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青島故居位於魚山路36號(原山東大學教授大院)1號樓。這是一座兩層日式建築,當年童第周就住在最東頭。1934年9月,童第周在布魯塞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來到青島擔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抗戰爆發後他離開青島,先後在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任教。1946年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後他又回來恢復和創建了動物系,建國後他還參與籌建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1957年他離開青島調往北京。

基本信息

故居簡介

童第周故居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青島故居位於魚山路36號,這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立山東大學教授們的宿舍區,當年童第周就住在一號樓的東頭。故居是一座兩層日式小樓,門前種著幾棵香椿樹,童第周在這裡住了11年。 童第周故居位於鄞州區塘溪鎮童村,為一幢三進七開間庭院式磚木結構建築。
現存房屋系清代晚期所建,縱進深22米,通面 寬21.5米,坐北朝南。前排為平屋,東、西兩邊為灶間,後排二層樓房是童第周先生出生、居住、學習過的地方。現居室內遺有床、桌、寫字檯、衣櫃、坐椅等10餘件清式家具,且保存完好。天井長9.3米,寬4.8米,中間鋪有圓形紋飾的鵝卵石子,四周為方紋飾的鵝卵石路面。天進四邊配有長工約3米左右的長條階沿石,保存比較完整,是一幢典型的清末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築。該房屋從始建迄今,未曾進行過改建或較大規模的維修,總體結構依舊,古韻味十足。
但由於長年來受自然界的風雨侵蝕,加之居住在故居內的童氏後裔皆後老體弱,無力維修,房屋的部分結構或構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殘缺、腐朽、斷裂、傾斜等現象。

故居歷史

大概是由於所學專業的緣故,童第周和青島很有緣分。1934年童第周從歐洲留學歸來後就來青島擔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1946年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後,他回到山東大學創建了動物系並擔任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童第周又主持籌建了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從此致力於魚類細胞遺傳學的研究。
童第周的海洋生物研究室就位於萊陽路28號,離魚山路的宿舍並不算遠,可他和夫人葉毓芬(著名生物學家)卻常常在實驗室忙到凌晨,連回家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也正是在青島,童第周成功地進行了魚的克隆,達到了當時世界生物胚胎研究的最高水平。

人物簡介

童第周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我國卓越的生物學家、教育家,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他揭示了胚胎髮育的極性現象,開拓了發育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研究領域,是我國當之無愧的“克隆先驅”。新中國成立後,童第周曆任山東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