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壟稻

粉壟稻

粉壟稻,是使用粉壟栽培技術種植的水稻,是一項很有發展潛力的高產栽培技術,經過示範種植試驗表明,粉壟稻比常規栽培的水稻增產約20%左右。

技術原理

粉壟栽培由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韋本輝及課題組研發,採用專用粉壟機,通過旋磨、深鬆土壤,一次性完成犁、耙、起壟、開溝的新耕作方法。該方法在玉米、甘蔗、大豆等11種旱地作物栽培試驗中,取得增產10%~30%的效果。
為能將此方法推廣套用於糧食主要作物水稻生產,2011年由韋本輝課題組主持,玉林市農業推廣站、廣西五豐機械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在福綿區和民安鎮土壤肥力中等偏下和偏上田設點,進行百畝“粉壟栽培超級稻試驗示範”,供試品種為“Y兩優1號”。採取“乾土粉壟,分廂設溝”,成功地解決了水田粉壟和管理難題。粉壟和常規栽培施肥水平一致,栽後5~7天稻田基本保持水層,此後實行乾濕交潛灌溉。

套用效果

粉壟栽培技術2011年開始在福綿區辛倉村進行試驗示範。經現場科學取樣觀測,確認粉壟栽培的稻株,毛根白根多,表面積大,莖粗,穗長粒多,耐高肥而葉片不披垂,單產遠比對照組高。該示範片水稻品種全部採用超級稻Y兩優1號,土地肥力中等,田塊畝產預計超700公斤,比示範片外的非粉壟栽培田垌,畝增產250公斤以上,增產效果非常大。

2011年7月22日,“超級稻粉壟栽培示範”項目現場驗收在廣西玉林市福綿區辛倉村進行。測產結束後,驗收組宣布:對比試驗,同一中等肥力稻田,粉壟栽稻平均每畝乾谷產量為682.5公斤,比對照常規栽培畝產551公斤,增產23.8%;中產田示範,肥力中等偏下田,粉壟栽培畝產乾谷603.7公斤,比對照畝產 498.9公斤,增產21%。

研發意義

廣西農科院韋本輝研究員指出,這是一項較新的栽培技術,可以充分挖掘高產潛力,讓水稻產量更上一個台階,比超級稻更超級。開發高產栽培新技術,對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評價

驗收組成員、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白德朗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說:“10天前受袁隆平院士指派,到玉林考察過粉壟稻,驗收結果讓我感到驚喜,水稻單產增產5%就是一個突破,增產10%就是一個飛躍了。在中產田粉壟栽培超級稻比對照常規栽培單產增產20%,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它將為加快實現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超級雜交稻畝產900公斤目標作出貢獻。”

因“粉壟稻示範”成果驚喜的還有當地農戶。村民黎禮全指著已收割的粉壟稻田興奮地說,這塊曾經的低產田,過去一畝只收350多公斤谷,現在畝產快500公斤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