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紅根白毛倒提壺(《雲南中草藥》)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見霜黃的全草。春、夏採集。切碎曬乾。
功能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治外傷腫痛。
②《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治小兒肺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口腔炎,無名腫毒,皮膚瘙癢。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通體密生絨毛,不分枝。葉互生,倒披針狀橢圓形,長1~3.5厘米,寬0.7~2厘米,葉緣具不規則的尖齒;葉柄長0.5~1.5厘米,上部葉近無柄。頭狀花序,呈緊縮狀圓錐花序排列,頂生和近頂腋生,淡紫色。瘦果,頂端密生白色絹毛。
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河溝邊。
藥材性狀
莖枝具條棱,被白色絹毛狀絨毛或密短絨毛,有時脫毛。完整葉片倒披針關橢圓形,長1-3.5cm,寬0.7-2cm,葉緣具不規則的尖齒,葉柄長0.5-1.5cm,上部葉無柄。頭狀花序乾縮,花黃棕色。氣微,味苦。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不宜久煎。
注意事項
陰虛火亢者慎用。
化學成份
根含松柏醇的當歸酸二酯、少量多炔化合物2-(乙烯丁二炔基)-5-(丙炔基)-噻吩和十三-1-烯-3,5,7,9,11-五炔。葉含多量胡蘿蔔素。
相關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治外傷腫痛。
2.《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治小兒肺炎,扁桃體炎,腮腺炎,口腔炎,無名腫毒,皮膚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