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44戰鬥機

米格-1.44戰鬥機

米格-1.44戰鬥機(俄文:Изделие МиГ1.44,英文:Mikoyan MiG-1.44),是蘇聯一型部分隱身設計的雙發單座戰鬥機。 米格-1.44戰鬥機是俄羅斯為與美國競爭第四代戰鬥機而研發的,採用部分隱身設計的雙發單座戰鬥機。該型採用非常規的三角翼、雙垂尾的鴨式布局和可調S型進氣道,結構上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可降低紅外特徵的技術,機身表面和進氣道內也採用了吸波塗層。 米格-1.44戰鬥機由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1983年開始設計(設計代號1.42),1989年開始首架飛機製造(工程代號1.44),1991年蘇聯解體後,米高揚設計局因資金問題,只在1994年生產出一架Mig-1.44的技術驗證機。(2006年,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合併成立“聯合航空製造公司”),2000年2月29日首飛,只有1架技術驗證機 。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米格1.44 米格1.44

20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美國首先開始了先進戰術戰 斗機“ATF”預研項目,該項目最終的工程型號就是F/A-22“猛禽”隱身戰鬥機。在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針對美國的項目擬定出關於研製第四代戰鬥機的秘密決定,並責成航空工業部和空軍聯手完成這項秘密任務。

研製歷程

在1983年,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向俄羅斯空軍提交了MFI多用途戰鬥機的設計方案(設計代號1.42)。米格設計局同時開展了雙發多用途戰鬥機“MFI”和單發戰術戰鬥機“LFI”的研製工作。此後MFI被歸類到項目5.12,而LFI被命名為412工程或者項目4.12,前者研究成果轉化為新一代驗證機米格-1.44。在預研階段,前蘇聯中央流體和氣動力學研究院建議米高揚在新一代作戰飛機上套用全動鴨式布局,從而放寬靜穩定性、提高結構強度和改善升力係數。

米格1.44 米格1.44

1988年,米格設計局接到生產第一台MFI原型機的任務。1989年,米高揚設計局完成了對MFI全套圖紙的設計工作,並開始了首架MFI的生產。1991年MFI設計通過評審,米格設計局的實驗設備廠和空軍工業部21飛機工廠負責原型機製造。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1992年之後MFI項目經費開始完全由米格設計局自行承擔,1994年初,MFI戰鬥機製造完畢並被運往茹科夫斯基。1994年12月,米格-1.44戰鬥機進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試驗。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生產聯合企業試飛員羅曼諾夫-塔斯卡耶夫駕駛該飛機在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飛行試驗中心機場跑道完成了快速滑行。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業聯合公司在籌集了少量經費的情況下,又重新啟動了研製工作。

1999年1月12日,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生產聯合企業在莫斯科城郊茹科夫斯基格羅莫夫飛行試驗研究所基地,向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尤利-馬斯柳科夫和前國防部長伊格利-謝爾蓋耶夫以及部分國家駐俄羅斯使館的空軍武官司和國內外記者,展出了MFI第四代戰鬥機。

2000年2月23日,米格-1.44戰鬥機進入首飛階段,並於2月29日上午11點25分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首飛後米格-1.44戰鬥機並沒有進行高密度試飛,而是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

技術特點

機型結構

米格1.44戰鬥機四視圖 米格1.44戰鬥機四視圖

米格1.44戰鬥機採用後四代水準的近距耦合鴨翼、無尾三角翼、機腹多波系可調進氣道、雙發、雙垂尾的氣動設計;主翼前緣後掠52°,有前緣機動襟翼,後緣平直,布置有襟翼和副翼;鴨翼前緣後掠58°,後緣後掠23°,鴨翼前緣根部設計有鋸齒;帶有垂直安定面的雙垂尾外傾15°,安裝在主翼向後延伸的尾撐上;尾撐末端和腹鰭都存在可動偏轉翼面。

分得很開的雙垂尾向外傾斜,既有利於隱身,也有利於避開鴨翼和邊條引起的渦流。注意垂尾和發動機噴口之間的水平控制面,這可以用在在特別大迎角時依然保持橫滾控制,上面的垂尾和下面的腹鰭可以把氣流“兜”住,加強這兩個控制面的作用 。

米格-1.44戰鬥機 米格-1.44戰鬥機

腹鰭的後半部是活動的控制面,也用來在特別大迎角時控制偏航。

隱身設計

米格-1.44尾部圖 米格-1.44尾部圖

米格-1.44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和綜合紅外特徵控制技術,暴露在機腹的進氣道採用獨特的設計和吸波塗層。由於其採用V形垂尾,垂直安定面外傾角大、面積小,提高了垂直尾翼的效能和隱身性能。此外,其武器可全部掛在腹部彈艙內,降低了回波面積。米格-1.44戰鬥機的座艙蓋略顯暗黃,採用了金屬鍍膜處理,用於遮擋住雷達波,使其不能進入座艙內。

動力設計

米格-1.44 米格-1.44

米格-1.44戰鬥機採用前蘇聯留里卡-土星公司在AL-31F和AL-37發動機基礎上研製的AL-41F發動機。該發動機可以保證米格-1.44戰鬥機做不加力長時間超音速巡航飛行,發動機推重比高達11,加力推力175千牛,燃燒室出口溫度達到了1910K,而且發控融合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統,採用俯仰偏轉幅度-15°-15°、航向偏轉範圍-8°-8°的三維軸對稱矢量推力噴管。其高空巡航速度達2.6馬赫(2500公里/時),超音速航程達2000公里,亞音速航程超過4000公里。

武裝設計

米格1.44(遊戲圖) 米格1.44(遊戲圖)

米格-1.44戰鬥機可掛載包括射程400公里的KS-172高超音速超遠程反預警機飛彈和射程80公里的R-77M中程攔截飛彈在內的俄軍機載武器。在其艙內裝滿武器的同時,還保留一門30毫米機炮和12~14個外掛點,必要時可增大戰鬥載荷量,擔負空中截擊和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飛機上裝有後視自衛雷達,與R-73後射型空對空飛彈配合使用,可對後方敵機實施飛彈攻擊。同時配備了“塔康”衛星導航系統,並配備了新型N-014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搜尋距離達250—400千米。可同時跟蹤20多個目標,並保證對6個以上目標同時進行超視距攻擊,由此米格-1.44戰鬥機可充當空戰指揮飛機,為其他戰鬥機指示目標,並對它們發射的飛彈進行制導。

性能數據

參考數據
乘員1人
長度 19米(63英尺)
翼展 15米(50英尺)
高度4.5米(15英尺)
空重 18,000千克(40,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 35,000千克(77,000磅)
動力系統 2×AL-41F推力矢量加力發動機
加力推力2×175千牛
性能
最大飛行速度(高空) 2.6馬赫(3,185千米/小時,1,979英里/小時)
實用升限 2,1555米
航程(內部燃油) 4,000千米(2,500英里)
推重比1.02
武器配置
主要武器 K-74近距紅外製導空對空飛彈
K-37遠距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
R-73M(AA-11“射手”)近距紅外製導空對空飛彈
R-77M(AA-12“蝰蛇”)中距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
俄制常規通用火箭彈炸彈
輔助武器1門GSh-30-1型30毫米機炮,備彈250發

參考資料

總體評價

氣動複雜

米格I.44是蘇聯第一架鴨式無尾三角翼戰鬥機 米格I.44是蘇聯第一架鴨式無尾三角翼戰鬥機

米格-1.44戰鬥機是一型典型的複雜氣動、簡單飛控的驗證原型機。整架飛機的可動翼面多達18處,尤其是腹鰭和尾撐都設計了可調舵面,限制了矢推航向控制和矢推俯仰控制能力。顯示出米格-1.44戰鬥機的主翼俯仰控制能力不足,並且垂尾航向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大迎角機動時必須依賴腹鰭進行航向控制。後機身兩台發動機窄間距布置,噴管彼此相鄰很緊,而且噴管外側緊挨著尾撐,導致了發動機的三維矢推無法在航向方向偏轉上發揮作用。

鴨翼上的鋸齒也是一種落後的氣動手段,主要用於改善鴨翼渦流的非線性特性,降低飛控控制律的編寫難度。

隱身能力

雷達艙、座艙和進氣道是隱身設計關鍵。

米格-1.44戰鬥機作為驗證原型機並未設計雷達艙,無法達到第四代戰鬥機的隱身設計要求;座艙隱身採用覆膜;進氣道採用的是帶有可調唇口的多波系可調進氣道,相當於第三代戰鬥機的設計水平,幾乎無隱身效果。

整機的雷達回波設計中沒有採用平行法則,如鴨翼前緣、後緣,機翼的前緣、後緣以及垂尾的前緣、後緣,沒有一個角度是彼此平行的,加之鴨翼鋸齒、尾撐舵面和腹鰭舵面的存在,整機存在多達十幾個波瓣,雷達回波面積與三代機一樣。

米格-1.44迎頭RCS(雷達散射截面)大致在2m -5m 左右(F/A-22迎頭RCS是0.001m 數量級),周向RCS則和與無掛載的第三代戰鬥機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