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驛前村

管驛前村位於鄱陽鎮西端,鄱江北岸,是一個有500多戶2600多人口的專業漁村。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民眾和好“水韻”,唱好“漁歌”,使這座古饒州水路上的“管驛水棧”,成為遠近聞名的“烏魚村”、網箱十里長廊、鄱陽湖水產品集散地和漁鉤生產基地,村民在小康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管驛前的漁業生產曾經有過昔日的輝煌,但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工業“三廢”的污染導致鄱陽湖水生資源的枯竭,漁村再也不見“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的景象。

村里僅有200畝精養漁池,100畝鉺料地,還有一個近千畝的“西口湖”和百餘畝的“鴨蛋湖”,他們開始養起了鰱、鱅、鯉、草“四大家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家魚”價格低,經濟效益差,再加上兩個湖泊都在圩外,易遭洪澇災害,嚴重影響了養殖專業戶的積極性。村黨支部一班人認為,要發展養殖業,必須走特種水產養殖之路。縣委常委、鎮黨委書記徐裕兵將管驛前村作為“三培兩帶”示範村,親自掛點服務。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幹部專程前往江蘇考察了一趟,回來後就利用村裡的6畝水塘,投放2萬尾魚種,嘗試烏魚養殖。村幹部4人輪流日夜守護在魚塘邊,餵餌、消毒、換水,細心觀察烏魚生長情況和生活習性。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生產商品魚24000斤,成活率達90%,產值近11萬元,扣除成本費用,純利達4萬餘元,6畝水面的效益相當於60畝精養魚池養殖“四大家魚”的效益。第二年,村支部決定擴養烏魚,黨員幹部帶頭,投資6萬元,將村裡的100畝低洼湖田全部改建成烏魚養殖池,村支部書記張洪生、村委會主任劉庚生等12人率先承包,建成烏魚養殖示範基地。結果當年建池,當年收益,每戶年均純收入達3萬元,人均超5000元。第三年,老黨員王初發、戴官保、劉龍平、葛國根、朱秋生以及60名民眾,將200畝精養漁池也改建成烏魚池,他們在村幹部的幫助下都取得了成功,年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管驛前成了鄱陽湖地區聞名的“烏魚村”,縣內外許多人都前往該村參觀學習。

經濟發展

村黨支部在抓好基地示範的同時,為幫助民眾致富,一手抓引導,一手抓服務,深受民眾讚揚。

在抓引導方面,以“三培兩帶”活動為載體,帶領民眾走養殖致富之路。一是充分利用村裡的黨員電化教育設備,經常組織養魚戶觀看烏魚等特種水產養殖技術片;二是請省水產局的專家來村里講課,與省專家建立長期諮詢熱線聯繫;三是開展“手拉手”活動,發動黨員幹部與養殖戶結成幫扶對子。

村委會主任劉庚生養烏魚技術最好,他與養魚戶王光亮等10人結成對子,並經常主動關心村里其他養魚戶的生產情況,碰到問題向他請教,隨叫隨到。村里70多戶烏魚養殖戶,家家戶戶都直接得到了劉庚生的技術指導。四是積極將一批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將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為帶領民眾致富提供堅強的組織領導保證。村裡的水產品加工廠經理戴大量在村黨支部培養下,由一個普通的漁民變成黨員致富能手,並進入村黨支部班子。他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積極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先後共捐款4萬多元贊助村裡的公益事業。全村被列入建黨對象的致富能手有8人,被列為重點培養為致富能手的黨員有8人,被列入村後備幹部培養的有3人。

在服務方面,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解決發展養殖生產戶的困難。烏魚基地投產後,為確保魚池換水用電需要,村里投資2萬多元,更新了電排線路,增加了變壓器容量;通過“一事一議”形式,發動民眾集資一部分,村里拿出一部分,共投入15萬元,硬化了村里公路1000米,修建了沿河鐵欄桿和沿河碼頭,安裝了路燈,維修了公廁,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等。國家規定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為鄱陽湖區休漁期,為解決這3個月烏魚吃的餌料魚緊缺問題,村里及時牽頭組織村民的禁魚期之前大量收購併冷藏好足夠的餌料魚,保證在休魚期間的烏魚生產需要。

村黨支部選準主導產業,不斷擴大規模,集優成勢,依託養殖優勢,努力拓展“產、銷、加工”的漁業生產布局。逐步形成了本村的烏魚基地、網箱長廊、水產品加工、漁鉤生產等“四大品牌”,為民眾廣開了致富之門。許多村民看到了特種水產養殖的光明前景,有的到鄰村去承包水面養烏魚,有的在村前的大河裡建起網箱。網箱養殖更開闢了水產養殖的新領域,不僅解決了村里水面“僧多粥少”問題,還節省了“換水”成本,降低了魚發病率,增加了旱澇保收係數。養殖品種也更多樣化了,不僅有烏魚,還有鱸魚、黃鱔、鱖魚、紅鯉、黃芽頭、青蝦等。全村已發展網箱800個,總計2.2平方米,形成網箱“十里長廊”,從村頭一直向西延伸至雙港,僅投放烏魚苗就達100萬尾。村民周國安等人以網箱養鱸魚為主,投入100多萬元,成立了“鄱陽湖生態水產公司”,集養殖、休閒、旅遊、美食於一體,發展勢頭強勁,受到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和支持。

村民販運水產品的歷史悠久。近幾年,淡水活魚蝦深受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許多省市歡迎,村民中踴現出戴大量、邱天生、陳小林等經紀能人。村黨支部為搞好水產品流動秩序,在縣鎮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村里成立了水產品流通協會,進一步理順了各種關係,疏通了銷售渠道,提高了經濟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全村每天外銷的鮮活魚蝦約有100噸,每年上交國家稅收40萬元以上,成為全縣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每天直接或間接從事水產品養殖、加工、銷售的村民有1000多人。共產黨員戴大量經銷的“鄱湖牌”水產品2003年獲江西省著名商標。他經營的水產品冷凍加工廠,庫容達600噸,固定資產達300萬元,每天有30多人在廠里做工,旺季達500多人,其中他幫扶的5個固定工,年均收入達9000多元,被縣委組織部列為“黨員服務示範基地”。

漁具生產也是該村的傳統產業之一。鄱陽鎮漁鉤廠改制後,管驛前村的漁鉤生產民營企業脫穎而出,具有一定規模的有13家,安置本村和周邊地區的勞動力900餘人,人均月收入500多元,漁鉤生產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產品種類齊全,質量優良,在國內外市場暢銷不衰,產量已占全國55%以上。黨員占長松幫扶的5家貧困戶,2003年人均收入都達6000元以上。

村黨支部決心通過打好特色產業四張“牌”,完善“公司+基地+農民”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力爭把管驛前村打造成為鄱陽縣500多個行政村中的“排頭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