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菱為菱科一年生浮葉水生植物,莖、葉、果實相當特殊。主根較弱,長約數尺伸入水底泥中,有固定植株、吸收養分的作用,莖蔓細長完全沉於水中,上有分枝及“須”也能起吸收作用。葉分兩類,聚生於短縮莖上,浮出水面的叫浮葉,倒三角形,相互鑲嵌成一盤狀,俗稱菱盤,每個菱盤有葉40-60片,葉柄粗肥,中部膨大成氣囊,使葉片能浮於水面,沉於水中的葉狹長為線狀,無葉柄和葉片之分。
夏末初秋葉腋開一小花,白或紅白色,花受精後花便向下彎曲,沒入水中,長成果實即為“菱”。等片發育成菱的硬角,按角的 有無和數目分為無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嫩果色澤為青、紅或紫色,老熟後硬殼成黑色,果肉乳白色,食用部分為種子的肥厚子葉。
水紅菱又稱“蘇州紅”,長於河塘水池之中,營養價值很高,含大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菱盤開展度40厘米左右。採收時有葉40片左右。葉片較小,長5.6厘米,寬7.7厘米,菱形,青綠色,近葉柄處為紫紅色。葉面、葉柄及莖均為褐紅色,葉柄長22厘米。
花白色,萼片較長。單個菱盤結果7~8個。果實具4個角。肩角細長平伸,腰角略向下斜伸,果高2.8厘米,寬3.2厘米,鮮紅色,單個重14克,每公斤50~70個。質脆嫩多汁,味甜,品質優良。早熟,供應期長。不耐深水,不抗風浪,只適於淺水栽培。畝產500公斤左右。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不耐霜凍,從播種至採收約需5個月,結果期長1-2個月,因此要求無霜期在6個月以上地區才能獲得豐產。開花結果期要求白天溫度20-30℃,夜溫15℃。
廣泛見於兩湖、兩江、兩廣等區域的淡水流域。既有野生,也有人工品種。野生果小,人工果大。野生果在小暑季節即可採摘嫩果生食用,至秋分後可採摘老果煮食。早熟種,清明播種,立秋開始收嫩菱,處暑、霜降收老菱,一般一畝產800~1000斤。菱肉含水量多,含澱粉稍少,味甜,宜生食。葉柄、葉脈及果皮均呈水紅色。果形較大,每斤25~35個,肩角細長平伸,腰角中長,略向下斜伸,果重與肉重之比約為1.5:1。不耐深水,不抗風浪。
分布範圍
原產歐洲,我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中下游、太湖地區、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菱肉含澱粉24%、蛋白質3.6%、脂肪0.5%,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製成菱粉,風乾製成風菱可貯藏以延長供應,菱葉可做青飼料或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