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信息
該劇是馮子和於民國6年(1917年)根據崑劇本改編,是年6月6日首演於天蟾舞台;馮本人飾采菱女,念蘇白,化妝採用江南農村女打扮,布衣素服,頭上一條大辮子,純真、樸實,成為他後期代表作之一。當時有人作《竹枝詞》稱讚其演出。後其他劇場也紛紛排演,有的改名《皇帝與村姑》。
影片背景
民國28年馮在卡爾登大戲院復演,結尾也改成悲劇。民國10年上海宏文圖書館曾出版《紅菱艷》,但僅有對白,無唱詞。
《紅菱艷》,為馮子和編劇,1917年6月2日他與蓋叫天演於上海天蟾舞台;馮子和自飾女主人公紅菱女,對該劇作了大膽革新,不貼片子不包頭,僅梳一條高把根的粗辮子,身著粗布衣褲,腰系圍裙別開生面。同時在音樂伴奏上,也作了新的嘗試,除原有的文、武場面外,開創了加進鋼琴和提琴伴奏的先例。其子馮玉錚於1989年曾為黃孝慈重排此劇晉京演出。
馮子和一向推崇京劇革新,早年演出《貴妃醉酒》曾試添過二胡伴奏,京胡為其兄馮三狗,二胡吳桂芬。給後來京劇正式使用二胡摸索了經驗,他在與蓋叫天合演《七擒孟獲》的 “蠻洞歌舞”一場戲中,他穿外國裙、跳外國舞、唱外國曲,新穎別致。1924年尚小雲在《摩登伽女》中,就仿效加進跳“蘇格蘭舞”,同時也增添了西洋樂器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