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貝茨

”在這裡,克拉克最大的貢獻在於他特彆強調了區分邊際效用和總效用,這也正是他被人們認為是邊際效用的獨立發現者的原因。 更為重要的是,貝茨不僅發現邊際效用,而且還認識到了邊際效用的重要意義。 在以後的若干年,克拉克對邊際效用價值論又增加了許多新的修正。

約翰·貝茨(JohnBatesClark,1847.1.26—1938.3.21)美國邊際主義經濟學家、美國經濟學會創始人、協會貝茨第三任會長兒子J·M·貝茨曾說:“貝茨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雖晚於傑文斯和其他的首創者,但顯然是獨立的。古典經濟學已經為該理論準備了若干資料;它在效用和交換價值的關係問題上留下了一種挑戰,而且它在李嘉圖的場合又遇到了這樣一種勞動理論,這理論在李嘉圖接受了勞動成本並非單獨決定物品彼此交換比率的觀點之後,又轉變成了生產成本論。古典經濟學還包含著合理量度效用的概念和邊際方法,只須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便可提出邊際效用理論。甚至維也納經濟科學協會在歡迎克拉克為名譽會員時也稱讚他是“獨立於其他探索者而發現這一新學說的人之一,該學說半個世紀以來已構成經濟理論發展的基礎……”

生平及著作

貝茨生於1847年,在1872年,他25歲的時候,他從阿赫斯特畢業,到德國進修經濟學。1872年底到1875年間,貝茨大多數時間在海德堡,其間只有六周在蘇黎世。當時,歷史學派在德國盛行,而在海德堡對克拉克影響最大的一位教授——卡爾·克尼斯,他也是歷史學派的一位主要成員,但這一切都沒有能夠阻止邊際效用分析的發展,相反,克拉克日後曾讚揚克尼斯向他提出了若干建議,指導他“發現一種單位,用於衡量財富的各種變數”。除了貝茨以外,維塞爾和龐巴維克相繼都到了這裡,他們向克尼斯的研究班提交了報告,從此開始了他們作為奧地利學派主要成員的生涯。維塞爾向研究班提交的報告談的是成本和價值的關係,龐巴維克的報告的內容是資本理論,這些報告都已經受到了門格爾《原理》的影響。傳播邊際效用經濟學的這三位傑出人物在不多幾年間先後都來到海德堡,這是令人矚目的。
回到美國後,克拉克在卡爾頓學院任教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經濟學論文《財富的新哲學》。全文都是在論述效用,然而,通觀全文,他卻沒有提到任何和邊際效用有關的著作,換句話說,那時克拉克還沒有顯示出任何作為美國邊際主義學派先驅者的跡象。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在分析價值時,他離開勞動價值論而偏向效用價值論,可以說這是克拉克在效用理論方面作出的一個微弱的開端。但是,由於效用本身是人們的主觀感覺,因此在進行效用分析時,如果沒有邊際的概念,效用就無法被真正賦予意義,而此時的克拉克應該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自然也還不可能發現日後的邊際效用價值論。
在1887年底,貝茨又發表了一篇涉及效用思想的論文,而爾克尼斯的影響在文中清楚地顯現。文中,克拉克認為政治經濟學把人看得“太機械”、“太自私”、“根本沒有被各種高尚的精神力量團結在一起”、使人過分遠離社會。同時,克拉克還詳細討論了“需求”問題,其中許多方面涉及到了效用思想。在解釋如果滿足需求的時候,它幾乎已經發現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他說,較低的需求可以全部被滿足,而較高的需求則可以無限擴展。這樣,需求在這兩個極端和含糊不清的場合都不會隨著消費的增加而顯著下降,但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需求強度會隨著消費物品的數量增加而減低。這就是克拉克接近於邊際效用遞減思想的第一個表述:“這種中間類型的需求可以無限擴展,但其強度會隨著所供給物品的增加而減低,甚至趨向厭煩。首先滿足的是比第二個物品的欲望強度更強的物品,對第二個的欲望強度比對第三個的更強,依次類推。每一次都能獲得一些滿足,但卻是在遞減的程度上。”
在這兩篇文章中,克拉克一直讓效用或需求占據著舞台的中心,在他的行文中看不出他對邊際效用論的早期作者——特別是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有任何直接或者間接的了解。
四年後,克拉克又論及了效用問題,在這期間他一直在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商業倫理這些課題進行研究。在1881年7月的《新英格蘭人》上,他發表了一篇名為《價值的哲學》的文章,在文中要求承認他是邊際效用的早期獨立發現者。他在文中說道:“如此大量文獻……〔讀者〕盡可耐心閱讀,而他對價值為何物仍不得而知。”在文章結尾,他說:“想要從經濟文獻尋找令人滿意的關於價值的普通公式,那是枉費心機。”
首先,貝茨試圖把社會和價值問題聯繫起來,在同時代的關於效用的著作中,這是非常特別的。而這種思想在德國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在克尼斯的著作中也可以見到,因此,他在德國的學習生活對他這一想法的形成肯定有相當大的影響。然後,他開始研究效用和價值的關係。從亞當·斯密關於鑽石和水的悖論開始,他指出問題的答案在於邊際效用思想。
“現在我們必須作出一種區分,就我所知,這種區分過去從未套用於政治經濟學,但是我希望指明,對於在這個科學領域的明確論證來說,某種區分是絕對需要的……”“這種估價方式給出的東西可以稱為絕對效用,就空氣而言,它無限大;這種估價方式給出的另一種東西可稱為有效效用,在空氣的場合,它並不存在。有效效用是改變我們主觀條件的能力(在實際環境之內),它在心理上是用某種假設我們占有並預計要被毀滅的某種東西、或是我們還沒有得到的某種東西來衡量的。”“這不就是政治經濟學應當加以研究的效用嗎?而人們一直在研究的卻是絕對效用。對不同性質的東西不加區分,對任何哲學來說難道不是毀滅性的嗎?”在這裡,克拉克最大的貢獻在於他特彆強調了區分邊際效用和總效用,這也正是他被人們認為是邊際效用的獨立發現者的原因。
更為重要的是,貝茨不僅發現邊際效用,而且還認識到了邊際效用的重要意義。他從空氣的邊際效用開始,這個例子雖然簡單,但因為空氣有總效用,但是卻沒有邊際效用,所以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馬上就被區分開了。然後,他就著手研究在更複雜的情況下邊際效用的衡量問題,也就是飲水的例子。飲水不同於空氣,具有一定的邊際效用。拿走一杯水,那個人的效用就會減少,可能是因為沒有水喝,也可能是因為沒有一樣好喝的水。
由此,貝茨進一步擴展,把上述論證套用到市場上可以買到的所有物品。在這裡,他並不是直接衡量邊際效用。他舉例說:“拿走一件上衣減少了所有者的享樂,這不是由於他有這件上衣或是沒有這件上衣所帶來的,而是由於他有這件上衣時所帶來的享樂量,同由於替代它(替代品可能完全有用,也可能不完全有用)所必然受到的損失之間的差別造成的。”克拉克的作法比堅持直接衡量邊際效用的作法要好,他沒有圖方便而引進早期經濟學家提出的“損失法”,不過,與此同時,考慮到替代品的不完善性,我們只能這樣來理解他的思想,即任何物品的邊際效用應以個人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來衡量,因為貨幣的邊際效用必定取決於物品的邊際效用,而不是相反。
1886年,貝茨的第一部著作《財富的哲學:新經濟學原理》出版了。他把1877年的論文沒作什麼實質性修改就放入書中作為一章。此外,他1877年發表在《新英格蘭人》上的兩篇文章反映了他早期對價值和效用的部分看法,在對文章作了較多的改動和調整後,他把這兩篇文章也收進了書中。雖然很多人都評論該書中的很多內容和傑文斯的觀點非常相似,但克拉克堅決否認這種說法,他甚至在書的再版前言中用了大半篇幅,來否認他對傑文斯有任何借鑑,堅持他思想的獨立性。“我同意一個善意評論所提出的看法,即本書第5章提出的價值理論同傑文斯教授的理論有一定關係。但我的理論是在很久以前獨立地得出的,我的理論在以下兩方面同傑文斯教授的理論相一致:即在效用和交換價值之間建立一種更緊密聯繫的一般要素上,以及把效用作為心理測定的對象上。在更特殊的各點上,我的理論同他的理論類似,但並不完全一致。所有這些都未加改動地予以發表。該理論(我仍堅信那是我自己的理論)的特徵在於:價值在其各種形式上同效用尺度相一致;絕對效用與有效效用的區分;分析了社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在市場估價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從《財富的哲學》再版到1892年,克拉克沒有再討論邊際效用和價值理論的關係的問題,這段時間正是邊際效用學派在國際上開始盛行,逐漸贏得聲譽的過程。在以後的若干年,克拉克對邊際效用價值論又增加了許多新的修正。

美國邊際主義學派的價值觀念

美國邊際主義的興起晚於歐洲,其思潮部分從英國和奧地利引進,部分則是自發形成的。在其自發形成的過程中,約翰?貝茨?克拉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開山之祖也不為過。
貝茨認為,產品的分配歸根到底還是要取決於產品的價值和價格,因此他的價值理論實質上是和他的分配理論合二為一的。
在貝茨看來,一個單位的商品所具有的效用是多方面的,例如,水不僅僅能喝,還能夠用來洗東西、游泳、灌溉等等,因此,確定價值的基本單位就不再是商品這樣一個一組效用的組合,而是商品在某一個方面的用途,換言之,價值的基本單位在克拉克這裡從商品變成了商品所具有的某個屬性,而商品的價值則自然就是其在多方面用途上的邊際效用的總和。這是一種相當實用主義的觀念,也是只有在商品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人們認識到商品用途的多樣化以後才可能產生。
另一方面,貝茨認為,產品的價值是由社會來決定的,因此,財富的分配情況自然也會影響商品的價值,而且商品的價值和價格是沒有區別的。克拉克認為價值裡面完全沒有勞動的因素,他認為價值是市場上雙方競爭並達到均衡的結果。換言之,克拉克認為價值並不是自然的或者先定的,而是可以隨著市場上買賣雙方情況的變化而在不斷變化的,而由於他認為價格和價值是一致的,我們又無法直接去觀察或者測量到價值,那么只能將商品的價格作為價值,這樣的結果就是,在克拉克看來,商品的價格總是合乎價值的,並不會存在價格高於價值或者低於價值的情況。這其實也就是近代資本主義通過市場競爭來確定價值的方法。
效用的表示有序數和基數兩種,克拉克的效用還是用基數來表示的,也唯有如此,效用才可能和價值相呼應。而在另一位美國邊際主義經濟學家費雪的價值理論中,一方面,他認為任何一種或至少一種商品的效用只決定於它自身的數量,而和其他商品的數量無關;另一方面,他又承認一個商品的效用取決於一切商品數量的函式,這已經接近於後來的序數效用論,這表明費雪是從基數效用論向序數效用論的過渡人物。而邊際主義也正是處在這過渡階段的一個經濟學流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