好妻子,那時我再回到天上去復命。可是現在我的使命還沒完成,卻被你知道了天機,我的身份已經暴露,就算你保證不講出去,也難免會被別人知道,我不能再呆在這裡了,我必須回到天庭去。”謝端聽完白水素女的一番話,感謝萬分,心裡很後悔,再三盛情挽留白水素女。白水素女主意已決,臨走前,白水素女對謝端說:“我走以後,你的日子會艱苦一些,但你只要乾好農活,多打魚,多砍柴,生活會一天一天好起來。我把田螺殼留給你,你可以用它貯藏糧食,能使米生息不盡,殼裡的稻穀都不會用完。”正說話時,只見屋外狂風大作,接著下起了大雨,在雨水空濛之中,白水素女講完最後一句話飄然離去。
謝端感激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為她造一座神像,逢年過節都去燒香拜謝。而他自己依靠勤勞的雙手和白水素女的幫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起來,幾年之後,他娶了妻子,並向仕途發展,中舉當上縣令。
謝端為了感謝白水素女,立了廟,就是今天的素女祠。
其他故事
明、清名將吳三桂“一怒為紅顏”的絕世美女陳圓圓,在吳三桂反清兵敗後,就隱居於夜郎,並曾在此偶遇一名為素女的苗族女子。年過半百,卻貌似少女,相詢乃知其系“苗父”(古代對醫者的稱呼)之女。此後交往從密,得其駐顏養生之秘方,經合方化裁,取名為“普濟素女”,並在黔山秀水之間流傳下來。從此素女也就成為“普濟素女”美容美顏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