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方增先粒粒皆辛苦圖【類別】中國名畫、國畫
【年代】現代 1955年作
【作者】方增先
簡介局部63年
在中國畫發展史上,方增先是一位勇於改革、獨闢蹊徑的藝術家,求新求變是他幾十年來堅持不懈的藝術目標。他擁有紮實的繪畫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闡釋有其獨到的一面。中國水墨人物畫發展到清代,由於市場的要求,出現了過於追求欣賞效果,而使得人物畫趨於空泛浮夸及刻意而為等弊病。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徐悲鴻正是因為把西方的素描觀點引入中國水墨人物畫而引起了一場變革。這樣一來,使得水墨人物畫在造型方面的重要性得以強化;同時,又將筆墨與造型有機結合這樣一個課題留與後人。方增先很早就意識到,不能抱著原有的繪畫風格一成不變,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還要有所創新。上世紀50年代,方增先在黃賓虹、潘天壽等先生的影響下,開始進行新人物畫的探索,嘗試著墨塊之間的乾濕、燥潤、濃淡的變化對比。準確紮實的寫實功底、傳神抒情的筆墨效果在他的畫中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他的作品,既精於寫實又兼容寫意,造型精到,富於筆墨情趣。
作品賞析
作為新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方增先一直在創新。 1955年,他創作的《粒粒皆辛苦》一舉成為了新人物畫的開山之作。這幅畫中,人物形象生動傳神且透視準確,筆墨精到,線條遒勁。畫中近景為一老農形象,頭帶白色包頭,身著青白色棉布襖。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撿起一棵麥穗;左手拿著一支旱菸袋和幾棵剛撿起的麥穗。一張黑紅的臉龐,低垂的目光凝視著地上的麥穗。下身著黑色布褲。褶皺用焦墨寫成,略加淡墨暈染,不僅使筆墨效果上虛實相生,而且也恰倒好處地彰顯了骨骼結構。布褲下面的赤腳被一條白色長汗巾遮住了大半,顯露之處透視準確。長汗巾暈染較少,以書法線條組成其紋路肌理,頗具張力。遠景隱約可見兩輛裝滿穀物的馬車,施以淡墨淺色,成功地拉伸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畫作的左下角用隸書寫有“粒粒皆辛苦。一九五五年六月,增先”的字樣。市面上不同版本是由於畫作的成功,方增先在不同場合又畫過同樣的作品,有局部,全部,但人物形態是一致的,以1963年的為比較完整。這幅畫相較於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在構圖和人物動態上有相似之處,但兩幅畫所表達的思想卻截然不同。米勒的《拾穗者》表現的是在封建制度嚴酷的剝削下,農民食不果腹的悲慘境遇。畫中的拾穗者佝僂著腰。粗大的手、低垂的頭,暗示出生活的艱辛與無奈。遠景中,農民們在監工的皮鞭與呵斥下將自己的勞動成果交給不稼不穡、腦滿腸肥的貴族們卻只能靠撿食麥穗維持生計,何等悲涼{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則是歌頌了中國農民勤儉節約的美德與新時期積極向上的時代風貌。那雙粗糙的大手是勞動者的手,它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身後的馬車滿載的是豐收的喜悅,是勞動的報償,是真正屬於平凡勞動者的美好生活。畫中的老農是中國億萬農民中極普通的一員,然而,在他身上卻散發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質樸、善良,有如家鄉父兄那般質樸、親切。
新時期以來,方增先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水墨人物畫的探索。在他的畫中,人物形象略有誇張,筆墨簡約、飄逸,同時也吸收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精髓及書法的用筆等,加強了畫面的抒情性與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