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Nazca Lines)是位於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乾燥延伸53英里(多於80公里)的高原,在秘魯的納斯卡鎮與帕爾帕市之間。

基本簡介

納斯卡線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Nazca Lines)是位於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乾燥延伸53英里(多於80公里)的高原,在秘魯的納斯卡鎮與帕爾帕市之間。在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Paul Kosok發現。它們被西元前200年至西元700年之間的納斯卡文明所創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蜂鳥、蜘蛛、猴子和蜥蜴。

除了從天空以外,納斯卡線無法被認定成一致的圖形。自假設納斯卡人未能從這個有利位置看見他們的作品以來,已經有許多關於建造者能力和行動方式的推測。納斯卡線在1994年被收錄入世界遺產。
納斯卡平原是南美洲秘魯的一個乾旱而貧瘠的高原。這裡被認為經歷了一萬多年而沒有下過雨。

考古發現

納斯卡線納斯卡線

猴子圖案的納斯卡線條
1983年,一支義大利的考古隊在納斯卡地區發現了大量的陶器,這些陶器上都裝飾有一些動物圖案。而這些圖案在荒漠上又以更大的規模重複出現。這些圖案的相同使人們相信神秘的線條是古納斯卡人所為。
根據納斯卡制陶風格的不同,考古學家們把納斯卡文明分為5個時期。考古學家線上條所處的地層里,找到了那些陶器,由於處於同一地層,因此納斯卡線條的年代與陶器的年代是非常接近的。而通過對陶器的碳14測定,人們得出了陶器的年代,從而也就間接得出納斯卡線條的製作年代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後300年。
納斯卡平原上最常見的是黃沙和黏土,上面鋪著一層薄薄火山岩和礫石,長期的風吹日曬使它們發黑變暗。在這些所謂天然黑板上畫線條,不過就是古納斯卡人颳去幾厘米的岩石層,讓下面蒼白的泥土顯露出來。如果是在另外一種氣候條件下,也許劇烈的外界侵蝕會在數月內磨蝕掉這些線條,但納斯卡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再加上那裡幾乎沒有強風,因此風蝕也微乎其微。寸草不生的納斯卡高原是如此貧瘠,如此與世隔絕。這些都為納斯卡線條保留至今提供了條件。
然而,納斯卡線條太巨大了,人們在地面上根本無法識別,以至於直到上世紀40年代才被人們從飛機上全部發現。但是,這些線條是在2000年前創造的,那時的人們不可能掌握現代飛行技術,那么,在根本看不到全貌的情況下,古代的納斯卡人又是怎樣設計、製造出這些巨大的直線、弧線以及那些動物圖案來的呢?
德國女數學家瑪利亞·賴歇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納斯卡線條。作為一個數學家,她特別想知道那些納斯卡人在設計和刻畫線條時是否依據了幾何學原理,她發現許多線條爬坡穿谷,綿延很長距離卻能保持筆直,很可能是在木樁間拉線作為畫線的標準,只要三根木樁在目測範圍內保持一條直線,那么,整條線路就能保持筆直。
上世紀80年代,納斯卡鎮的學生們在賴歇的帶領下,向人們演示了古人是如何製造一條納斯卡線條的:首先用標桿和繩索標出一條筆直的線,然後,再把表面的黑石拿走,漏出下面閃光的白沙,反襯著周圍富含鐵礦的岩石,於是,一條線就出現了。也許,這就是納斯卡線條的本來面目吧。
儘管賴歇的實驗形象地驗證了她的假說,但是,有一點,她的實驗無法解釋,那就是,在納斯卡地區不僅有大量的直線條,還有眾多的弧線所組成的圖案,比如,那隻長達100多米的猴子。

研究發現

納斯卡線納斯卡線

人們對納斯卡文明的直觀性認識都是源自可在高空中直接觀測的納斯卡線條,由於這些神秘線條圖案所在沙漠環境缺少樹木,逐漸該地區的沙漠峽谷變得無法種植足夠的農作物。目前,人類考古學家檢測了秘魯海岸南部殘留的納斯卡文明廢墟,發現了在6世紀時期相應的人為性“災難事件”。
英國皇家植物園創始人奧利弗-惠利(Oliver Whaley)負責進行這項研究,他說:“古納斯卡人的錯誤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使我們懂得如何經營脆弱、乾旱的生態環境。”納斯卡線條是古納斯卡人的驕傲,這是在空曠的沙漠平原上鑿刻的巨大圖案。儘管許多人認為這些神秘圖案是由外星人建造的,但一些考古學家主張納斯卡線條是古代納斯卡人舉行祭祀活動時的宗教路徑。
公元6世紀先進的納斯卡文明開始倒退消失,之前的觀點認為導致該文明消失的由於是厄爾尼諾現象侵襲該地區等多種因素導致的。目前,由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組建的研究小組發現該文明的消失是毀滅在納斯卡人自己手中,他們嚴重破壞當地的樹木環境,最終導致環境沙漠化。
他們的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古代拉丁美洲》雜誌上,科學家發現存在納斯卡線條的沙漠平原上已無法適合生長樹木,而古納斯卡人在這裡開墾農田、種植農作物。但在被開墾成為農田之前,該區域生長著大量的樹木,其中主要以一種叫做“huarango”的樹木為主,卻遭到納斯卡人的大肆砍伐,逐漸以棉花、玉米等農田代替。研究小組在艾卡平原山谷發現了當年未被採伐的huarango樹木殘骸,從而進一步理解納斯卡文明是如何消失的。
這些樹木對於脆弱的沙漠生態環境至關重要,樹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營養成份,從而勉強保留著納斯卡地區易遭到破壞的地表和地下水份。深深的根部可以鞏固土壤,並有效地保護不被侵蝕。
最終納斯卡人砍伐了大量的樹木,使這片達到極度乾旱程度的生態環境開始種植農作物,但最根本上該環境已失去自然災難防禦系統。之後厄爾尼諾類型的洪水侵襲了納斯卡地區,但是其破壞力遠沒有保護乾旱地區的樹木消失所造成的破壞力顯著。
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協會的大衛-貝雷斯福德-瓊斯(David Beresford-Jones)教授說:“這是非常特殊的樹木,huarango樹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固氮植物,它是當地人食物、飼料、木材和燃料的主要來源。”
Huarango樹是沙漠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可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它的根部要比任何樹木的根部都要深地植入地下,能夠有效地改善極端的沙漠平原小氣候。隨著納斯卡人對huarango樹的採伐,該區域平原的沙漠化日益嚴峻,已達到生態臨界點,在沙漠風和厄爾尼諾洪水的侵襲下,該地區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不堪一擊。
沒有huarango樹的覆蓋,當厄爾尼諾洪水來襲時,納斯卡地區灌溉系統被洪流所毀滅,這意味著該地區的農業無法維持。有明顯的證據顯示,這一時期納斯卡新生嬰兒夭折機率上升,成年人平均壽命縮短,農作物大量減產,該地區出現嚴重的乾旱現象。

消失之謎

納斯卡線納斯卡線

在秘魯沙漠中留下奇異“納斯卡線”的神秘民族——納斯卡人,因在距今1500年前大肆砍伐森林而加速了他們的滅亡。
納斯卡人曾經生活在秘魯南部沿海附近地區,因其打造了可從空中看見的巨型地畫而聞名於世。然而,這個神秘民族為了農業生產,不惜破壞大片森林。由於森林砍伐導致氣候過於乾燥,他們不能在附近山谷種植足夠的糧食,最終加速了他們的滅亡。考古學家對納斯卡人遺蹟進行了研究,發現一系列人為誘發的事件令這個民族終遭“報應”,在公元500年左右滅亡。
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皇家植物園專家奧利弗·哈利(Oliver Whaley)說:“前人的錯誤給我們上了如何在當前狀態下管理貧瘠、乾旱土地的重要一課。”納斯卡人最為著名的“遺產”便是他們的“納斯卡線”。所謂“納斯卡線”是指納斯卡人利用自然侵蝕在周圍空曠的沙漠刻下的圖案。雖然部分陰謀論者認為,“納斯卡線”是外星人所為,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它們其實是在複雜的古代儀式中讓人跟著走的神聖路線。
儘管擁有先進的文明,納斯卡人卻在公元500年左右從地球上消失。數百年來,科學家將納斯卡人的滅亡歸咎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席捲秘魯的厄爾尼諾現象。如今,以劍橋大學科學家為首的一個英國研究小組發現了納斯卡人走向滅亡的真正原因:由於大肆砍伐森林,納斯卡人最終走向“自我毀滅”。

納斯卡文明以縱橫秘魯沙漠的“納斯卡線條”而聞名,但關於神秘的納斯卡文明如何消失,以及納斯卡線條如何製造,一直是縈繞在科學家心中的難解之謎。目前,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1500年前,由於納斯卡人大肆砍伐森林開墾農田,從而最終導致這支人類文明的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