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框下的陰謀

籃框下的陰謀

《籃框下的陰謀》,作者是科本,由譯林出版社於2004年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米隆對殺害“卡拉”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推斷,又不斷自我否定,從而推向一個新的判斷,這是一部出色的體育偵探小說。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籃框下的陰謀

這是一部出色的體育偵探小說。米隆·波利塔曾是籃球高手由於受到膝蓋損傷,轉而經營運動員代理公司,事業蒸蒸曰上。忽然,新澤西球隊的老闆找他,讓他做職業球員,真正的意圖是讓他在球員中探聽籃球明星格里格·唐寧的行蹤。唐寧恰好在決賽前神秘失蹤這讓老闆很著急。調查線索指向多個方向,撲朔迷離……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米隆同時也找出了傷他膝蓋的元兇。 實際上,科本的這部小說並不以情節的離奇曲折取勝,儘管小說情節曲折,節奏快捷。科本在這裡表現出的才華其實包括人物形象的刻畫,同時又多方位地展示出這些人物錯綜複雜的心理活動。比如,主人公米隆這個人物就寫得很成功。他是一個球星,又是一個普通人,他有追求,但也會犯錯誤。小說多次寫到,他和愛米莉有了私情後,不斷受到良心的譴責,負疚感時時向他襲來。米隆曾自責過:“與愛米莉睡覺是為了對格里格進行報復,因為我排名在他後面,這只是另外一場愚蠢的爭奪,但是那使一場剛剛開始的婚姻走上了一條什麼樣的路啊?我欠格里格的。”也許是人性的缺陷吧,他少有自制力。大學讀書期間,邂逅愛米莉這樣一位“活生生的性感寶貝”,就三下五除二,立即與她上床,卻因此既毀掉了格里格的家庭,又毀掉了自己的前程。等到十年後重新上場當替補,已經力不從心,獲得的基本上是喝倒彩了。不過,科本筆下的米隆對籃球事業所懷有的那份執著、那份痴迷,讀來令人感動不已。米隆離開了籃球賽場,便一蹶不振,心裡從未能真正舒坦過,看看籃圈他都能興奮不已,父親當年舉著他、讓他去夠籃圈的畫面立即浮現在他的眼前。這樣的描寫讓讀者為他感到惋惜,對違背體育精神的籃框下的陰謀更是感到深惡痛絕。

編輯推薦

《籃框下的陰謀》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小說中精彩的推理,取得了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米隆對殺害“卡拉”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推斷,又不斷自我否定,從而推向一個新的判斷,無疑有愛倫·坡偵探小說的影響在。他最後認為奧德麗是兇犯,也是經過仔細觀察、嚴密推理才斷定的。同時,他判斷出格里格就藏在TC家,也是嚴密的邏輯推理的結果。其次,小說中的對話也值得一提。對話是迅速展開情節、交待背景的有效手段,甚至還是展露人物內心世界的一個途徑,我們常說“言為心聲”,恐怕還是有道理的。當然,作品中其他閃光點也隨處可見,如“渡鴉組織”成員為避開警方的追捕,隱姓埋名,一個“身材像一塊木板一樣平板”的女人,做了隆胸手術後便有了一對碩大無朋的乳房;原本英俊瀟灑、衣著講究的科爾·懷特曼裝扮成憔悴邋遢的流浪漢,“通過顛倒自己最突出的特徵來掩藏,偽裝自己”。《籃框下的陰謀》藝術上的這些特點使得它的讀者為之深深吸引,並獲得一次精神享受。

作者簡介

美國當代作家哈蘭·科本(Harlan Coben, 1962—)成名於1995年。這一年,他的《交易破壞者》(Deal Breaker)問世,立即贏得評論家和讀者的廣泛好評。從此,科本一發而不可收,迄今為止,已經連續推出“米隆·波利塔系列小說”(Myron Bolitar series)共十本,並應此獲得諸多殊榮,成為惟一一位獲得過愛倫·坡獎、沙馬斯獎(Shamus Award)和安東尼獎三項獎的作家。《紐約時報》稱讚他的小說是“天才作品”,《洛杉磯時報》認為他的小說“充滿洞見”,《休斯頓紀事》指出他的作品“始終給人帶來愉悅”。許多報刊一致認為,哈蘭·科本的作品是必讀書。目前,他的這個系列作品已經在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以二十五種以上的語言出版發行,從而牢固地確立了他在神秘懸念小說(MysterySuspense Fiction)創作領域裡的卓著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