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過程是指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而言,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表現、思維、想像、記憶等活動;情感過程指人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中,產生的愉快、憎惡、憤怒、恐懼等情緒體驗;意志行為過程是在某種動機的驅使下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表現出來的一種隨意活動。注意是人們在心理活動時有選擇地集中指向一定對象的現象,不是單獨的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一個人與其他人在興趣、愛好、能力、氣質、性格諸方面所表現的不同特點,是在某種先天素質上,加上後天生活實踐和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有相對的穩定性,這是保障一個人正常精神活動的重要條件。精神現象是人類生活於社會、適應社會、服務於社會、改造社會的最基本的條件,也是人類能夠制訂法律、遵守法律、執行法律、受法律保護和約束的根本原因。一旦精神活動失去正常,就會出現異常的精神現象,此即所謂的精神症狀,如思維障礙、感知障礙、情感障礙、智慧型障礙、意識障礙和意志行為障礙等,在這些精神症狀的影響下,病人可能不同程度地喪失理解事物、辨認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從而比精神正常的人更易作出違法犯罪行為,構成各類案件,並根據其精神病理狀態的類型和程度,或多或少地減退或喪失了責任能力和行為能力。因而,精神現象與法律緊密相關。.
相關詞條
-
法律現象
法律現象是直觀的、感性的,又是具體的、豐富的。對法律現象的準確把握有助於揭示法的本質,對法的本質對科學抽象又有助於說明法律現象。但是,研究法律現象與研究...
法的本質 法的意義 結論 -
中國法律傳統與法律精神
論“中國法”的精神特質 中國親屬法律近代化的三個時期 中國古代法制中的“中道”精神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社會轉型期精神迷失現象分析
二、政治冷漠的表現 二、現代法治意識淡薄的表現 二、病態社會心理的表現與成因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總則》的公布實施而在中國建立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國公民權益的拓展。 精神損害賠償是因侵犯人格權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基本概念 特徵 功能 適用範圍 來源發展 -
法律思維
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從業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維方式。 一位普通人看到鐘錶不走了,...
法律思維介紹 定義 其他觀點 基本特徵 基本規則 -
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關於法律調整的理論、觀念和有關法的制定、法的適用等方面的法律技術的總和。是人們運用法律調整社會關係的智慧、知識...
簡介 特色 第四 制度層面 價值層面 -
法律漏洞
拉倫茨在法學方法論中將法律漏洞描述為“違反計畫的不圓滿性”。
概念 不可避免性 類型 填補必要性 填補特點 -
法律原則
法律原則,是指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內容的法律活動的指導原理和準則。法所確認的一定社會生活和國家活動的規律性要求。貫穿於具體法律規範之中。法律原則較之法律規範...
定義 作用 分類 適用條件 相關規則 -
法律信仰
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提出的,得到人民民眾廣泛支持,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的治國方略和價值選擇。像任何一個國家步入法治化一樣,中...
簡介 內涵及特徵 重要性 內在需要 障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