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發展
2017年9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宣布:經各方商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9月12日在北京舉行第二次圓桌對話會。
2017年9月12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釣魚台國賓館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共同舉行“1+6”圓桌對話會。與會各方以“構建開放、活力、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圍繞“全球經濟形勢與經濟全球化的未來”、“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兩個議題深入探討。
參會人員
李克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金墉:世界銀行行長
拉加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阿澤維多: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
萊德: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
古里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
卡尼: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
聯合新聞稿
第二次“1+6”圓桌對話會聯合新聞稿
(北京,2017年9月12日)
2017年9月1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與世界銀行(WBG)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ILO)總幹事賴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古里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FSB)主席卡尼圍繞“構建開放、活力、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共同舉行“1+6”圓桌對話會。中國政府和與會各國際組織(以下簡稱我們)達成如下共識:
一、巨觀經濟形勢及政策。我們認識到,當前世界經濟出現向好勢頭,但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需要繼續綜合使用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等各項政策工具,促進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貨幣政策應繼續服務實體經濟,保持價格穩定,與中央銀行職責相一致。財政政策應靈活運用,促進經濟成長,同時確保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續水平。結構性改革應根據具體國情安排改革的重點和次序,著眼於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包容性、支持創新創業和促進就業,提高生產率和潛在增長率,增強經濟韌性。各國應加強巨觀經濟政策的溝通協調,進一步促進經濟成長,應對下行壓力。
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保持了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態勢,成績來之不易。2017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9%,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好於預期,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經濟結構不斷調整最佳化,消費需求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保持強勁,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過剩、落後產能有序化解和淘汰,新登記註冊企業每天達1.6萬家,近幾年新增城鎮就業每年都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外資準入進一步放寬,投資和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我們相信,隨著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中國經濟將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繼續為全球經濟成長作出積極貢獻。
二、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成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面對機遇和挑戰,要引領好經濟全球化走向,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要主動作為,推進經濟改革,創新增長方式,關注包容性發展,更多釋放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要加強國際合作,避免政策過度內顧,積極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堅定不移地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中國今年5月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會各方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上取得豐碩成果,為推動聯動增長、促進共同繁榮注入了新動力。我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促進經濟全球化,加強區域互聯互通和深化國際合作。與會各國際組織歡迎並支持“一帶一路”倡議,願與中國和沿線國家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三、可持續發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要求增長必須具有包容性和環保性,從而為當代和子孫後代實現減貧和共同繁榮。經濟成長、環境保護和社會包容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覆蓋從城鎮化到農業、基礎設施、能源開發利用、水資源利用和交通運輸等所有發展領域。國際社會應承擔共同責任,採取共同行動,攜手應對重大傳染性疾病、難民危機、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戰,並向開發中國家提供支持。
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對於全球經濟融合和穩定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基礎設施需求巨大且緊迫,並將繼續擴大。彌補這一巨大缺口需要政府和社會資本以及相關技術,提高運營效率。項目準備對確保資源最佳化利用、技術具有可行性且符合恰當的社會、治理和環保標準十分重要。鑒於私營部門資金的重要性,我們歡迎二十國集團(G20)漢堡峰會核可的多邊開發銀行關於動員私人資本的聯合原則和願景。我們將充分發揮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和全球基礎設施基金的作用,加強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和經驗分享,共同推動全球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進程。
四、創新驅動。創新、新技術和數位化轉型是重要的增長新動力。我們歡迎G20在OECD支持下繼續工作,推動《G20創新增長藍圖》持續取得新進展,從而釋放數位化和創新對包容性增長和就業的推動力。OECD在分析和監測創新政策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顯示,各國在增強創新方面仍有改進空間,這也體現在2016年G20創新報告中。目前,新興技術正在重塑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尤其是結合了數位化、人工智慧、物聯網、生物和納米技術、3D列印、新材料開發和套用的新一輪生產力革命,這在OECD提交的《新一輪生產力革命——為G20提供的報告》中有所討論。新一輪生產力革命具有促進產業轉型的巨大潛力,將進一步提升整體福祉,但同時因其引發經濟結構轉變,也會對現有的就業和職業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教育培訓體系帶來潛在的挑戰。同時,這也對現有政策如何促進創業精神和商業活力提出考驗。為把握新一輪生產力革命帶來的機遇,政策制定者不僅要支持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技術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還應積極推進社會領域改革,確保包容性。
五、結構性改革。我們認識到結構性改革對提高生產率、潛在產出、促進創新和包容性增長的關鍵作用,將推動覆蓋廣泛領域的全球結構性改革,包括消除競爭和市場開放的壁壘,完善社會保障等稅收和福利體系,實施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以及加大在教育、技能、創新、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戰略性投資等。G20經濟體需要積極落實G20領導人杭州峰會通過的《G20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G20成員國應按照該議程確定的改革優先領域和指導原則來指導結構性改革,並使用確定的指標體系監測和評估結構性改革的進展。根據OECD《G20結構性改革進展技術評估報告》,G20結構性改革取得切實但並不充分的進展,需進一步加大力度。中國近幾年實施“放管服”、創業創新、結構性減稅等改革措施,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取得了積極成效。
六、貿易投資。貿易和投資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促進貿易和投資的進一步自由化便利化有助於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發展挑戰,促進平衡和可持續發展。以WTO為代表、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成員制定多邊經貿規則、監督貿易政策實施和解決貿易爭端提供了制度框架。多邊貿易體制是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主渠道。區域、雙邊和諸邊貿易協定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補充而非替代,應推動這些貿易協定更加開放、透明和包容。
我們對近年來全球經濟緩慢增長和復甦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挑戰表示擔憂。我們將繼續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措施,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建設有利的貿易和投資環境,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我們歡迎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的國家領導人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支持,歡迎金磚國家就促進貿易發展、加強投資便利化合作及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等達成的共識,歡迎中國於2018年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我們呼籲WTO成員加快落實WTO巴厘和奈洛比部長級會議成果,繼續推動多哈剩餘議題談判,就電子商務、投資便利化等新議題開啟討論。我們支持WTO成員共同推動今年底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WTO第十一屆部長級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七、勞動就業。全球範圍內的技術革命、經濟全球化以及產業調整、人口結構變化特別是老齡化等顯著趨勢,對勞動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些趨勢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採取政策措施,將影響勞動領域的未來。但也應看到,貧困和失業仍然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來實現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包容性增長,包括性別平等。在此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勞動力供求匹配、進一步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以及推動社會保障的公平和可持續發展。這些政策措施,是實現體面勞動、減少貧困和不平等,並為所有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工作的關鍵。
中國政府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實施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社會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逐步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長機制,保持了中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中國政府將與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繼續加強與包括國際勞工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合作,並為實施國際勞工組織關於勞動領域未來百年倡議作出積極貢獻。
八、金融監管改革。國際金融危機後,儘管金融改革提高了全球金融體系的抗風險能力,但全球金融體系仍然存在脆弱性,並會影響當前全球經濟成長的力度和可持續性。中國讚賞並將繼續支持FSB在構建更加安全、簡潔、公平的金融體系和完善金融監管合作框架方面所做的工作。我們強調,自金融危機以來在將影子銀行轉化為更具韌性的市場化融資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歡迎FSB對影子銀行風險監測和政策工具的評估。我們呼籲各方全面、一致、及時完成既定改革措施,儘快完成巴塞爾協定Ⅲ等金融改革政策的修訂,為投資、貿易和增長提供穩健、開放的金融體系。
我們需要對新的風險保持警惕並採取適當的措施應對。金融科技在助推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提升生產率、促進國際融合、推動經濟成長方面具有很大潛力,但其迅速發展也引發了各方金融穩定方面的關注。我們積極支持FSB為使技術創新以穩健而又靈活的方式釋放潛力,而不斷識別監測新型風險和促進國際合作所做的努力。中國政府願同包括FSB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在加強數字經濟的套用、助推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九、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我們重申,將致力於建立一個強勁、以份額為基礎、資源充足的IMF,維護其在全球金融安全網中的核心作用。我們支持IMF加強與區域金融安全網的合作,並繼續開展工作進一步增強IMF貸款工具的有效性。我們期待在2019年春季會議、不晚於2019年年會前完成IMF第15次份額總檢查,包括形成新的份額公式。我們歡迎中國與IMF建立聯合能力建設中心,期待雙方進一步加強在能力建設方面的合作。我們支持繼續研究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提升國際貨幣體系的韌性。我們支持IMF在改善資本流動監測和應對方面的有關工作,包括研究巨觀審慎政策的作用。
我們重申,將致力於建立一個強大、資源充足的世界銀行,與發展夥伴攜手合作,實現消除極端貧困和促進共享繁榮的目標。為此,我們支持世界銀行推進並及時完成股權審議。基於股東國在國際開發協會第18期增資中顯示的對世界銀行的堅定信心,我們支持對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進行增資,增強世界銀行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資金實力。這將促使世界銀行幫助各國實現自身發展目標,包括幫助他們用負責任的方式使發展資源最大化,推動實現全球增長、穩定和安全。
我們一致認為,此次圓桌對話會成效顯著,發出了共同應對挑戰,塑造普惠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信號。我們期待在明年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再次舉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