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世家

紅山世家

華潤置地·西堤紅山緊鄰西二環、毗鄰長安街,金融街、三里河中央政務區、廣安門商務辦公區三區交匯之地,綿延百年的金融文化,流傳千年的古都文明,共同造就今日繁華而又靜謐的城市宜居地脈。

基本信息

社區實景社區實景

行政區域: 西城

項目位置: 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305號

交通狀況: 捷運1、2、7、9號線,捷運1號線木樨地站位於項目北側的復興門外大街,距離1.5公里;捷運2號線長椿街站B口出,換乘38路、477路到達廣外甘石橋站;捷運7號線廣外大街站位於項目南側的廣外大街,距離項目300米;捷運9號線西客站位於項目西側;公交:6路、42路、57路、109路、122路、201路、687路、340路、309路、410路、477路、613路、57路、620路、38路、46路、650路、691路等多條公交線路,到達廣外甘石橋站或達官營站

建築類型: 板樓,板塔結合

物業類別: 普通住宅,商住

主力戶型: 公寓200-340平 住宅160-400平

開發商: 華潤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物業費: 3號樓4.5元/月/平米,6號樓、1號樓、2號樓3.5元/月/平米,8號樓4.2元/月/平米

詳細信息

戶型圖戶型圖

產權年限: 70年

產權類型: 大產權房

容積率: 3.5

綠化率: 30%

總戶數: 381

建築面積: 220000平方米

占地面積: 67000平方米

周邊配套

周邊配套周邊配套

車位費: 150元/月

車位數: 381

供暖方式: 分戶供暖

價格信息

紅山世家價格:均價60000元/平米

售賣信息

售樓處售樓處

售樓地址: 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305號紅山世家售樓處

開盤時間: 5號樓2012年8月12日開盤 四期即最後一期開盤時間待定 2012年6月推新 11號樓2012年2月25日開盤 3號樓期轉現房源預計2012年3-4月開盤 5號樓2011年3月19日 2010年5月1日 6號樓2008年11月,1號樓2009年4月,2號樓2009年7月

入住時間: 公寓2013年底,住宅2012年12月中旬 5號樓2012年底 新房源11號樓2013年底 四期世家3號2011年12月 6號樓1、2單元2010年6月30日,3單元2010年5月31日;2號樓2011年8月31日;8號樓2011年9月20日

銷售許可證: 京房售證字(2010)367號、京房售證字(2009)286號、京房售證字(2009)205號、京房售證字(2009)58號、 京房售證字(2008)377號

項目介紹

樣板間樣板間

“藏風聚氣”,圍合院落友居生活

總規模約22萬平米的西堤紅山,規劃中分為A、B兩區,九棟赭石色建築圍合起公寓、主題商業街、多功能會所以及國小、幼稚園……傳統與當代文化兼具的“院落友居”生活,在這裡悠然呈現。半圍合式規劃設計,在保證社區整體與私密性的同時,將更多土地讓給了綠化與園林,雖是高層卻不見水泥森林的侷促,高綠化面積反而帶來開闊的視野。超大尺寸樓間距,使得社區能夠敞開胸懷迎接陽光,保證了每戶人家與景觀、陽光的親密接觸。西堤紅山的景觀設計通過合理的總圖布局與精細的施工配合,將社區中原有的數百棵30年樹齡以上原生大樹全部保留,實現了社區生態的原生地貌保護,為人們提供了濃蔭庇佑的庭園時光。

“生態關懷生活”

西堤紅山作為華潤置地綠色生態住宅的啟幕之篇,充分詮釋華潤生態觀。“生態關懷生活”,華潤生態管家,提供給您細節的生態關懷,舒適、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西堤紅山對傳統生態文明的尋溯並非停留在表面與形式,而是在一個更深入的精神層面上,令其與現代生活和諧兼容。

在西堤紅山,新科技手段的運用不是譁眾取寵,不是為了昂貴,而是以人為中心,讓人生活得更加舒適健康。通過8個系統,50項的科技力量整合,實現生態技術於生活細節中的實際運用,充分滿足現代化生活的功能需求。關愛健康同時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無微不至的生活細節呵護

冬暖夏涼——熱環境系統:

免除噪音——聲環境系統:

淨化空氣——空氣環境系統:

潔淨水源——水環境系統:

降低能耗——能源系統:

融入自然——綠化系統:

體貼生活——生物科技系統:

關愛健康——綠色建築材料系統

………………

“持續教育”的社區

在西堤紅山,對教育的重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項目成功引入北京市名校“北京國小”,為社區構建“幼稚園—國小”一體化的全程教育模式,良好的環境與優良的師資,讓父母們能夠安心生活,讓社區的“小公民”優越成長。

那些真正偉大的城市,是能夠讓人生活並且生活得更好的城市。

西堤紅山項目的推出,是對都市生態人居形態的一次實踐與探索。我們不但在闡釋我們對生態居住概念的理解,更在探討傳統的生態居住文明在現實條件下的實現可能。

無論怎樣,我們希望現代的技術手段可以被更好地利用,在過去與未來的和諧兼容中

營造一種延續我們居住文明的詩意生活傳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