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艘在夜裡航行的帆船,一群神秘而沉默的人,一個被遺棄的男孩。
棄兒葛汶普蘭的嘴角被殘忍地用刀割開,他成為了一個“笑面人”,帶著這副滴血的笑容,他與好心收養他的流浪藝人烏赫熊及盲女黛娥,走向了他永遠被鄙夷和驚恐地眼光包圍的旅程。
貴族與貧民之間的不可逾越的鴻溝,上帝的雙手輕輕撥動命運的琴弦,王子與貧兒的轉變,一切都靜靜地展開。起點在這茫茫大海上,最後又歸於這茫茫大海上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趙煊 | 葛汶普蘭 | |
蔣林珊 | 戴娥 | |
何瑜 | 烏赫熊 | |
王顥樺 | 約瑟娜 | |
王國強 | 法學博士 | |
劉端端 | 黑天使 | |
李冰 | 白天使 | |
楊旭 | 巴吉菲德羅 | |
鄒一正 | 大衛·克萊查理爵士 | |
孫文 | 船主 | |
黃婧 | 白天使 | |
夏曙光 | 狼 | |
林一鳴 | 哈得瓜諾 | |
崔凱 | 安娜女王 |
職員表
出品人 | 周志強 |
製作人 | 周莉 |
監製 | 嚴鳳琦 |
原著 | 維克多·雨果 |
導演 | 雅米娜·阿什米、王劍男 |
副導演(助理) | 托馬·古-迪-卡斯蒂耶 |
編劇 | 雅米娜·阿什米 |
藝術指導 | 王曉鷹 |
服裝設計 | 思爾薇·貝爾圖 |
燈光 | 菲利普·拉孔布 |
舞美設計:弗朗索瓦·德維諾、奧蒂樂·布朗莎爾 翻譯: 董純、沈大力 文學策劃:羅大軍 音響工程: 雅克·卡薩爾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
角色介紹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笑面人》是維克多·雨果在1869年完成的長篇小說。雅米娜·阿什米為該劇加入了特定的中國元素,在改編劇本時加入的角色“黑、白天使”,與中國文化中的“陰陽”元素相結合 ,黑白天使兩個角色如說書人般在舞台上講述來龍去脈 。
舞美設計上,整個舞台以醬油色的手繪油畫布景,燈光打上去顯得陰鬱混沌。舞台兩側分立一座高塔,內藏玄機,一座掛有上下兩個大鏡框,在天使講故事時,相應人物就會出現在鏡框中。另一座是流浪藝人的大篷車形象。而隨著劇情推進,高塔也相應成為宮廷、集市、船倉等場景意象。在第一幕和最後一幕,舞台上都出現了大海 ,以維克多·雨果描繪大海的畫作為模板 ,一塊長方形藍色絲綢表現 。
服裝設計在女士束腰、蕾絲細紗、緞帶、荷葉邊、蛋糕裁剪的裙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例如在貴族男性和士兵長官的造型之中,加寬了傳統法蘭西三角帽的帽幅,而且在帽沿邊緣縫製了閃亮的邊線。男性貴族服裝中誇張的高領幾乎遮住了演員的半張臉。
燈光設計方面,使舞台背景顯得沉穩安靜,同時突出了布景的輪廓、凸顯了服裝的色彩 。
演出信息
製作出品 | 法國時代劇團、中國國家話劇院 |
組織 | 中國國家話劇院 |
友情支持 | 法國駐華使館、法國對外文化教育局-法國外交與歐盟事務部 |
演出時間 | 演出地點 | 劇場 |
2012年5月23日-3日 | 北京 | 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 |
2012年11月3日-4日 | 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第五屆國際戲劇季) | 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 |
2013年8月7日-11日 | 北京(2013年“消夏戲劇廣場”公益演出季) | 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 |
作品評價
《笑面人》的舞美設計是精緻的。舞台上,手繪的巨大油畫幕布當空垂立,在燈光的照射下婆娑迷離,讓人想起莫奈描繪倫敦的畫作《日出印象》。
劇中烏赫熊帶著格溫普蘭當街賣藝的那場戲,直接改編自中國的民間故事《白蛇傳說》,帶有一種戲謔荒誕的感覺,這種中西結合產生一種奇異的化學反應,無疑是劇中最有喜劇效果的場景。整個戲看下來,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劇中保留了雨果原著中的精神核心對共和思想的追求,對底層的觀照,對貴族階層的控訴。
《笑面人》將小說中最適合改編成戲劇的情節充分放大,演員激情而有層次的表演、直指人心的台詞,成為這部戲最光輝奪目的地方,也是雨果精神大放異彩的時刻。但是,在文字轉化為戲劇場面的時候,終究有些東西是會失色的。首先是人物的內心獨白大大減少,格溫普蘭因為外表醜陋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基本沒有了,人物的複雜度減弱了。還比如小說中描寫底層人民的苦難、黛娥如光環般耀眼的美麗、烏赫熊製造出賓客滿座的高超口技也都沒法體現,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 (華龍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