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管易文(1896—1995),原名關錫斌、關學斌,1896年8月生於廣東省廉江(石城)縣。青少年時代,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他追求光明,追求進步,於1917年考入天津直隸第一師範學校學習,開始接受革命的民主主義思想。
1919年“五·四”運動興起,他即投身於這一偉大的愛國運動的洪流。他曾與馬駿、郭隆真、鄧穎超等一起,組織“天津學生聯合會”,舉行罷課遊行,反對簽署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並參加赴京請願團,遭到反動軍閥政府的逮捕。獄中,他始終堅持鬥爭,決不屈服。在周恩來等同志的聲援、營救下,反動軍閥政府被迫釋放他和其他被捕的愛國者。出獄後,他於同年秋參加了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組織的“覺悟社”,繼續為宣傳民主與科學的進步思想,為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鬥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同年底,為尋求救國之道,他與徐特立、向警予、惲代英等同船赴法國勤工儉學,後天1921年輾轉赴美國繼續勤工儉學,先後在愛荷華州師範學院和耶魯大學完成學業,並在底特律福特汽車公司做工和進行社會調查。1926年回國後,他先到南開大學任青年會學生部幹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在白色恐怖下,他前往廣州,在嶺南大學任教,繼續從事進步活動。
“九·一八”事變後,因宣傳抗日,離開嶺南。1933年起,他先後在廣西柳州墾植實驗所和青島市教育局、青島華新紗廠以社會工作者身份繼續從事宣傳抗日活動,其間,他曾赴日本考察社會教育。
1937年“七·七”事變後,管易文學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抗日活動和地下情報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邊以教師身份做掩護,動員青年學生參加抗戰,一邊交往上層人土,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941年3月,受黨囑託,護送多批進步青年學生赴蘇北鹽城新四軍軍部,後即留在蘇北、山東等地工作。1942年,在蘇中聯抗地區紫石縣從事教育工作。1945年,在華中建大高幹班學習。抗戰勝利前夕,管易文學長在華東軍區聯絡部交際處,除負責外國友人的接待和翻譯工作外,與國內、外愛國民主人士廣交朋友,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醜惡行徑。1946年春,陳毅同志在山東臨沂會見“軍調會”美蔣代表,他擔任了現場翻譯。此後,留在山東解放區,曾先後接待了張克俠、何基灃等起義將領和安置了李仙洲、王耀武、黃維等被俘人員。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後,管易文學長調任中央統戰部隸屬的接待赴任處長,負責接待知名人士和原國民黨和談代表,並受中央委託,隨同鄧穎超等同志專程護送宋慶齡赴京。圓滿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上海解放後,調往上海市軍管會任交際處長。1954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
他努力貫徹建國初期我黨在城市建設中制定的工作方針,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和發展生產,加速上海市的城市建設做出了貢獻;1958年,管易文學長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副部級)。
1995年12月2日14時10分在北京逝世,終年100歲,他是最後一位離世的“覺悟社”成員。
人物評價
管易文學長在長達一個世紀的人生旅途中,嚮往光明,追求進步;他在加人中國共產黨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是在鬥爭殘酷、環境險惡的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始終對共產主義理想堅定不移。他擔任國務院參事以後,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對參事工作認真負責,忠於職守。他積極參加參事室組織的各項活動,參加對法律、法規草案的審議和修改,對黨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見和建議。他非常重視黨的統一戰線工作,與黨外人士推心置腹,廣交朋友。
管易文長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近年來,他雖抱病臥床,仍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
他為人正直,胸懷坦蕩,生活簡樸,廉潔奉公,謙虛謹慎,虛心好學,嚴以律己,誠懇待人,始終保持著一個人民公僕的本色。
管易文學長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表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他相關
管易文與周恩來
管易文早年參加“五四運動”,是火燒趙家樓的學生之一,後與馬駿、諶志篤、郭隆真等人參加了周恩來組織的“覺悟社”;“覺悟社”共20名成員,其中10名男青年的名單是周恩來提出來的,關錫斌也由周恩來親自改名為管易文,代號為18,從此管易文與周恩來結下了一生的友誼。
周恩來百歲誕辰前夕,中央電視台拍攝《百年恩來》記錄片時,管易文已經是百歲老人,作為“覺悟社”最後的一位健在者,他是劇組開拍後採訪的第一人,百歲之年,老人對親人已經喪失了辨別能力,可當攝製組把總理的照片放到他眼前時,他用顫抖的手撫摸總理的照片,竟然連喊了三聲“ 音容宛在,永別難忘”——這是總理逝世那天,老人親筆寫下的悼詞,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的心靈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