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主要遊覽景點有分水苑、絡絲潭、青年洞。總遊覽面積20平方公里。青年洞
青年洞位於紅旗渠總乾渠任村盧家拐村西牛嶺山下方,是總乾渠最長的隧洞。青年洞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原洞長616米,券砌洞臉後長度為623米,高5米,寬6.2米,縱坡為1/1500,設計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萬個,用款20.3萬元。1961年7月15日鑿通隧洞,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親筆題寫了洞名。
十水言碑
此碑叫“十水言”碑,碑文由原國務院扶貧辦顧問、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所撰。全文是“祖祖輩輩缺水盼水,紅旗渠引來漳河水,水庫蓄住了山谷水,紅旗渠灌滿庫池水,澆地渠庫池齊放水,一渠水可頂兩渠水,平整土地合理澆水,大家都來節約用水,關鍵保好渠管好水,林縣就不再愁缺水”。虎口崖
虎口崖,崖高百丈,山崖向外突出十餘米,像老虎張開的大口。修渠時,山崖上時有鬆動石頭掉下來砸人,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隊員,像雄鷹展翅在空中盪鞦韆,飛盪數次,才能盪進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叫虎口拔牙,於是此山崖被稱為“虎口崖”。分水閘
紅旗渠總乾渠在此分為三條幹渠,依山遠行,深入林州腹地,潤澤著林州54萬良田。該建築長6.5米、高12米、寬13.5米,閘底高程454.44米,海拔低於渠首進水閘底10.31米。閘房上空高擎郭沫若“紅旗渠”三個大字,是紅旗渠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歷史背景
紅旗渠是上個世紀60年代,林州人民歷經十年之功,在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巍峨太行山上修建的一條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它以濁漳河為源頭,通過開山通道把漳河水引入林州做灌溉用。紅旗渠灌溉渠分乾、支、斗三部分。乾渠、分乾渠10條,總長304.1公里;支渠51條,總長524.2公里;斗渠290條,總長697.3公里,合計總長為1525.6公里。
這條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孕育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十年之間,共削平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挖土石方1515.82萬立方米。如果將這些土修成一條寬2米、高3米的長牆,可以把廣州和哈爾濱連線起來。紅旗渠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地球的藍色飄帶”、“中國水長城”。
20世紀70年代,周總理把“紅旗渠”與“南京長江大橋”稱為新中國兩大奇蹟,並不斷向國際友人推薦,由此而引發了參觀紅旗渠的熱潮。1991年,紅旗渠遊覽區正式對外開放。
紅旗渠景區旅遊集中了太行山獨特的地質構造和這條人工天河雄奇壯美的風貌;集“雄、險、奇、秀”為一體,形成了獨有的紅旗渠風光。
紅旗渠景區已經成為紅色旅遊的經典線路之一,再加上這裡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吸引著國內外的大量遊客前來。
歷史評價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動工於1960年,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交通信息
公交①從鄭州出發:大巴(鄭州—新鄉—林州—紅旗渠)
②從安陽出發:大巴(安陽—林州—紅旗渠)
③從石家莊出發:大巴(石家莊—邢台—邯鄲—安陽—林州—紅旗渠)
自駕路線
①走高速:鄭州柳林站上高速—安陽—安林高速—林長高速,紅旗渠景區出口下,南拐東南公路至紅旗渠景區紀念館。
②走低速:鄭州---黃河大橋--新鄉輝縣(輝縣轉盤左拐)--林州,到林州後走東南公路,可直達紅旗渠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