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評價
在中國歷史上"輕重"概念常常是與管仲聯繫在一起的。《史記·齊太公世家》說:管仲"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悅"。《史記·管晏列傳》中說:"管仲既任政齊相,。。貴輕重,慎權衡。"
《史記·平準書》說:"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管子。。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這些記載都是把"輕重"與管仲聯繫在一起的。由於管仲通輕重之變,使齊國富強,所以齊國人緬懷其遺教,不斷地根據管仲的言行和有關檔案及現實的需要探討輕重理論,至戰國時形成了《管子·輕重》各篇。《管子·輕重》諸篇雖非管仲所作,但它從輕重理論出發提出國家從巨觀上管理和調節經濟的主張卻值得注意和重視。
那么《管子·輕重》諸篇闡發的輕重理論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呢?"輕重"是一個矛盾的對立面,作為一種治國之術,主要用於經濟方面,猶如孫子兵法中"正奇"這一概念主要用於軍事方面一樣。在經濟領域中,輕重理論就是通過權衡貨幣、穀物、百物的供需、貴賤,採取措施使國家富強,並平抑物價安定民眾生活。在對外方面,就是要權衡輕重,在經濟上通過對外貿易和商戰制服、搞垮別國。從以下方面可看出輕重的運用:其一,輕重理論用之於萬物方面,則任何商品都如《管子·揆度篇》所說是"重則至,輕則去。。。物臧則重,發則輕"。《管子·輕重甲篇》則說:"章(障)之以物則物重,不章以物則物輕;守之以物則物重,不守以物則物輕。"這裡所說的"重"主要表現在商品缺乏、供應不足,引起漲價和人們的重視。這裡所說的"輕",主要表現在物品供應充分和很多,價格下跌。物品"重"就會引起運地同類商品輸入。"輕"則本地商品就會運銷到他方。其二,輕重理論用在穀物方面,《管子·輕重篇》認為穀物與萬物的輕重關係成反比。《管子·輕重乙篇》:"粟重而萬物輕,粟輕而萬物重。"《管子·乘馬數》載:"谷獨貴獨賤。桓公曰:'何謂獨貴獨賤'?管子對曰:'谷重而萬物輕,谷輕而萬物重。'"這就是說,谷與萬物的關係是,谷重萬物相對輕,谷輕萬物相對重。其三,輕重理論用之於貨幣方面,貨幣與萬物成反比,《管子·山至數篇》說"幣重而萬物輕,幣輕而萬物重。"《管子·山國軌篇》說:"國幣之九在上,一在下,幣重而萬物輕。萬物而應之以幣。幣在下,萬物皆在上,萬物重十倍。"《管子·國蓄篇》則說,"谷賤則以幣予食,布帛賤則以幣予衣。視物之輕重而御之以準,故貴賤可調,而君得其利。"其四,貨幣與穀物的關係,又是所謂"幣重則谷輕,幣輕則谷重",二者成反比。為了掌握輕重關係的規律,了解各種商品(萬物)與穀物、貨幣與萬物、穀物與貨幣彼此間輕重關係的比例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各種商品形成的輕重之勢,《管子·輕重》諸篇中都曾談到。如《國蓄篇》:聚則重,散則輕。《輕重甲篇》:守則重,不守則輕;章(障)則重,不章則輕。《國蓄篇》:少或不足則重,有餘或多則輕。《輕重乙篇》和《地數篇》則云:令疾則重,令徐則輕等等。
了解各種物品之間的輕重比例關係,和各種情況下物品所出現的輕重之勢,是為了採取相應的措施而達治國安民之目的。所以《管子·國蓄篇》說:五穀食米,民之司命(決定民眾生死)也。黃金刀幣,民之通施(通貨)也。故善者執(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盡也。
夫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積之以輕,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十倍之利,而財之(萬物之價)可得而平也。
上面所引述的兩段話,是國家通輕重之變所要達到的目的。第一段話是說國家掌握著貨幣以控制能決定民眾生死的穀物的價格,因此就能使民眾盡到自己的力量。第二段話的意思是說,民眾有餘的東西就"輕",因此人君就在東西輕時加以收藏。民眾缺乏的東西就"重",所以人君就在東西"重"時加以賣出發散。這樣一一散,國君必然得到10 倍之利,而財物的價格又可得到平抑。
主要理論
《管子·輕重篇》諸篇的作者認為輕重之術是治國的根本方法。《管子·揆度篇》說:"燧人以來,未有不以輕重為天下也。"《管子·輕重戊篇》載:"桓公問於管子曰:'輕重安施?'管子對曰:'自理國虙戲(伏羲)以來,未有不以輕重而能成其王者也。'"在這位作者看來伏羲的"迎陰陽",神農的"樹五穀",燧人的"鑽燧取火",直到夏代的"疏三江,鑿五湖"等等都是以輕重之術治國的體現。這樣,古代統治者所推行的一切經濟措施和治國良法,都被概括在輕重理論的範圍之中了。這樣,輕重理論就被說成是一種無所不包的廣義的治國理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