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竟[竟,讀音作jǐng(ㄐㄧㄥˇ),不可讀作jìng(ㄐㄧㄥ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六代季連後裔,屬於封邑名稱以為氏。楚頃王襄,名熊橫,遷都於陳邑,其公族後裔中有被分封在竟陵(今湖北天門),遂以地名為姓氏,稱竟氏。據史籍《史記·白起傳》記載,戰國時期的竟陵在今湖北省潛江市西北,隋朝時期稱郢州,竟陵在長壽縣南百五十里。戰國晚期,楚國君主頃襄王熊橫執政時期(公元前298~前263年在位)將楚國公族中的幾個貴族分封在竟陵邑(今湖北天門),該貴族遂以地名為姓氏,稱竟陵氏。
後來,楚頃襄王為避秦國鋒芒,曾遷都於陳邑(今河南淮陽),竟陵氏隨之北遷,逐漸轉籍商丘地區,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竟氏、陵氏,世代相傳至今。
羋姓竟氏族人皆尊奉熊橫(楚頃襄王)為得姓始祖。
按:
古竟陵的地望,據史籍《史記·白起傳》的記載,古為鳳國之地,春秋時期為鄖國,戰國時期為楚國的竟陵邑。秦朝始皇帝統一中國後,將其地置為竟陵縣。隋朝時期,竟陵縣隸屬於郢州,在當時長壽縣南方一百五十里處。
到了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滿清政府為避康熙大帝的陵寢“景陵”之音諱,改竟陵縣為天門縣,因其縣西北部有一天門山,故名。
至1949年,天門縣隸屬於湖北省的荊州專區,1970年隸屬於荊州地區,1987年8月撤縣置縣級市,1994年10月改為湖北省的直管市。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境衛官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守邊將領,專門負責邊境守護。在古代,“竟”字假借“境”,其將領即稱竟尉。竟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衛姓氏者,稱竟氏。
除了楚國,竟尉一職在吳國、秦國、晉國、宋國和隨國都有,亦為竟氏之源,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遷徙分布
竟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竟陵為郡望。
今竟氏族人大多分布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一帶。
郡望堂號
郡望
竟陵郡:古為鳳國地,春秋時期為鄖國之地,戰國時期為楚國的竟陵邑。秦朝始皇帝統一中國後置為竟陵縣,秦、漢時期的竟陵縣在今湖北省潛江市西北。竟陵郡始建於西晉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是由江夏郡分置的,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鍾祥),其時轄地在今鍾祥、天門、京山、潛山、沔陽等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略為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於今湖北潛江西南。南北朝時期齊國以後,其轄境漸小,治所屢更,北魏時期改名為石城。梁末撤銷。北周時期再置竟陵縣,在今湖北天門舊縣東北。竟陵郡在隋朝時期稱郢州,而今湖北天門之竟陵縣當時在復州沔陽郡內。唐朝時期為復州竟陵郡。五代後晉時期,改竟陵縣為景陵縣。到了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滿清政府避康熙大帝的陵寢名“景陵”之音諱,遂改竟陵縣為天門縣,因其縣西北有天門山,故名。天門縣在1949年隸屬荊州專區,1970年隸屬荊州地區,1987年撤縣置縣級市,1993年定為省直管市。竟陵地區位處江漢平原,一馬平川,北倚大洪山,南挽漢水,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歷史上名人輩出,例如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群體“竟陵八友”(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埀、陸游)、明朝時期的文學流派“竟陵派”等。
堂號
竟陵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