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街頭
聽不見馬路上車輛喧鬧,哪管它街頭廣播聲高。
書頁在膝蓋上輕輕地翻動,
嘴角漾著絲絲抹不掉的笑。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
也想著“黑鏇風”水戰“浪裏白條”。
溪邊
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釣竿上立著一隻紅蜻蜒。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江上
像剛下水的鴨群,
扇動翅膀拍水戲耍。
一雙雙小手撥動著浪花,
你撥我濺笑哈哈。
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
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評析
表現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
《街頭》──讀《水滸傳》的孩子,那樣的專注,儘管馬路街頭是那樣的喧鬧,卻絲毫不能影響他,對時間的推移也渾然不覺。無邊的喧鬧和一隅的安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溪邊》──釣魚的孩子,那樣的快樂,靜靜的溪水映著愛美的柳樹,映著釣魚孩子的倒影,靜靜的釣魚竿,立著紅蜻蜓,我們仿佛覺得空氣都停止了流動,似乎大家都怕魚受驚,而魚上鉤的一剎那,這種靜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動了,人影碎了,魚躍人歡,寥寥幾句,勾勒出一個現代垂釣兒童的形象。
《江上》──戲水的孩子,那樣的調皮,一群孩子像鴨群一樣跳入水中,在水裡互相你潑我濺地嬉戲,就在這嬉戲中,一個孩子鑽入水中,不見了,突然一陣水花,他出現了,調皮地笑著,露出兩對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戲和一個孩子的特寫,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
作者介紹
張繼樓(1926),男,籍貫江蘇宜興,中共黨員,漢族,大專學歷,文學創作一級。重慶市作家協會退休幹部,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曾任四川省作協理事,重慶市作家協會秘書長、副主席,重慶市作家協會榮譽副主席,獲國務院特殊津貼。重慶市第八屆人大代表。解放前即開始發表小說、散文。參加革命後,由於工作需要,向民間藝人學習曲藝創作,發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詞(包括傳統相聲)。後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兒童文學集(包括兒歌、兒童詩、民間故事等)20多種。主編兒童文學讀物30多種,有20件作品在全國、省(市)級報刊的兒童文學創作優秀作品評獎中獲獎(全國一等獎1件、三等獎2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榮譽稱號(省市級及以上):獲青少年社會主義積極分子1次、重慶市文藝界先進工作者2次、市級機關優秀黨員1次。
其作品《童年的水墨畫》和高洪波的《我想》一起被選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兒童詩兩首》。著有《營帳邊有一條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農村的田野上》、《夏天到來蟲蟲飛》、《種子坐飛機》、《彩色的童年》、《張繼樓兒歌》、《金佛山下的傳說》(合出)、《會唱歌的灑水車》(合出)、《張繼樓兒童文學選》等作品2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