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谷貿易與貨幣體制

有關湖南米谷貿易的研究4. 米谷貿易與禁止米谷出口1. 湖南米谷的品種2.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為八章,主要內容包括:前言;19世紀末年的地方社會的二元貨幣體制;銅元、錢票與米價上升;米谷貿易與禁止米谷出口;米谷稅收體制的改動與長沙的興起等。

作者介紹

黃永豪,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清代及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史、湖南地域社會,以及珠江三角洲土地與社會。著作有《土地開發與地方社會:晚清珠江三角洲沙田研究》和《廣東宗族契據匯錄》。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前言
1. 貿易增長與小額貨幣
2. 國家建構與市場擴張
3. 有關湖南米谷貿易的研究
4. 研究的地域與斷限
5. 湘潭與長沙的地理
6. 湘潭的商業情況
7. 湘潭為湖南的商業中心
第二章 19世紀末年地方社會的二元貨幣體制
1. 19世紀後期世界白銀價格下滑
2. 國內外貿易增長
3. 光緒朝中葉以前湘潭的白銀信貸制度
4. 19世紀末年清朝各地銅錢錢荒
5. 湖南光緒朝銅錢錢荒
6. 錢票與信貸
7. 陳寶箴出任湖南巡撫的背景
8. 陳寶箴創立阜南官錢票
9. 官府與民間並行的二元貨幣體制
第三章 銅元、錢票與米價上升
1. 清末的物價
2. 光緒二十四年(1898)的米價上升
3. 官府鑄造白銀銀元與錢荒
4. 銅元的出現
5. 光緒二十八年(1902)的米價上升
6. 湖南發行銅元
7. 官錢票與信貸
8. 濫鑄銅元和攙鑄黃銅元
9. 1905年銅元的急劇貶值
10. 小票流通
11. 和豐火柴公司
第四章 米谷貿易與禁止米谷出口
1. 湖南米谷的品種
2. 湘潭易俗河米市
3. 20世紀前夕湖南米谷與武漢三鎮的關係
4. 日本和廣東對湖南米谷的需求
5. 江南禁米出口的影響
6. 湖南禁止米谷出口的訴求和米谷厘金
7. 賑糶捐
8. 1906年湖南禁止米谷口
9. 長江下游地區的禁米出口
第五章 米谷稅收體制的改動與長沙的興起
1. 誰是禁止米谷出口措施的受益者
2. 鐵路利益與米谷貿易
3. 士紳、禁止米谷出口與賑米
4. “賑米”與長沙輪船運輸
5. 米谷稅收體制改革
6. 長沙商業地位的興起
7. 長沙米谷貿易與易俗河
第六章 禁止米谷出口與革命政府
1. 湘潭蕭家與王家
2. 米谷商人退出鐵路利益
3. 咨議局與米谷貿易
4. 米谷貿易為稅收支柱
5. 宣統年間的財政危機與米谷稅收
6. 物價再度急升
7. 長沙搶米暴動
8. 搶米騷動的影響
9. 民國初年湖南的政治概況
第七章湖南經濟崩潰
1. 民國湖南政府的財政危機
2. 民初白銀與銅元更加短缺
3. 整頓小票與禁止米谷出口
4. 湯薌銘上台與取締小票
5. 現代化工廠與錢票發行
6. 1914年的禁止米谷出口
7. 禁止米谷出口與貿易逆差
8. 金融之崩潰
第八章結論
1. 是貨幣還是信貸?
2. 國家建構的解體
3. 米谷市場的萎縮
4. 城鄉關係與農民成為犧牲品
5. 餘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