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漢中端公戲
陝西漢中地區的端公戲,是一種源於古代祀神儀式的地方小戲,其音樂、表演等方面富有特色。陝南漢中端公戲完全保留了遠古人的時尚,是較為原始的儺文化的形式。
簡介 概況 特色 種類 意義 -
調腔
調腔又稱掉腔,1953年袁雪芬提出:“調腔的名字一般都很陌生,不一定打得出去。於是改名新昌高腔”。她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
簡介 歷史溯源 藝術特色 歷史 傳承價值 -
暮春戲贈吳端公
《暮春戲贈吳端公》是唐代詩人曹唐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
《暮春戲贈吳端公》
《暮春戲贈吳端公》是唐代詩人曹唐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曲端
曲端(1091年—1131年),字正甫,一字師尹,鎮戎軍(今寧夏固原)人,南宋名將。 高宗建炎初年,任涇原路經略司統制官,屯兵涇州,多次擊敗金兵。建炎二...
人物生平 性格特徵 歷史評價 史書記載 -
西調
西調:地方戲曲劇種,亦稱“偳腔0000”、“澤州調”、“三搭板”。清末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到河北永年後演變而成。主要流行於河北邯鄲、邢台、河南安陽及山西晉東南地區。
簡介 朔源 聲腔 劇目 -
《寄陝府內兄郭冏端公》
寄陝府內兄郭冏端公的來源: 全唐詩:卷497-67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是唐 代詩人元稹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李調元[清代四川戲曲理論家、詩人]
李調元(1734-1803),字羹堂,號雨村,別署童山蠢翁,四川羅江縣(今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調元鎮)人。清代四川戲曲理論家、詩人。李調元與張問陶(張船山...
人物生平 人物軼事 藏書第一家 相關訊息 紀念館 -
張鍾端
張鍾端(1879—1911),河南許州人,1905年赴日本留學,先入宏文書院,後入中央大學,專攻法政,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武昌首義後,應湖北都督黎元洪、...
東渡日本 投身革命 策划起義 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