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僑鄉:汕頭新和村社會經濟變遷

(一)結婚 (一)擇日 (一)出喪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改革開放30年廣東農村村落變遷案例研究叢書
平裝: 33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18060408
條形碼: 9787218060408
尺寸: 22.6 x 14.8 x 2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楊正軍,生於1978年,回族,寧夏吳忠人,廈門大學人類學碩士。現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宗教人類學、華南橋鄉村落社區、外來流動人口城市適應、西北穆斯林社會、伊斯蘭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粵東僑鄉:汕頭新和村社會經濟變遷》一書,是受廣東省委宣傳部及中山大學社科處的委託,為梳理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農村的改革歷程,總結取得的成就,為廣東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政策建議而組織進行的鄉村案例研究成果。書中具體包括了:民俗與禮儀、教育成果的體現等內容。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村落社區的歷史文化背景
一、社會經濟概況
(一)村落所屬縣概況
(二)村落所屬鎮概況
(三)村落概況
二、歷史沿革
(一)潮陽縣歷史沿革
(二)和平鎮歷史沿革
(三)村落歷史沿革
三、小結:村落社區特徵
(一)地理位置優越
(二)工商業發達
(三)社區管理完善
(四)宗族組織興盛
(五)民俗文化豐富
第二章 1949—1978年的新和村
一、政治經濟變革
(一)土地改革
(二)農業互助合作
(三)人民公社
二、村民日常生活
(一)村民的生產活動
(二)產品分配與消費
三、小結
第三章 人口與生育
一、人口數量變化
(一)地域人口基礎
(二)新和村人口變化
二、人口結構
(一)人口的自然結構
(二)人口的姓氏構成
(三)人口的行業構成
(四)人口教育狀況
(五)外來人口
三、生育觀念與人口變化
三、小結
第四章 經濟
一、整體經濟發展概況
二、農業的發展
(一)種植業的變化
(二)畜牧業與漁業
三、工業的發展
四、第三產業的發展
五、家庭經濟變遷
(一)家庭收入
(二)家庭消費
(三)消費品
六、小結
第五章 社會組織
一、村落行政組織
(一)黨組織
(二)婦聯
(三)老年人協會
二、宗族組織
(一)歷史沿革
(二)組織形式
(三)宗族活動
三、慈善組織——善堂
(一)歷史沿革
(二)組織架構
(三)福利事業
(四)報德古堂與其他社會群體的互動
四、小結
第六章 社區管理
一、機構建設
(一)村落“兩委”
(二)治安機構
(三)環境衛生機構
(四)外來職工之家
二、制度建設
(一)系統而完善
(二)制度內容的設立日益科學化、合理化
(三)制度的制定注重保護社區民眾的現實利益
(四)重視管理制度的宣傳
三、小結
第七章 婚姻家庭
一、婚姻
(一)結婚
(二)離婚
(三)再婚
二、家庭
(一)家庭類型
(二)分家習俗
(三)家庭分工
(四)家庭的社會交往
三、小結
第八章 教育
一、學校教育
(一)學校硬體設施建設日益完善
(二)獎教獎學活動的開展
二、親職教育
(一)言傳身教的家庭倫理教育
(二)祭祖與家族知識的傳承
(三)家長與子女的溝通
(四)社會經驗的傳承
三、職業技術教育
(一)電腦培訓
(二)武術館
四、教育成果的體現
(一)入學率和升學率的提高
(二)教育觀念的變化
五、小結
第九章 宗教信仰
一、廟宇祭祀
(一)大峰祖師信仰
(二)七聖夫人信仰
(三)珍珠娘娘信仰
(四)伯公信仰
(五)三山國王信仰
二、家庭祭祀
(一)五穀母
(二)床腳婆
(三)地主老爺
(四)天公祭祀
(五)招財爺
(六)灶爺
(七)太陽公
三、宗教信仰者
(一)中老年群體是宗教信仰的主體
(二)青少年信仰群體的成長
四、小結
第十章 民俗與禮儀
一、物質民俗
(一)飲食、服飾、建築
(二)節日民俗
二、出生禮儀
(一)出生禮
三、成年禮儀
(一)擇日
(二)祭拜神明
四、喪葬禮儀
(一)出喪
(二)超度亡靈
(三)做句
五、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