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其拉甫海關

紅其拉甫海關

紅其拉甫海關位於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3200米,全年無霜期僅82天,平均氣溫在零下2攝氏度,空氣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52%,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印度四國接壤,是我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紅其拉甫口岸作為一個國家一類口岸,是以旅檢業務為主的口岸,1985年正式對巴基斯坦開放,1986年對第三國旅客開放。

地理位置

紅其拉甫海關位於祖國西部帕米爾高原的冰峰雪嶺之中,

紅其拉甫海關紅其拉甫海關
北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南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平均海拔3200米,全年無霜期僅82天,平均氣溫在零下2攝氏度,空氣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52%,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印度四國接壤,是我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紅其拉甫口岸作為一個國家一類口岸,是以旅檢業務為主的口岸,1985年正式對巴基斯坦開放,1986年對第三國旅客開放。

海關情況

紅其拉甫海關前身是由喀什分

紅其拉甫海關紅其拉甫海關
關組成的明鐵蓋工作組籌建過度的,1975年由外貿部批准在海拔5100米前哨班(帳篷海關)設關,1977年下遷至海拔4800米的水布浪溝設立水布浪溝支關,隸屬喀什分關。1982年,經海關總署批准,水布浪溝支關下遷至海拔4200米的皮拉力,並更名為紅其拉甫海關,1987年升格為處級海關,隸屬於烏魯木齊海關。1993年,經海關總署批准,紅其拉甫海關下遷至塔什庫爾乾縣縣城。
紅其拉甫海關內設辦公室、綜合業務科、稽查科、通關科、查驗一科、查驗二科、服務中心,現有在職幹部職工32名(女關員4名,幹部30人,職工2人),由滿塔吉克等5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占全關的82 %,其他少數民族占18 %。紅其拉甫海關共有黨員22人(含退休黨員1人),占全關總人數的69%,共青團員10人,占全關人數的 31%。每年監管進出境旅客為3萬人,進出口貨物為6萬噸。進出境車輛 5000輛次。出口商品平均價格為3.6美元,主要以日用百貨、小家電以及少量對外承包工程設備等。進口商品平均價格為1.4美元,主要以巴基斯坦乾果(如:巴旦木、松籽、乾的椰棗)、海那、經毯等民族特需品。由於進出口商品品種單一,且數量較小。此外,紅其拉甫海關還暫時負責對臨時過貨的卡拉蘇口岸的監管工作。

海關地址

紅其拉甫海關地址:

紅其拉甫海關紅其拉甫海關
新疆塔什庫爾乾縣中巴友誼路39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