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福黛

紀福黛

福黛,意為幸福的女人,可是按紀福黛自己的話說,她是不幸的。兩代遺腹子(她與父親都是遺腹子);後來又因家庭成份不好全家被掃地出門無奈住於窮鄉僻壤;想考大學攻讀西醫的時候偏偏遇上了文化大革命;1989年被確診為結腸癌,並且還是中晚期……但是,紀福黛又是幸運的。她出生在名門望族,擅長方劑和針灸;她與兒子一家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她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真心幫助她的人;她最終研製出了“艾舒坦”,並且靠它與癌症抗爭了21年……

引子

紀福黛是何人?也許,這之前她只是個默默無聞的鄉村醫生,唯一可以值得炫耀的,就是她中醫世家的身份。但現在,她的名字之前,可以加上“抗癌明星”,可以加上“知名老中醫”,可以加上“‘艾舒坦’創始人”了。這些稱謂,毫不誇張地說,都是紀福黛用生命換來的。

簡述

在餘杭紀福黛的家中,我有緣見到了這位經歷傳奇的老人,她面色紅潤,臉上的皮膚光潔而有彈性,腰桿挺拔,思維清晰,記憶過人,一點都看不出這是一個患了21年癌症的65歲的老人。

紀福黛原本是江蘇人,乃清代大學士紀曉嵐的第九代後人,她從小受到家庭中醫傳授,擅長方劑和針灸,然後又參加了西醫方面的技能培訓,遠嫁浙江後工作於原餘杭縣的永建衛生院,每天給病人看看病開開藥方,但因為一直沒有落實戶口,儘管醫術精湛,卻只能是個臨時工,沒有任何勞動福利保障。當時農村經濟貧困,秉承養德耕道家風的紀福黛,經常走村串戶,免費為人治病送藥,這些善行或許造就了以後紀福黛的不死“福”份。那時候,日子雖然過的清苦但也平靜。唯一的兒子鄭乃松在江蘇讀中學。1989年,兒子突然患上了風濕熱,高燒四十多度,當媽的自然放心不下,而這邊衛生院的病人也多得讓她忙到暈頭轉向,她顧不上身體的勞累,連夜趕往江蘇去接兒子回來。然後她渾然不知,就在她身體虛弱的當口,一個叫作“癌症”的惡魔正趁機向她慢慢逼近。

天塌下來其實也就是一瞬間的事。1989年6月3日,紀福黛領著兒子回到餘杭,但她也終於累倒了,病痛一下子爆發出來。跑了好幾家醫院,最後的結果讓紀福黛想不相信都不行:結腸癌中晚期!當時,浙二、腫瘤醫院主張立即手術,連住院手術單都已經開好了。可是,紀福黛選擇了放棄。回憶起往事,紀福黛很平靜,甚至說到放棄手術時被醫生罵,她還像個孩子一樣掩嘴笑了起來:“醫生罵我,你怎么這么不識好歹,其他病人連床位排不上,住走廊都要等著動手術,我們照顧你優先給你安排,你居然還不願意!”紀福黛放棄手術自然有她的想法,一是家境的原因,那時,一家三口加上婆婆四個人的開銷全部都靠紀福黛的丈夫一人承擔,哪裡還有餘錢去做手術?二是出於紀福黛對自己身體的了解,她不希望自己手術之後也像其他人那樣很快地無可奈何地離開人世。那時的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十幾年後會走出另外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眾人支持渡難關

今天的紀福黛一直在說,結果當時自己的家境好,也許反而活不到現在。是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壞事反而變成了好事。

那是個談癌色變的年代,但又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癌症病人的痛苦。嘔吐、浮腫,這些都是小意思了,真正讓人難熬的還是精神上的壓力。都說癌症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次“大洗牌”,能把富人洗成窮人,更何況是紀福黛這個貧窮的家庭。紀福黛只能用自己煎的中草藥來勉強抵抗病痛,神奇的是出乎各名醫意料之外,她僅靠這些簡單的中草藥,一直都沒有倒下。

1991年,婆婆去世,由於勞累,紀福黛再次病發。夜裡好多次,紀福黛睡不著,她想到了死。是身邊的人們,把紀福黛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那時候,紀福黛一家都住在丈夫教書的學校里。紀福黛發病還不肯去醫院檢查的訊息被學校領導知道了,校長、書記跑到她家來,親自“押”著她去看病檢查,並且安慰她說,你放心看病,錢的事你不用愁,我們會幫你解決的。這話並不是一句空話,學校領導接下來發動全校開始捐款。

說起這件事,紀福黛現在依然很感動:“很多學生都把平時積攢的錢拿出來捐給我,總共有好幾千呢,不得了的數目。一開始,有些家長不知道情況,還責罵孩子不該亂用錢,後來知道是為了我,都十分支持,說‘紀醫生的事,要管要管’。你說,如果我不好好活下來,我是不是很對不起他們啊。”紀福黛紅著眼框接受了大家的好意,從此也在心裡暗暗立下誓言:我要走出一條自己的抗癌路!

把愛傳遞給別人

紀福黛開始慢慢琢磨抗癌配方。從吃中藥店買來的湯劑,到自己去採摘新鮮藥材來配製,紀福黛摸索出了門道。枸杞子、金剛子、三七葉、魚腥草、菊花老、蛇毒草、滿天星、垂盆草……吸取當時國內中醫研究癌症的經驗,結合自己家傳的藥方,憑藉自己親身服用的藥性掌握,不斷調整,當紀福黛的家都快被中草藥淹沒的時候,一種固定的配方——“艾舒坦”成形了。

我眼前就放著那盒神奇的“艾舒坦”,它,就是紀福黛經過多年的調製和服用創造出來的,也許我們無法證明紀福黛就是因為吃了它,才一次又一次躲過了死神的判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紀福黛多活了21年,“艾舒坦”絕對是功不可沒的。自從紀福黛成了“抗癌明星”,遠近便常會有一些被醫院搖頭拒絕的或是家境貧困的癌症患者慕名前來。

紀福黛心裡很清楚自己受過的苦,她盡心盡力地為病人救治,不光經常不收錢,還會送藥給窮困的病人,她說:“當初是大家的愛救了我,現在,我也要把愛傳遞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想做張仲景

六味地黃丸是源於1800多年前的醫聖張仲景,成方於宋代的經典方劑,是一種古老的中成藥,現在生產此藥的廠家全國有800家一之多。六味地黃丸傳承千百年下來,不知造福了多少民眾。張仲景也因為六味地黃丸而名垂千古。

人的生命終究是有限的,能為子孫後代留下點什麼,這才是生命的真諦,這樣的人生旅程才是有意義的。

經歷過大半世紀無數人生風雨的紀福黛也一直在這樣想,金錢名利只是過眼雲煙,再富也富不過三代,留給子孫金錢,不如留給他們一些更有意義的東西,比如“艾舒坦”。

中醫認為,藥物其實只是一種外在的輔助工具,並不是靠它去直接與病菌對抗,而是要用它去激發人體自身來抵抗疾病,慢慢地讓人體的各臟器恢復原有的健康功能。在紀福黛看來,“艾舒坦”就具備這樣的作用。“艾舒坦”從口中服入,再到各個臟腑器官,它“經過”的各處地方,就如春風撫過。

2004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人生格言經典》中,收錄了紀福黛撰寫的教條格言,而她自己最愛的,就是這一句“濟世若有方,人生則無悔”。

有夢就有明天

“樹影搖曳,輕風習習,在一片中草藥種植田地中,矗立著一幢整潔安靜的樓房,住著來自全國的癌症患者,他們每天一起相互鼓勵,相互交流抗癌經驗,並且在這裡快樂地工作著。呵呵,這就是我一直在構想的康復園。”雖然早就知道“這個女人不簡單”,可是當紀福黛對我描繪這個“理想家園”時,我還是小小地驚訝了一下,這么一個柔弱的女人,竟然“藏”這樣大大的“野心”,真是想不到。

“當然,以我現在的經濟實力,是不可能做成這樣的事。但我想,人活著,有夢想,總是一件好事吧。何況,這樣的夢想,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你說是吧?”

善良的紀福黛,就算自己生著病,還不忘記為他人考慮謀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祝願她夢想成真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