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納包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滿鎮,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鎮道路為砂石路面,交通方便,距勐海縣66公里。南鄰班倒村委會曼納老寨,東鄰勐海縣勐阿鎮那丙村委會,西鄰城子村委會曼納新寨,北鄰瀾滄惠民鄉付臘村委會。轄下納包一組、下納包二組、下納包三組、中納包、上納包、南罕大寨 、南罕上寨 、南罕新寨、佤族寨 、茶山一組、茶山二組11個村民小組。截止2008年底,有農戶404戶,鄉村人口1545人,其中農業人口1545人,勞動力10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54人。全村國土面積59.68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甘蔗、茶葉等農作物。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甘蔗、茶葉為主。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25畝(其中:田251畝,地374畝),人均耕地4.31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 7,434.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芭蕉、勐板桔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859畝,其他面積3.6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397戶通自來水,有397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9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75.9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戶分別占總數的60.05%和7.57%)。該村到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有農用運輸車17輛;拖拉機95輛,機車16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59畝,有效灌溉率為29.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8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3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6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9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73萬元,占總收入的68.3%;畜牧業收入173萬元,占總收入的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12 頭,肉牛184頭);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14%;林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3.6%;第二、三產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2.3%;其它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0.9%。農民人均純收入2,898元,農民收入以糧食甘蔗茶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0.51%),到省外務工4人。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404戶,鄉村人口1541人,其中男性807人,女性734人。其中農業人口1541人,勞動力1056人。該村以拉祜族、漢族為主(是拉祜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1072人,漢族371人,哈尼族87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2人,參合率97.4%;享受低保13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8平方米,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89平方米,擁有教師2人,距離勐滿鎮鎮中學1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7人,其中小學生99人,中學生48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9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20.8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757個(勞均2個)。有固定資產123.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財務、一事一議酬資酬勞、村規民約等。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3人,少數民族黨員48人,其中男黨員44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3人。
人文地理
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發展情況等。新農村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後,醫療條件差,經濟相對落後。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納包村養殖業屬於特色產業,民眾對養殖豬等又一定經驗,適合大力發展養殖業,讓養殖業形成統一規模化,有利於提高全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2、引進優質、高產雜交稻,在保證糧食安全情況下,加大甘蔗下田力度,提高單產,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