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有史可證,筧川村已有1200多年歷史。胡、麻、王、葉四姓人最早定居於此,宋朝、元朝起丁、施、朱三姓相繼來此居住,明朝萬曆年間陸續建有丁、施、朱氏宗祠共四座,其中丁氏、施氏宗祠毀於文革時期,後重建。筧川村丁氏自南宋從溫嶺遷來縉雲,迄今34代,各代墓碑均完好無損,每年祭祖,一墓不漏。
在筧川村土名“角山”的半山腰上,建有明朝初年的神廟一座,名為“馬衣太子廟”;村中央有庵堂一座,名為“金堂”;村頭山腳建有“烏錫廟”;村腳的水口處建有“四龍廟”和元朝水碓一座,水碓取名“磨碓”,被毀於文革期間。
筧川人祖先耕讀家傳、重農經商、人才輩出。丁、施兩姓在明、清時出過貢生、秀才,民國時丁育仁(顯奎)先生就讀過黃埔軍校,現有中國二炮(住西定市)部隊大校丁汝堅,國家籃球隊現役隊員丁錦輝等優秀人才。
文化建設
文化大禮堂
2009年筧川村文化大禮堂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修繕,配置了遠教影院、功放音箱、投影等設備,整個影院可同時容納觀眾960人,每年在此舉辦的文化活動多達數十次,其中最經典的為“筧川村春節文藝晚會”。“筧川春晚”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未斷過,甚至有時連演三晚,所有節目均是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演員年齡小至五六歲,大至七八十歲。影院外室還有桌球室和殘疾人康復訓練室,三樓設綜合文化講堂、舞蹈排練室、戲曲服裝道具陳列室的多功能大廳。文化大禮堂常年對外開放,是村民娛樂的中心地。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作為村民最主要的活動場所之一,筧川村添置各種設備,將廣場功能最大化。廣場上有運動器材和籃球場,供村民健身運動所用。2011年廣場上安裝室外LED大螢幕,每天用於播放老年操、新聞聯播、廣場舞、遠程教育課堂等內容。每周六周日晚播放專題電影,通過專題片對民眾進行人口計生、法律維權、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宣傳,寓教於樂,受到廣大民眾的廣泛好評。
農家書屋
農家書屋是筧川村文化建設的亮點,2012年曾被評為浙江省五星級示範農家書屋。農家書屋每天8小時對外開放,配有專職管理員。同時,農家書屋還是“春泥計畫”活動的依託場所之一,每年寒暑假均在這開展活動。
香菇文化
香菇產業是筧川村經濟發展中的特色農業文化,全村大部分人依靠種植香菇增收,年交易額超億元。《菇鄉情》就是筧川村民為本村香菇特色產業傾力打造的本土舞蹈,曾在全市鄉村舞蹈大賽中獲二等獎。
婺劇文化
筧川村的婺劇文化非常突出,有婺劇愛好小組,有後台樂隊一個,均由村民組成。在文化大禮堂內還設有“戲曲服裝道具陳列室”,內有婺劇表演的各種戲服、帽子、刀、槍、劍等道具。
所獲榮譽
近年來,筧川村文化工作得到多級黨委政府的肯定:2006年,被縣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2007年,被評麗水市科普示範村;2009年,被縣人民政府評為食用菌產業強村;2010年,被麗水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評為文化示範村;2011年,被浙江省文化廳評為省文化示範村;2012年,被評為浙江省示範農家書屋等。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基於人們對時代的認可和精神的追求,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筧川這個歷經千年的古老村莊,文化將一直繁榮發展,它將如歷史長河中的主軸般連線起過去和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