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國是紙張生產、消費和進口大國。2002年,我國紙及紙板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隨著我國紙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木漿供應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造成進口量迅速增加。1995年到2001年,我國紙及紙板進口量以每年14.5%的速度遞增。2001年,進口紙及紙板559萬噸,占到總消費量的17.5%,進口商品木漿和廢紙分別為490萬噸和642萬噸,占紙漿消費總量的38%,兩項相加,用匯64億美元,占進口商品用匯第三位。此外,用竹漿代替木漿也是生態保護的迫切需要。
對於造紙業來說,木質纖維無論從性能還是工藝上都遠高於禾草質纖維,然而,我國是一個少林國家,森林覆蓋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自1998年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國內木材的採伐更受限制,從木材消耗總量分析,1993年到2000年,國產材年均遞減1.1%,而3.6%的商品木材消費年均增長是靠14.7%的進口增幅“硬頂”上去的。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行,以退耕還林為主的生態保護勢在必行。這種現實決定了我國木材纖維供應將呈下降趨勢。據預測,2005年,我國商品木材需求缺口7000萬立方米。
在這一背景下,以竹代木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就非常及時。
資源分布
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500多種,栽培面積、蓄積及年產量居世界之冠。據統計,全國竹林面積達420萬公頃之多,占世界四分之一,竹林年砍伐量約900萬噸,且竹材成材期短,一次栽種能連續多年使用。
便宜是否沒好貨?已有的生產實踐表明:竹漿的性能介於針葉木與闊葉木之間,明顯優於草類漿,可以替代闊葉木漿並減少針葉木漿用量,用於製造各種紙張包括多種中高檔紙品;竹子製漿生產工藝成熟可靠,且大部分設備可以採用國產品;污染治理工藝技術成熟,“三廢”可以達到國家有關排放標準。 生態效應是發展竹漿造紙的又一優勢。值得一提的是,雲、貴、川、渝、桂、湘、贛等中西部地區資源得天獨厚,非常適宜製漿造紙的竹種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