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施密特1935年3月28日出生於波蘭,擅長三級跳遠。他身體素質出眾,100米成績為10秒4,跳遠為7.84米。由於助跑速度快,他的技術特點表現為:三跳騰空拋物線較平,身體向前性好。1958年施密特以16.43米的成績獲得歐洲田徑錦標賽的冠軍。1960年8月5日在波蘭的奧爾什丁,他以17.03米的成績打破了費多謝耶夫1959年創造的16.70米的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突破“17米大關”的運動員。他創造這一紀錄時,三跳的遠度和比例是:6.00米(35.2%),5.02米(29.5%),6.01米(35.3%),屬於平跳型技術(平跳型技術的特點是:助跑速度快,三跳騰空拋物線較平,身體向前性好,第三跳遠於第一跳,運動員在跳躍過程中採用與跑步一樣的單臂擺動,三跳間的比例為:35%,30%,35%)。同年他以16.81米的成績奪得第17屆奧運會的金牌,並打破奧運會紀錄。1964年在第18屆奧運會上,他以16.85米再次打破奧運會紀錄,並蟬聯冠軍。1968年33歲的施密特第三次參加奧運會,在有傷的情況下,仍以16.89米的成績獲得第七名。他率先突破“17米大關”的成就也被評為“100個金色時刻”之一。
職業生涯
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波蘭選手JozefSchmidt狀況最好時,輕鬆以16米81贏得金牌,領先銀牌的蘇聯選手18公分。但是在東京奧運會尋求衛冕之前2個月,他才剛動過膝蓋手術,毫無把握參加奧運會,可是他仍咬緊牙關帶傷上場,以毅力再度奪得金牌,衛冕成功。1960年8月5日,Schmidt在一次比賽中跳出17米03的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跳過17米和55英尺的運動員,一下子把世界紀錄提高了13吋。當年的羅馬奧運會是他狀況最好的時候,他很輕鬆的就贏得羅馬奧運會三級跳遠金牌。經過四年,他在東京奧運會之前,還是最被看好可以奪金牌的選手,因為他已經連續六年稱霸男子三級跳遠。不過就在東京奧運會前2個月,他接受一次膝蓋手術治療,是否能及時復原,在東京奧運會衛冕成功,大家都很懷疑。他還是來到東京,並且帶著尚未復原的膝蓋傷,通過資格賽考驗。決賽時,他因疼痛必須注射止痛劑才能上場比賽。他在第二次跳時就跳出16米65,領先其他選手。最後一跳更跳出16米85,比銀牌選手多27厘米,不但奪得金牌衛冕成功,還打破奧運會紀錄,對於一位剛剛動完膝蓋手術不到兩個月的運動員而言,的確相當不容易。
1960年8月5日,約瑟夫·施密特在波蘭的奧爾什丁跳出了17.03米/+1.0W的好成績,一下子把由前蘇聯運動員奧列格·費多謝耶夫(Oleg Fedosseiev,生於1936年)1959年5月3日創造的16.70米的世界紀錄提高了33厘米,不僅打破了男子三級跳遠的世界紀錄,也以此成為世界上首位突破17米大關的選手。隨即,他參加了羅馬奧運會。
約瑟夫·施密特
1960年8月13日,施密特在羅馬第十七屆奧運會男子三級跳遠的決賽中,又跳出了16.81米的成績,刷新了該項目奧運會紀錄,並奪得冠軍。四年後,1964年在東京第十八屆奧運會的男子三級跳遠大賽上,已過最佳“運動壽命”期的施密特不負眾望,仍以高超的技藝再次蟬聯這個項目的金牌,並以16.85米的成績刷新了由他保持的奧運會紀錄。約瑟夫·施密特生於1935年3月28日。身高1.88米,體重74公斤。他具有良好的跑跳素質能力,100米最高成績達10秒4,跳遠成績也達到7.98米的高水平。他三級跳遠的技術特點是採用單臂擺動的平跳式的跳躍技術,三跳力量分配均勻,整個動作自然協調。1968年墨西哥城第19屆奧運會上,他在有傷的情況下仍跳出16.89米的成績,排名第七。現代奧運田徑史上,約瑟夫·施密特是繼美國運動員邁爾·普林斯頓(Meyer Prinstein, 生卒年:1880年─1925年3月10日,在1900年和1904年奧運會)和巴西運動員阿德馬爾·費雷拉·達西爾瓦(Adhemar Ferreira da Silva,生於1927年9月29日,在1952年和1956年奧運會)之後,第三位連續兩屆奧運會摘得男子三級跳遠桂冠的選手。1987年國際田徑聯合會成立75周年舉行紀念活動時,將他17.03米的這一成績評選為“一百個金色時刻”之一。
榮譽獎項
1960年8月5日在波蘭的奧爾什丁,他以17.03米的成績打破了費多謝耶夫1959年創造的16.70米的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突破三級跳遠"17米大關"的選手。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輕鬆以16米81打破奧運會記錄,贏得金牌。1964年東京夏奧會以16.85米再次打破奧運會紀錄並蟬聯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