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形態
![粗榧枝葉](/img/8/778/nBnauM3X1AjN3UDN2kzN2EzNxITMxAzM0YTMwADMwAzMxAzL5c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藥理作用
從粗榧枝葉中分離的三尖杉鹼、高粗榧鹼、異粗榧鹼的藥理作用海南粗榧的總生物鹼製劑對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病有一定療效。
中藥化學成分
![粗榧枝葉](/img/e/ec8/nBnauM3X2UDM1UzM3kzN2EzNxITMxAzM0YTMwADMwAzMxAzL5c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用法用量
一般提取其生物鹼製成注射劑使用,具體用法用量:
1.治療白血病用中華粗榧總生物鹼每日50-100mg肌注,個別用至200mg.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11例,結果完全緩解者3例,部分緩解Ⅰ級、Ⅱ級各2例,未緩解4例。還發現本品對慢粒急變亦有較好療效,用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0例,大部分系與環磷醯胺、6-巰基嘌呤、激素等聯合用藥,除1例外均達不同程度緩解,其中完全緩解6例。觀察急性粒細胞白病4例。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5例。
2.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套用粗榧酯鹼黃治7例9次,結果緩解3例次,顯效4列次,良好1例次。緩解至良好8例次。至緩解所需藥物總量為65.5-133mg,平均為97.8mg;時間32-42d,平均36d。顯效所需藥物總量為62.5-126mg,平均92.5mg,時間28-50d,平均40d。療效較好,對復發的病例仍然有效。在常規劑量下副反應輕而短暫,其缺點為緩解期較短。
主治
白血病;惡性淋巴瘤。
生態環境
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至廣東、廣西,西至甘肅、陝西、河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採收和儲藏
全年或夏、秋季採收,曬乾。
選方
本品植物形態及果實均與榧子相似,但木理較榧子粗糙,故名粗榧。其種子亦有代榧子食用,而稱土香榧。
用藥禁忌
本品主要毒性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少數病人可發生心臟毒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