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頒獎禮2015年12月17日在順德演藝中心舉行。最終,李健斬獲最佳男歌手獎,歌后由莫文蔚拿下。 最佳國語男新人由憑著一首《南山南》 紅遍全國的馬頔獲得,岑寧兒獲得最佳國語女新人獎。 殿堂歌手獎則由張明敏獲得,他的《我的中國心》、《外婆的澎湖灣》唱遍了大江南北。 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首次在順德大良舉辦。順德素有“萬家燈火萬家弦”的美譽,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也被印上了“順德烙印”——首次增設粵曲類獎項,包括粵劇藝術年度矚目獎、粵劇藝術終身成就獎。

基本簡介

莫文蔚奪獎大爆發 費翔魅力不減當年

莫文蔚以一張情感飽滿的《不散,不見》,在過去一年中包攬了華語樂壇各類重磅獎項,也深深打動著本屆傳媒獎的評審。莫文蔚四度登台領獎,年度國語專輯、年度國語女歌手、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音樂人等獎項加身,證明了莫文蔚不減當年的天后實力。

獲獎圖冊 獲獎圖冊

莫文蔚的出現,製造了典禮現場一個又一個的歡呼熱潮,接過獎盃,她 感言:“我真的很喜歡《不散不見》這張專輯,就是希望通過音樂感動大家,帶著大家看看音樂的世界有多么美。”

表演環節,莫文蔚身著半低胸黑白色禮服裙出場,伴著現場鋼琴彈奏,獻唱歌曲《看看》,莫氏唱腔迴蕩在大劇院,“我的心讓你看看”,她用歌聲帶著觀眾陷入沉思。莫文蔚安靜矗立在舞台中央,從容看著台下,時不時撩動髮絲,有觀眾感慨:這是今晚最美的表演!

費翔在今年的新專輯《人》里表現出的“妖”和“艷”,讓評審團所有人感到驚喜,他榮獲了本屆傳媒獎評審團推薦獎。

男神出場不同凡響,蓬鬆高聳的長髮梳向腦後,黑皮衣盡顯雄性魅力,觀眾驚聲尖叫著費翔的名字,渴望著男神的一個回眸。

接過獎項,費翔也頗為動容,感謝聽眾們的多年愛護,他感言到:“原本我以為自己的獲獎階段,在年輕時都已經過去了,但發覺老藝人偶爾也需要一點鼓勵,年齡大了有一點好處,錢也賺夠了,名也出夠了,可以好好的完全自己的空間中做音樂。”表演時,典禮大屏上出現了人體骨骼的X光片,費翔帶來新歌《對話》,與背景聲音一唱一和,上演著生命對話。

李健喊原創樂人都來參獎 粵劇戲曲得到關注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李健借同名專輯《李健》收穫一枚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傳媒獎評審認為,李健的歌聲既不失民謠的清新和純淨,又賦予了民謠以高顏值的感官效果。未能到場領獎的李健,特別錄製了VC

R表達感言,高興之餘他說:“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有含金量的獎,是內地原創音樂人都很認可的獎項,我希望這個獎項能樹立行業的標桿堅持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原創歌手加入這個行列當中。”

聲音玩具對搖滾的創新變革打動著評審,摘得了最佳搖滾藝人和最佳樂隊兩項大獎,這個樂隊用十餘年的時間創作出首張正式專輯《愛是昂貴的》,引領著搖滾新潮流。主唱歐珈源感言,有更多好的樂隊和樂人都有資格獲得這個獎項,“這個獎並不代表水準的高低,而是一份榮譽,聲音玩具會把這份榮譽視為鼓勵和鞭策。”

朴樹和蔡健雅,分別獲得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男、女歌手。從去年轟動中國的《平凡之路》,到今年巡迴演唱會帶來的狂歡,朴樹在萬眾矚目之中重返樂壇,成為2015年最受矚目的男歌手,領獎時朴樹直言:“從技術上說,雖然我不認同所有部分評選的結果,但我非常尊重這個獎,世界是多元的,大家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

宋柯寄語:望它成為樂壇風向標!蔡健雅喊話:要珍惜獨特的自己!

典禮開始時,本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以下簡稱“傳媒獎”)評審團主席宋柯致辭,高度肯定了傳媒獎在華語音樂行業里的權威地位。提到傳媒獎堅持16年的原因,他總結:“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對音樂製作生產的精細評選標準,超過了行業本身的標準,這是它的重要基礎。”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宋柯透露,每年傳媒獎都在華語樂壇挖掘出連他本人都未聽過的名字,吸引他去聽。正因不斷發掘樂壇新鮮血液,也讓這個獎具備了高度的前瞻性。宋柯說:“傳媒獎的最佳專輯、最佳新人、最佳男女歌手等等,所獎勵的音樂人,都成了行業中流砥柱。”

傳媒獎的公正原則也讓宋柯備受感動,他說:“我親身加入評審工作,體驗了評審機制,感受到評審對音樂的熱愛。我敢說,在評選過程中,它摒棄了商業因素、個人成見,是最公正的獎項!”他希望傳媒獎未來能北上、西進,成為樂壇風向標。作為阿里音樂的代表,宋柯希望未來阿里音樂與傳媒獎展開更多合作。

圍繞“超越流行、致敬原創”的主題,本屆傳媒獎形象大使蔡健雅,抒發了對“原創”的思考,向音樂人喊話:“要非常珍惜獨特的自己,不要當任何人的影子!”她說:“原創在我生命里非常重要,因為有音樂,我找到了對世界想說的話,找到了存在感,每位音樂人都要以自己引以為榮,每個人代表自己說的話。”  

獲獎名單

公開獎

年度國語專輯:莫文蔚《不散,不見》

年度國語歌曲:李榮浩《喜劇之王》

最佳國語男歌手:李健《李健》

最佳國語女歌手:莫文蔚《不散,不見》

最佳國語男新人:馬頔《孤島》

最佳國語女新人:岑寧兒《Here》

最佳新樂隊/組合:馬幫《馬幫》

最佳樂隊:聲音玩具《愛是昂貴的》

最佳組合:范曉萱+A《當下》《謝謝》

最佳搖滾藝人:聲音玩具《愛是昂貴的》

最佳民謠藝人: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多一個》

最佳嘻哈/說唱藝人:Lu1《男孩/a portrait in time》

最佳爵士/藍調藝人:彭飛《第三個月》

最佳電子藝人:超級市場《有限無限》

最佳舞曲藝人:蔡依林《呸》

最佳世界音樂專輯:HAYA樂團《瘋馬》

最佳器樂專輯:顧忠山三重奏《Pictures》

最佳影視原聲專輯:白水《烈日灼心電影原聲選集》

最佳合輯:群星《美麗心民謠-遠行》

最佳專輯設計:Easy Shen《如果身體全部開放了》(設計:顏伯駿)

最佳企劃創意:麥浚龍《Addendum》

粵語獎

年度粵語專輯:麥浚龍《Addendum》

年度粵語歌曲:麥浚龍/莫文蔚《瑕疵》

最佳粵語男歌手:許志安《新天地》

最佳粵語女歌手:吳雨霏《艷羨》

最佳粵語新人:黎曉陽《上上下下左右左右 BA Start》

技術獎

最佳作詞人:黃偉文《喜劇之王》(演唱:李榮浩)

最佳作曲人:常石磊《不散,不見》(演唱:莫文蔚)

最佳編曲人:HAYA樂團《輪迴》(演唱:HAYA樂團)

最佳製作人:許哲佩/王希文《搖擺電力公司》(演唱:許哲佩)

最佳錄音:Eric Lattanzio《瘋馬》(演唱:HAYA 樂團)

評審團推薦獎:費翔《人》

百家傳媒獎

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專輯:吳莫愁《90》

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歌曲:蘇運瑩《野子》

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男歌手:朴樹

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女歌手:蔡健雅

百家傳媒年度最受矚目音樂人:莫文蔚

百家傳媒年度超越大獎:吳莫愁

殿堂歌手:張明敏

粵劇獎

粵劇藝術年度矚目獎:歐凱明

粵劇藝術終身成就獎:羅家寶  

提名名單

公開獎

年度國語專輯

雷光夏《不想忘記的聲音》

李榮浩《李榮浩》

莫文蔚《不散,不見》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張學友《醒著做夢》

年度國語歌曲

蘇運瑩《野子》

陳珊妮/林宥嘉《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

李榮浩《喜劇之王》

雷光夏《遠方的鼓聲》

劉雨潼《等風來》

最佳國語男歌手

李榮浩《李榮浩》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張學友《醒著做夢》

李健《李健》

費翔《人》

最佳國語女歌手

莫文蔚《不散,不見》

雷光夏《不想忘記的聲音》

阿密特(張惠妹)《AMIT 2》

岑寧兒《Here》

蔡依林《呸》

最佳國語男新人

馬頔《孤島》

Lu1《男孩 / A Portrait In Time》

西樓《動情祭》

霍尊《天韻》

毛恩足《成為一條河》

最佳國語女新人

岑寧兒《Here》

陳粒《如也》

金玟岐《完美世界》

周子琰《路過青春》

塗議嘉《十七》

最佳新樂隊 / 組合

馬幫《馬幫》

秘密行動《Loop循環》

左安西西《你一直在》

Boxing《Boxing》《野生Boxing》

男人幫《男人幫》

最佳樂隊

五條人《廣東姑娘》

HAYA樂團《瘋馬》

佛跳牆《給你看》

聲音玩具《愛是昂貴的》

旅行團《B-Side》

最佳組合

范曉萱+A《當下》《謝謝》

C AllStar《Collab Star》

陳冠希/MC仁/廚房仔《三角度II》

大嘴巴《有事嗎?》

男人幫《男人幫》

最佳搖滾藝人

聲音玩具《愛是昂貴的》

橙草《烏鴉》

1976《前王子》

那我懂你意思了《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

董事長《一個世界》

最佳民謠藝人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多一個》

馬頔《孤島》

陳粒《如也》

趙雷《吉姆餐廳》

最佳嘻哈 / 說唱藝人

Lu1《男孩 / A Portrait In Time》

陳冠希/MC仁/廚房仔《三角度II》

小老虎&Soulspeak《色弱》

葛仲珊《XXXIII》

甦醒《三十未滿》

最佳爵士 / 藍調藝人

顧忠山三重奏《Pictures》

浪蕩紳士《黑白》

elephant DEE《elephant DEE》

彭飛《第三個月》

以莉·高露《美好時刻》

最佳電子藝人

超級市場《有限無限》

Nova Heart《Nova Heart》

趙一豪《漫步北緯40度》

簡迷離《迷圖》

Junglemico Project《雲遊》

最佳舞曲藝人

蔡依林《呸》

吳莫愁《90》

大嘴巴《有事嗎?》

溫嵐《愛上自己》

崔子格《愛情大師》

最佳世界音樂專輯

HAYA樂團《瘋馬》

馬幫《馬幫》

吳昊恩 & The Daniel Ho Trio《洄游》

雲力思與大小朋友《Ima lalu su你叫什麼名字?》

DAMALAGAW《大巴六九部落傳唱歌謠》

最佳器樂專輯

不一樣《束河樂記》

不一樣《潸何吊》

顧忠山三重奏《Pictures》

黃家強《情緒 Emotions》

彭飛《第三個月》

最佳影視原聲專輯

白水《烈日灼心電影原聲選集》

陳建年《餘生-賽德克·巴萊電影原聲帶》

羅大佑/陳輝陽《華麗上班族電影原聲大碟》

舒米恩《太陽的孩子電影原聲帶》

周華健《水滸三部曲原創音樂選輯》

最佳合輯

群星《女也 Herstory With Mayday》

DAMALAGAW《大巴六九部落傳唱歌謠》

群星《美麗心民謠-遠行》

群星《紅星20號》

群星《第二季中國好歌曲導師原創大碟》

最佳專輯設計

雷光夏《不想忘記的聲音》(設計:林小乙)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設計:徐昌國)

岑寧兒《Here》(設計:劉悅德)

Easy Shen《如果身體全部開放了》(設計:顏伯駿)

盧葦《小湊戀歌》(設計:聶永真)

最佳企劃創意

群星《女也 Herstory With Mayday》

麥浚龍《Addendum》

吳莫愁×蝦米音樂人 90後力量玩樂計畫

簡單生活節登入內地

莫文蔚《不散,不見》

【粵語獎】

年度粵語專輯

麥浚龍《Addendum》

陳奕迅《準備中》

林一峰《Crossroads》

許志安《新天地》

東山少爺《四張機》

年度粵語歌曲

麥浚龍/謝安琪《羅生門》

麥浚龍/莫文蔚《瑕疵》

陳奕迅《無條件》

盧巧音《哲學家》

楊千嬅《最好的債》

最佳粵語男歌手

麥浚龍《Addendum》

陳奕迅《準備中》

許志安《新天地》

黎曉陽《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Start》

東山少爺《四張機》

最佳粵語女歌手

薛凱琪《Tonight》

吳雨霏《艷羨》

林欣彤《Mooooody Me》《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周慧敏《HIM》

胡琳《The Fifth Season》

最佳粵語新人

黎曉陽《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Start》

Yukilovey《My First Exhibition》

Kwokkin《失意先生》

沈震軒《沈震軒首張個人專輯》

謝偉倫《醒覺》

技術獎

最佳作詞人

陳珊妮《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演唱:陳珊妮/林宥嘉)

黃偉文《喜劇之王》(演唱:李榮浩)

李焯雄《不散,不見》(演唱:莫文蔚)

崔恕《等風來》(演唱:劉雨潼)

HUSH《血腥愛情故事》(演唱:阿密特)

最佳作曲人

蘇運瑩《野子》(演唱:蘇運瑩)

常石磊《不散,不見》(演唱:莫文蔚)

李榮浩《喜劇之王》(演唱:李榮浩)

戴荃《悟空》(演唱:戴荃)

宋陽《風月》(演唱:黃齡)

最佳編曲人

荒井@十一z/趙兆/韓陽《不散,不見》(演唱:莫文蔚)

陳建騏《白露》(演唱:HUSH)

HAYA樂團《輪迴》(演唱:HAYA樂團)

陳珊妮《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演唱:陳珊妮/林宥嘉)

山地人《牙買加的檳榔》(演唱:阿密特)

最佳製作人

荒井@十一z《不散,不見》(演唱:莫文蔚)

李榮浩《李榮浩》(演唱:李榮浩)

全勝《瘋馬》(演唱:HAYA樂團)

許哲佩/王希文《搖擺電力公司》(演唱:許哲佩)

費翔《人》(演唱:費翔)

最佳錄音

荒井@十一z/洪軍/俊仔/趙兆/高治軍/周天澈/趙靖/ThomasLo/Jeff Vaughn《不散,不見》(演唱:莫文蔚)

杜自持/林永祥/ChrisBolster/Clement Pong/Steve Barry Cohen/Peter Chong《醒著做夢》(演唱:張學友)

Eric Lattanzio《瘋馬》(演唱:HAYA樂團)

陳文駿/樊乃綱《AMIT 2》(演唱:阿密特)

Daniel Ho/吳昊恩/吳金黛/何慶堂《洄游》(演唱:吳昊恩& The Daniel Ho Trio)

評審團獎

評審團推薦獎

費翔《人》

趙一豪《漫步北緯40度》

袁婭維《T.I.A.》

胡德夫《芬芳的山谷》

陳永龍《砂礫》  

相關介紹

國內首家格萊美模式音樂獎項——豈止於大

“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發起,聯合百家權威媒體共同評選的音樂大獎,表彰為華語樂壇作出傑出貢獻的音樂人。大獎按照格萊美模式設定獎項,時為全國所有音樂獎項的首創之舉。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在業界和傳媒界獲得了良好口碑,被譽為“真正公正的獎”,被視作當下華語音樂潮流的前衛導向。過去,大獎重在打造專業級別音樂獎項,而本屆大獎將著力開創華語音樂娛樂新模式。這一模式,以華語音樂為品牌號召力,音樂產品開發製作和互動行銷為導向,立足於打通從全媒體運營推廣到全產業鏈覆蓋,既包括在全媒體渠道進行互動傳播,又有廣泛影響力的超級歌會作支撐。與此同時,大獎堅持打造華語音樂第一品牌,實現品牌輸出和品牌衍生,並提供線上、線下及現場等多種大眾參與的互動活動。

15 年間首次走出華南地區——豈止於遠

過去的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都選擇在廣州、香港、澳門等華南地區城市舉辦頒獎活動。而本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首次走出華南,增加了杭州和成都的兩場超級歌會,並策劃向更加廣泛的區域乃至亞洲地區拓展,打通重點城市娛樂市場,將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影響力輻射全國。同時,為優秀的華語原創歌手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也讓大眾有了重新定義華語原創音樂的契機。主辦方之所以選擇杭州和成都作為全國超級歌會首站城市,不僅僅是那裡的市民娛樂消費程度高,也因為主辦方在兩地擁有精幹執行團隊,以及與政府和媒體的良好公共關係,保證全國超級歌會首站的圓滿成功。

首次增設粵曲等多個獎項——豈止於全

第十六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將突破以往頒獎禮固定的37個獎項設定,首次作出歷史性的回顧,嚮往屆華語經典音樂致敬,增設了“16年·16人”——華語樂壇風雲人物大獎、最具人氣歌手獎、最受期待歌手獎等多個獎項。同時,大獎打破傳統評選機制,加入大眾評審環節。歌迷可在網易等大獎專題網頁以及“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微博進行投票。這一全民性與專業性結合的票選形式,反映大獎非常重視來自大眾的評判。

此外,本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還首次增設粵曲類獎項,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感受到粵曲的魅力。主辦方考慮到粵曲發源於廣東,興起於順德,因此和大良方面合作,將第十六屆華語音樂頒獎典禮落戶順德大良。屆時主辦方將邀請順德、廣州、香港的粵曲名家和學者擔任獎項評審。“這也是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與順德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又一次體現。”

首次以歌會向原創音樂致敬——豈止於新

本著向原創音樂致敬、讓原創音樂強力助推國內音樂產業發展的初衷,杭州站、成都站超級歌會邀請了眾多原創型實力派歌手作為表演嘉賓。擬邀請的嘉賓有高音歌王孫楠、樂壇風雲偶像李宇春、實力唱將譚維維、優質唱作天后蔡健雅、全能藝人魏晨、樂壇詩人馬頔、華語最佳女新人徐佳瑩、全才唱作人張敬軒、陽光型男周柏豪、唱作人氣歌手曾軼可、唱作新銳許嵩、治癒系才女劉思涵。同時還有白舉綱、汪蘇瀧、孟楠、張陽陽、王野等眾多新生代創作歌手助陣,令人期待。第十六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超級歌會將以其獨特的原創風格風靡廣大歌迷,以豪華的明星陣容對原創音樂作出致敬,支持原創音樂發展,讓更多風采各異的華語原創音樂,百花齊放爭芳競妍。

首次設定親民實惠票價——豈止於利

第十六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超級歌會星光熠熠,杭州、成都兩站都將有近20組知名原創歌手現場飆歌,而華語音樂超級歌會本著致敬原創、回饋冬粉的理念,門票走親民路線,杭州站、成都站的門票均價200元左右,旨在讓更多支持和熱愛華語原創音樂的朋友有機會親臨現場,分享華語原創音樂的魅力和激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