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拜

加拿大麗都運河(Rideau Canal)2007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麗都運河開鑿於1832年,連線渥太華河與安大略湖,東達大西洋,西面則通往北美五大湖區。但長期以來,運河的建造者——才乾卓越的英軍工程師約翰·拜(1779-1836)卻被人遺忘了,他負責建造了這條通過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荒野地區的長達125英里(202千米)的運河。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戰略性運河,但約翰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悲涼地死去。

1812年戰爭引出的運河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歷史上的“1812年戰爭”爆發。這是美國獨立後的第一次對外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主權之爭並未停止。加拿大彼時隸屬英國北美殖民地,打算向北擴張的美國瞄上了這塊人口稀少、防禦鬆懈的土地。1812年,美國卸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說:“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
1812至1813年,美國向加拿大各省發起攻擊。戰爭開始的時候,英國因為在歐洲大陸忙於同法國作戰,尚無暇他顧。等到1813年10月後,等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帝國,才騰出手來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
戰爭過程中,美軍四線作戰。西部戰場集中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間的尼亞加拉河一線,以及聖勞倫斯河和尚普蘭湖地區,這是1812年美軍進攻的重點。如果美軍直撲聖勞倫斯河防線,占領蒙特婁和魁北克城,那么英軍的補給線就被切斷,加拿大西部地區就無法堅守。但是美軍很愚蠢地把軍事行動集中在西線,理由是在聖勞倫斯河邊界地區,北岸的加拿大一側人口密度和基礎設施比南岸的美國高出兩倍。西線戰事理所當然以美國的完敗告終。
雖然在1814年英美雙方簽署了和平停戰協定,邊界恢復原狀。但是在大多數美國人眼裡,英國仍然占領著北美殖民地(現在的加拿大),美國人發誓要將英國勢力最終徹底逐出美洲大陸。因此,儘管英國人和加拿大人以微弱優勢贏得了“1812年戰爭”,但威脅仍然存在。
連線大西洋和五大湖的聖勞倫斯河以及安大略湖最容易受到美國的攻擊。1818年,一份軍事報告迫切要求儘快修築南北走向的從渥太華河到五大湖的運河,以確保全大略省在美軍對聖勞倫斯一線作戰中的安全。可惜在當時,除了獲得威靈頓公爵的強烈支持以外,這個項目直到1825年都未能動工。經過長達十三年的討論和計畫,1825年,英國政府終於批准了這一項目,約翰受命督造運河。六年之後,在約翰的督導之下,麗都運河建造完畢,投入使用,只用了計畫開鑿時間的一半。

建造者約翰

約翰1779年出生於倫敦浪朗伯斯區,1799年開始在皇家炮兵隊服役,隨後調任皇家工兵隊。1802年開始,他駐紮在加拿大。在此期間,他加固了魁北克城的防禦工事,提高了聖勞倫斯河的耐航性。1811年約翰被召喚回歐洲,聽命於威靈頓公爵到西班牙服役,參加對西班牙城市巴達霍斯的包圍戰。 1826年4月,約翰被皇家工程師協會授予“皇家指揮工程師”的殊榮。
在約翰的一生中,最大的榮光莫過於建造運河,之前他處理過的所有任務加起來都沒有這一新任務重要。為了建造運河,英國撥出將近170,000英鎊的預算。約翰知道,一旦成功將帶來國家的嘉獎,而失敗則帶來他人生莫大的恥辱。
1826年夏,約翰抵達加拿大,在臨近渥太華河瀑布的地方設立了他的總部。約翰的第一個任務是在運河施工地附近修建供工兵居住的臨時城鎮——這裡以約翰·拜的名字被命名為“拜城”。
之後,約翰乘坐獨木舟按照計畫開鑿的運河路徑沿途考察。開鑿路線中包括一系列小湖泊、河流、小溪,只有獨木舟可以通過。約翰主張廢棄大部分原定計畫,建造憩流憩潮河道以減少挖掘工作,修建大型的船閘讓剛發明的汽船可順利通過;原定的船閘大小為20英尺×108英尺,約翰建議船閘變為50英尺 ×150英尺,水下10英尺;水壩也隨船閘的擴大而變更原由設計,使得運河流量更大,這樣就保證了可以隔開更遠的距離建造船閘,降低船閘數量。這樣一來,運河不僅能提高英軍行進的速度,還可以造福周圍地區的商貿經濟,增加英國在當地的投資收益。在美好的設計下,約翰最終得到了715,000英鎊的預算。但是審查委員會強調,因擴建運河而增加的防護工作費用要由約翰負責承擔,這將使預算十分窘迫。

大英帝國當時最大的建築項目

運河工程於1827年春正式開工。專門成立的皇家供給與地雷工兵-爆破公司通過炸藥爆破開拓運河河道,爆破工兵之後緊隨著2000名手藝精湛的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蘇格蘭石匠,以及5000名由愛爾蘭挖土工人和法裔加拿大人組成的工兵隊伍。
這是大英帝國當時最大的建築項目,它包括一串內部相連的河道、船閘、水堤,以及守護運河安全的軍事堡壘。工兵們每周工作六天,每天的勞動時間高達十六個小時。在岩石上鑽孔,吊起木材,封上石料等等,所有的工作都必須手工或者通過手動絞車完成。
加拿大麗都運河地區冬季漫長,建造運河的時間被死死限制在每年短短的六個月中。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約翰最大的困擾是疾病的爆發。沼地熱(鉤端螺旋體病)沿著麗都流域蔓延至整個營地,1828年夏天一場瘧疾的爆發使得後來兩年的工作幾乎陷入停頓。幾百人因此死去,約翰也曾染上疾病。
1832年夏,開工後的第六年,長達125英里的運河開通了,上面分布著四十七個石質船閘。從拜城開始的33道船閘,使麗都湖上游最高水位提高到283英尺,而伴隨著直金斯敦德14道船閘,又使水位降低了162英尺。
然而,這一切都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有大約一千人在修建運河的偉大工程中喪生。修建運河的財政花費也很大,超出最終審核批准的預算,總共花了83,000英鎊。加拿大運河交通的議政委員會批評約翰對項目的經營管理,指責他在獲得同意之前批准超支的金額。

暗淡退場

儘管有來自英國軍隊高層和加拿大運河運營一方的支持,約翰仍然難以避免在1832年11月被召回倫敦的厄運。實際上,約翰曾經定期遞交財務支出明細表,並且附上未來每一段工程所需的支出估算。哪怕連審查委員會本身都承認“運河的建造工作完成出色,並且兼顧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英國依然需要為超支找一隻替罪羊,而這隻待宰羔羊就是約翰。
約翰羞恥地回到倫敦面對議會質詢,他的錯誤最後都得到了赦免。但成就在國內得不到承認這一現實,讓約翰倍感委屈和沮喪。來自眾人的誹謗迫使約翰從軍隊退役,他的軍旅生涯就此結束。無奈之下,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福蘭特。這個意志消沉,被遺忘的男人四年後無聲地死去——他還還不到六十歲。歷史學家Dezort認為:“他死於深受打擊。他承受的重重壓力和得過的瘧疾則加速了他的死亡。”
諷刺的是,美國再也沒有侵入過加拿大,所以運河並沒有實現“確保全大略省的供給線持續開放”這一戰略目標,儘管它扮演了遏制美國擴張的角色。加拿大渥太華的紅白松木因為通過這條運河上的木材交易而聞名於世,二十年後,運河成為繁忙的商業運河。直到聖人們治理了湍急的勞倫斯河,逐利的承運商人轉向這條更直接的水路,運河的商業運輸因此萎縮下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運河已經沒有任何商業和軍事價值了。
近幾十年來,運河因旅遊得以重生。美洲那些以乘船為樂的人紛紛來到這裡,垂釣者以及野生動物愛好者的目光也轉向這裡。更重要的是,後人拭去了約翰?拜名譽上蒙受的塵埃:他在邊界上修建的簡陋的居住點拜城,後來改名為渥太華——1857年被維多利亞女皇指定為英屬加拿大的新首都;他偉大的成就 ——麗都運河,“北美洲現在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運河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約翰·拜不僅僅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師,他也是一位夢想者—— 他是走在他所處時代前沿的人,”Dezort評論道:“他的成就最終應當得到世界的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