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步驟
1.小麥麵粉150克和高粱麵粉150克放在和面盆里
2.用筷子把兩種麵粉攪拌均勻
3.分次一點點的加入適量的清水
4.用筷子把清水與麵粉攪拌均勻,形成帶有少量乾麵粉的濕性麵團
5.用手把濕性麵團與少量的乾麵粉揉合在一起
6.形成一個麵團
7.鍋里放入足量的水,大火燒開
8.把擦床(抿床)架在開水鍋上
9.右手握一塊和好的麵團
10.麵團倒扣在擦床(抿床)上
11.左手按住擦床(抿床)的邊緣,右手掌張開
12.左手按住擦床(抿床)的邊緣,用力往前推壓麵團,使麵團在手掌心的控制範圍內,隨著推壓向前移動
13.從擦床(抿床)上銅片的一端一直推到擦床(抿床)上銅片的另一端
14.把麵團拉回到起始位置,重複5~7步,反覆向前推壓麵團,麵團隨著推壓的進行就會從銅片上的空隙處漏入鍋中
15.重複5~8步,始終用手掌心向前推壓麵團
16.所有的麵團都從空隙處漏下,擦床上會有殘留的麵團,不要著急,下面慧心告訴你一個清除的好方法
17.取一個土豆、胡蘿蔔、白蘿蔔等硬質的蔬菜(我用的是茭白)
18.用茭白在擦床上有麵團殘留的地方擦拭,麵團很容易就被清理乾淨了
19.用茭白在銅片上有麵團殘留的地方擦拭,順便擦一些茭白絲在鍋里
20.看看擦床上幾乎看不到任何麵團的痕跡,如果還有隻要用冷水沖洗一下就乾淨了
21.麵條在鍋里煮2~3分鐘至面熟
22.用漏勺瀝水撈出
烹飪技巧
1 小麥麵粉和高粱麵粉的比例最大為1:1,因為高粱粉沒有筋性,量太多的話麵條不成型;如果喜歡口感細一點,可以適當減少高粱粉的用量增加小麥粉的用量。
2 和好的麵團軟硬要適中,麵團太軟擦不成形,麵團太硬不能擦,這就要求攪拌麵粉的時候,攪拌成帶有少量乾麵粉的濕性麵團。
3 製作擦蝌蚪,山西婦女更多的是直接用手握著麵團在擦床上來回推壓,但要注意的是要用手掌心推壓,這樣即使麵團沒有了,操作時也不會擦到手。
4 擦面時動作要敏捷,如果和的麵團太大,可以分成幾個小塊,每擦完一塊疙瘩面塊,再擦另一塊時要蘸點清水,否則,擦床見熱氣會粘面。
菜品特色
據《中華飲食文庫·中國麵點史》記載:“蝌蚪”形食品在宋代《歲時廣記》、《東京夢華錄》中已有描述。清代《鄉言解頤》卷四中有“蝌蚪子”:“麥、菽二屑各半,和面,用木床擦入沸湯中,熟而撈出,拌鹵食之……蝌蚪子者,象形也。此山後人食法,又曰格豆子,則音之偽也。”該資料雖然講的是山西名食“蝌蚪子”,用料與宋代不同,但其製法應是相同的。由此可推斷山西擦蝌蚪始創於宋代,興盛於清朝。
“擦蝌蚪”因用擦子擦出的面在沸騰的鍋中上下翻騰,猶如蝌蚪在池中嬉戲而得名,是山西麵食製品又一道獨特的奇葩。形如蝌蚪的麵條,用高粱面製作,山西人情有獨鐘的把高粱面叫“紅面”,所以也叫“紅面擦蝌蚪”“紅面擦尖”~這種麵食製法簡單,操作方便。所用的原料廣泛,可以是純小麥粉,也可以是小麥粉中摻入玉米面、高粱面,或豆面、榆皮面等各種雜糧粉,粗糧細糧搭配,使其營養豐富,色澤鮮亮,食慾性強,夏季食之避暑降溫,冬季食之驅寒增熱,尤其是其形狀獨特,入口稍加咀嚼便如蝌蚪游入胃海,口味清淡,易於消化吸收,並能促進胃蠕動,增加胃動力,是養生的最佳飯食,尤其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製作擦蝌蚪要用體現山西百姓智慧的特殊工具——擦床(也叫抿尖床)。擦床(抿尖床)有大小之分,大的長度約有1、2米左右、小的只有0、5米左右。抿床床架是木製呈井字形,中間開長形口,口上放置抿尖拍子。抿尖拍子為鐵制或者銅製,呈凹形,岫面上開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小孔眼,孔如月牙,多如魚鱗。四邊緣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須嚴絲縫合,否則不能操作。從我的老鄉喬橋那裡借來一張圖片,這就是擦床(抿床),上面的叫抿鋤,也叫抿拐拐,讓大家認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