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頸葦鵐東北亞種

紅頸葦鵐東北亞種

紅頸葦鵐東北亞種(學名:Emberiza yessoensis continentalis)屬小型鳴禽。體長約15厘米。形態和大小與葦鵐近似,其區別在於頭和喉部黑色,頸和翕呈栗紅色。一般主食植物種子。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外側尾羽有較多的白色。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種子、少量米粒、一些豆科植物種子和大量的鱗翅目昆蟲幼蟲、鞘翅目昆蟲及淡水螺為食。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俄羅斯,日本,中國黑龍江、吉林、河北、山東、江蘇和福州。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雄性成鳥(夏羽):整個頭部、頦和喉均黑色,具不大明顯的棕白色眉紋;後頸和上背栗紅色;背和肩羽栗褐色而具黑色和銹色斑紋;腰和尾上覆羽栗紅色;小覆羽灰褐具栗色羽緣,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寬闊的栗色羽緣及大型黑色羽乾斑;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暗褐色;飛羽角褐色,初級飛羽具較窄的棕栗色羽緣,其餘飛羽具寬的栗紅色羽緣,內側次級飛羽還具大型黑色羽乾斑;中央一對尾羽栗紅具褐色軸斑,其餘尾羽黑褐具栗色窄緣,最外一對尾羽的楔狀白斑,由內翈先端斜貫外翈基部;次對尾羽白斑較狹長,從內翈先端靠近羽軸並延至尾的1/3—1/2處;喉與頸側間雜以白色;下體餘部棕白色,胸部沾栗色,兩脅有銹褐色縱斑;尾下覆羽,翼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

紅頸葦鵐東北亞種紅頸葦鵐東北亞種

雌性成鳥(夏羽):色似雄鳥,但頭部黑褐而具銹栗色斑紋;眉紋寬,黃白色;頦和喉黃白色,顴紋黑色。

雄性成鳥(冬羽):頭和上體的栗色羽緣特別發達,部分遮蓋頭和背面的黑色,使上體呈淺栗色;頦和喉的黑色部分具棕灰色羽緣。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雌鳥的上嘴角褐,下嘴肉黃色;腳赤褐色。

生活環境

紅頸葦鵐棲於蘆葦地及有矮叢的沼澤地以及高地的濕潤草甸。越冬在沿海沼澤地帶。東北亞種棲息於松嫩平原的松花江和嫩江沿岸地帶,多生活在長著各種柳叢、小灌叢和水草的沼澤地和附近生長著各種各樣草叢的地方,尤喜生活在草甸等處;也見活動於洮兒河北岸長有水蒿、小葉蒿和苔草的月亮泡草甸中。

生活習性

4月末始見大量的紅頸葦鵐從山海關等地的方向遷來。飛行力弱,多作短距離飛行,飛行不遠就停息在較高的枯萎蒿桿上鳴叫。5月上中旬多成對活動,常見雄雌鳥互相追逐,並常見雄鳥在固定巢區鳴叫。鳴叫時站在柳條或蒿草尖上,以早晨鳴唱最烈。鳴聲尖銳,單調而重複,在百米之內均能聽到。性極機警,遇人立即飛出或隱藏於灌叢中。根據繁殖期食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種子、少量米粒、一些豆科植物種子和大量的鱗翅目昆蟲幼蟲、鞘翅目昆蟲及淡水螺等。

生長繁殖

5月中旬開始築巢,巢建於塔頭草甸的水蒿和苔草基部。巢底部呈半臥地式。巢較隱蔽,如果不遇雌鳥從巢中飛出,很難發現。巢呈碗狀,由小葉草乾莖或蒿乾及馬尾構成。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產卵。每窩產卵5枚,卵橢圓形,呈石板青色,上具紫褐色點斑和細紋。卵的大小為17.1mm×13.6mm;卵重平均為1.7g。雌鳥孵卵時,雄鳥在其附近鳴叫。孵卵期約為15天左右。留巢期為16天左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俄羅斯日本,中國黑龍江哈爾濱帽兒山、望哈,吉林月亮泡、扶餘、郭前旗(繁殖鳥),河北(可能多數為繁殖鳥),山東,江蘇和福州(旅鳥、冬候鳥)。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