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竹文化源遠流長、博大浩瀚。據考古學發現和古文獻記載,遠在甲骨文之前,聰明的南方先民已在竹片上刻紋記事。不過,至今所記載的文獻或者尚存的遺物,幾乎都是用竹身製作加工而成,泛稱竹雕或竹刻。
竹根雕是竹刻家族中的一個支脈,它是以生長在泥底下的竹根為原料雕刻加工而成的手工藝術品,具有獨特自然的製作工藝,質樸高雅的審美特徵,更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睞,常作為高級禮品饋贈,供人賞玩。據史料分析,竹根雕藝術最先出現於南齊,《南齊書——明僧紹傳》中,曾有齊高祖贈竹如意(如意筍籜寇)給明僧紹的記載。然而,竹根雕真正興盛時期是在明末清初,清中期達到高峰。當時主要產地是上海市嘉定區和江蘇省南京市,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嘉定派的代表人物是創始人朱鶴,號松鄰,他的作品《西園雅集圖筆筒》被乾隆帝收入內宮,並御題:“高枝必應托高士,傳形莫若善傳神。”並與其子和孫,號稱三松,“皆得家法巧思、務求精詣,而益臻神妙”。在朱氏三松的影響和帶動下,嘉定的竹刻藝術地位居全國之首,不過朱氏門下的竹刻多以器物為主,而雕刻人物的高手當屬封氏三兄弟——錫祿、錫璋、錫爵,其中首推錫祿。康熙二十四年,錫祿、錫璋同時入京“以藝植養心殿”,專門為宮廷製作竹根雕。
金陵派的代表人物是濮澄,字仲謙,明萬曆十年生,張岱所著《陶庵夢憶》謂其“以不事刀斧為奇,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可惜,如此高超雅致的藝術,自清中晚期後,逐漸衰落。之後雖在福建莆田、浙江浦江、奉化等地偶有操刀者,已是形存神亡、淹淹一息,至新中國成立時幾近絕跡,究其原因主要是後來大量以營利為目的的普通工匠的參與所致。因為竹雕本是文人雅士以刀代筆,自娛自樂之作,沒有功利性,就是專業雕竹者也是能詩善畫的文化人。由於竹雕價值可觀,工匠開始大張旗鼓地辦作坊。批量生產,並開店搞批發銷售。這些人既缺少文化,又不懂藝術市場的規律,只看眼前利益,相互壓價以求生存,偷工減料、粗製濫造,結果造成整個行業的毀滅。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又奇蹟般地在象山這塊土地上重新崛起。
竹之特點
竹之所以為中國文人青睞,與外表的自然特徵息息相關。竹子虛中潔外,生而有節,秀逸而富有神韻。這些自然特徵恰恰與文人們所追求的高尚脫俗、虛心自持、淡泊名利和富有氣節的精神氣質相吻合。古代文人在詠竹、畫竹的同時,也開始賞玩另一種與竹有關的物品——竹雕。
在竹雕藝術走向下坡路的今天,地處浙東沿海的象山,一群像張德和一樣木匠出身的民間藝人卻在竹根上動起了腦筋。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正是用這看起來毫無用處的竹根雕刻而成的藝術品——竹根雕。
早在明清時期,就有個別民間藝人開始對竹根進行雕刻,但是雕刻表現手法與現今的竹根雕早已大相逕庭了。以局部雕刻代替通體雕刻,是現代竹根雕的重要特徵。如作品“人之初”除了在面部有所雕刻外,其他部位幾乎沒有進行什麼處理,但在視覺審美上,卻擁有了巨大的張力。在竹根雕藝術家看來,這天然的竹根也同樣暫存著對生命的理解。
材料的選擇
對於任何雕塑形式,藝術家永遠擺脫不了對於材料的選擇,竹根雕也是如此。秋冬之季,當山民們砍掉一批竹子後,根雕藝人就會鑽進竹林,尋找能給予他們靈感的竹根材料。竹根的選擇也頗為講究。竹齡較大的根質地比較堅實,色澤更加深沉,然而竹根可塑性的強弱只有等到將竹根挖出來後才能見分曉。並非所有的竹根都能成為好的材料,中規中距的竹根束縛藝術家們想像的翅膀,反而是那些奇形怪狀、扭曲變形的竹根受到他們的偏愛。誇張的形態往往展現出人物神情,契合著神形兼備的中國傳統審美原則。天趣和人意的巧妙結合是竹根雕作者的創作理念,懷著這種理念,雕刻藝人在完成對竹根的選擇後,就開始進入製作階段。
製作一個好的竹根雕作品,藝人們除了對刀具有嫻熟的掌握外,更注重的是對材料的深入挖掘和構思。一旦構思成熟,就開始了製作竹根雕的第一步,就是“打坯”。在打坯前要對根進行必要的剪裁,用鋸子鋸出所需的長度,然後根據人物的形象對根須做必要的修剪,留出該留的根須打坯是用鑿子鑿出面部輪廓的過程。只要刻畫出人物面部大體的輪廓就可以了。在打坯完成後,接下來將是對面部輪廓的細緻雕刻,胸有成竹的雕刻家雕鑿時看似隨心所欲,信手拈來的手法卻是幾十年功夫的積累。在已經成型的人物臉部進行細緻雕刻,是竹根雕最為關鍵的步驟。鋒利的刻刀隨時有可能留下功虧一簣的痕跡。人物面部和眼神的塑造是具挑戰性的時刻,成敗也在此一舉。竹根雕人物神情的傳遞全靠面部和眼睛。雕刻完畢後,粗糙的竹根將被拋光、打磨和上漆。
竹根雕不僅僅作為一種藝術品存在於中國民間,可能更為重要的是體現著普通民間藝人尋找根一樣的精神家園的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