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
在1985年-1993年期間擔任IBM公司CEO。
歷史
20世紀80年代末,IBM幫助創建了一個名為NSFNet(國家科學基金會網路)的網路,這是最先使用TCP/IP的網路之一。該項目從根本上引發了網際網路的誕生— 永遠改變了全球範圍內的商業和人們的生活。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必須親自前往—通常要出國— 才能獲得計算資源,並且協作開展重大項目。到20世紀80年代,網際網路的雛形已經出現:它是一個原始的地區通信網路,將多個國家級實驗室和超級計算中心連結在一起,僅供接受過培訓的專家訪問。這個網路不但技術複雜、不易操作,而且速度慢。但是,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重要的第一步。
1985年,全國科學基金會 (NSF) 發起了一個項目,旨在建立一個先進的全國性骨幹網,即網際網路,它基於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 (TCP/IP),並且將超級計算機中心與地區學術研究網路連結在一起。TCP/IP是由美國國防部在70年代開發的通信協定框架,隨後成為了網際網路傳輸的關鍵部分。許多大學和企業參與了其開發過程,其中包括IBM。由於認識到這個新網路的很大部分必須攜手開發並整合在一起,NSF廣泛徵求建議,並於1987年12月將項目授予IBM、MCI、密西根州(擁有大量計算機科學家,並且熱切希望將州內現有的通信網路連結起來)以及一個大學聯盟。
最初,對於NSFNET項目能否成功,大家並不確定。據項目的聯合負責任Hans-Werner Braun稱,科研團體是抱著懷疑態度接受該項目的。常規的想法是:這項任務從技術上來講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學術團體、政府部門和行業開始討論,而且IBM員工也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IBM研究中心的Al Weis 和Barry Appleman以及IBM學術信息系統部的Bob Mazza、Walter Wiebe和Rick Boivie很快加入,負責提供硬體、軟體和項目管理。研究部的高級領導人認識到這樣的項目帶來的好處:它對於本州非常重要,將創造出創新的知識,在參與者之間共享,而且會創造出新的商機— 前提是這個項目能夠最終成功。Al Weis解釋說,在NSFNET之前,“IBM不能將其大型主機和最新的工作站與所有研究團體網路連線起來”,但這個項目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NSF喜歡這個計畫,並且批准了資金。IBM項目經理Harvey Fraser回憶說:“團隊的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因為我們擁有資源、高管的支持和成功的渴望。”除了創新態度、團隊協作和技術外,IBM、MCI和其它成員為項目帶來了業務流程和項目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每個人都願意加班工作。有些IBM員工連續幾個月內每星期工作100個小時。
IBM將來自全公司的人員組成一個團隊,最初由三角研究園區實驗室的Jack Drescher帶領。他們的想法是建立一個類似福特方式的基地或者裝配線,並在項目所在的密西根州創造一個科研氛圍。設備和配件來自IBM和其它公司,例如計算機和外設,它們經過配置和測試,之後部署到各個園區和超級計算機站點。據當時的站點聯絡員Elise Gerich回憶:“我們將計算機中心的第三層改造成一條裝配線.… 最後,整層樓都被配件、設備和箱子覆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部署方式。”事實上,他們共實施了150套系統,其中包含來自Cisco和MCI的數千個機器、配件和通信設備。八個月後的1988年7月,網路上線,將170個網路連結在一起,從而有史以來第一次使學術和科研團體能夠跨越整個美國接入高速、可靠且高效的數據網路服務。以前的ARAPANET網路很快關閉,因為新網路運行情況良好。
網路投入運行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容量問題,這要求IBM和其合作夥伴在1989年以及其後繼續提供更具創新意義的技術和設備。對IBM來講,這通常涉及到將新的網路能力融合到各種軟體產品中,而且這個過程最終導致在接下來二十年內與網際網路相關的軟體和諮詢服務的發展。事實上,僅這一年,網路流量就增加了500%,這超出了每個人的最大預期。接下來的重大一步是將網路遷移到具有T3能力的骨幹網(新一代更高速的數字交換網),並在這一過程中,每個T3節點都使用IBM RS/6000。
容量不斷增長。在1988年,僅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的用戶接入網路。在1989至1993年間,每年新增十到十二個國家,而1994年增加了21個。到1995年NSFNET被更新一代的骨幹網取代時,網路中共有93個國家。隨著網路從T1演進到T3速度和技術,網路的回響速度不斷加快,而且容量和功能也不斷增加。該項目將IBM全面帶入到網際網路世界,使科學家、研究人員、產品開發人員和現場機構能夠了解新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創新用途。NSF認為這是對該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是現代網際網路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