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竊讀記
轉過街角,看見三陽春的沖天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聲音,我鬆了一口氣,放慢了腳步。下課從學校急急趕到這裡,身上已經汗涔涔的,總算到達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陽春,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麼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裡?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書店門口,便可以看見書店裡仍像往日一樣地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了,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數一遍,啊!它在這裡,原來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我慶幸它居然沒有被賣出去,仍四平八穩地躺在書架上,專候我的光臨。我多么高興,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同時抵達的,還有一隻巨掌,五個手指大大地分開來,壓住了那本書的整個:
“你到底買不買?”
聲音不算小,驚動了其他顧客,他們全部回過頭來,面向著我。我像一個被捉到的小偷,羞慚而尷尬,漲紅了臉。我抬起頭,難堪地望著他——那書店的老闆,他威風凜凜地俯視著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這種聲氣對待我。我用幾乎要哭出來的聲音,悲憤地反抗了一句:
“看看都不行嗎?”其實我的聲音是多么軟弱無力!
在眾目睽睽下,我幾乎是狼狽地跨出了店門,腳跟後面緊跟著的是老闆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氣對我還算是寬容的,仿佛我是一個不可以再原諒的慣賊。但我是偷竊了什麼嗎?我不過是一個無力購買而又渴望讀到那本書的窮學生!
曾經有一天,我偶然走過書店的窗前,窗前剛好擺了幾本慕名很久而無緣一讀的名著,欲望推動著我,不由得走進書店,想打聽一下它的價錢。也許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沒有人過來招呼,我就隨便翻開一本擺在長桌上的書,慢慢讀下去,讀了一會兒仍沒有人理會,而書中的故事已使我全神貫注,捨不得放下了。直到好大工夫,才過來一位店員,我趕忙合起書來遞給他看,煞有其事似的問他價錢,我明知道,任何便宜價錢對於我都是枉然的,我絕沒有多餘的錢去買。
但是自此以後,我得了一條不費一文錢讀書的門徑。下課後急忙趕到這條“文化街”,這裡書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機會。
一頁,兩頁,我如飢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有時一本書我要分別到幾家書店去讀完,比如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我再在這家書店站下去的話,我便要知趣地放下書,若無其事地走出去,然後再走入另一家。
我希望到顧客正多著的書店,就是因為那樣可以把矮小的我擠進去,而不致被人注意。偶然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買一本的,實在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真是像個小偷似的。有時我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與他同來的小妹妹或者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感謝雨水的灌溉,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總不好意思趕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著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是怎樣高興地喊著:“再大些!再大些!”
但我也不是讀書能夠廢寢忘食的人,當三陽春正上座,飄來一陣陣炒菜香時,我也餓得飢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個白日夢:如果袋中有錢該多么好?到三陽春吃碗熱熱的排骨大面,回來這裡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彈簧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我的腿真夠酸了,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持另一條,有時忘形地撅著屁股依賴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明明知道回家還有一段路程要走,可是求知的欲望這么迫切,使我捨不得放棄任何捉住的竊讀機會。
為了解決肚子的飢餓,我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臨時買上兩個銅板(兩個銅板或許有)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裡,當智慧之田豐收,而胃袋求救的時候,我便從口袋裡掏出花生米來救急。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須留在口袋裡,回到家把口袋翻過來,細碎的花生皮便像雪花樣地飛落下來。
但在這次屈辱之後,我的小心靈確受了創傷,我的因貧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發,而且產生了對人類的仇恨。有一次剛好讀到一首真像為我寫照的小詩時,更增加了我的悲憤。那小詩是一個外國女詩人的手筆,我曾抄錄下來,貼在床前,傷心地一遍遍讀著。小詩說:
我看見一個眼睛充滿熱烈希望的小孩,
在書攤上翻開一本書來,
讀時好似想一口氣念完。
擺書攤的人看見這樣,
我看見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從來沒有買過書,
所以請你不要在這裡看書。”
小孩慢慢地踱著嘆口氣,
他真希望自己從來沒有認過字母,
他就不會看這老東西的書了。
窮人有好多苦痛,
富的永遠沒有嘗過。
我不久又看見一個小孩,
他臉上老是有菜色,
那天最少是沒有吃過東西——
他對酒店的凍肉用眼睛去享受。
我想著這個小孩情形必定更苦,
這么餓著,想著,這樣一個便士也沒有。
對著烹得精美的好肉空望,
他免不了希望他生來沒有學會吃東西。
我不再去書店,許多次我經過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過去。但一次,兩次,我下意識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終於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來,我仍願一試,因為一本新書的出版廣告,我從報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慣伎,又把自己藏在書店的一角。當我翻開第一頁時,心中不禁輕輕呼道:“啊!終於和你相見!”這是一本暢銷書,那么厚厚的一冊,拿在手裡,看在眼裡,多夠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訓,我更小心地不敢貪婪,多串幾家書店更妥當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難堪。
每次從書店出來,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腦子被書中的人物所擾,踉踉蹌蹌,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來,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訴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書店的一角時,被快樂激動的忘形之軀,便險些撞到樹幹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過幾家書店都看不見那本書時,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勁的書被人搶去一樣,我暗暗焦急,並且詛咒地想:皆因沒有錢,我不能占有讀書的全部快樂,世上有錢的人這樣多,他們把書買光了。
我慘澹無神地提著書包,抱著絕望的心情走進最末一家書店。昨天在這裡看書時,已經剩下最後一冊了,可不是,看見書架上那本書的位置換了另外的書,心整個沉下了。
正在這時,一個耳朵架著鉛筆的店員走過來了,看那樣子是來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書架,裝作沒看見。但是一本書觸著我的胳膊,輕輕地送到我的面前:
“請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沒有賣。”
啊,我接過書害羞得不知應當如何對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卻若無其事地走開了。被衝動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書本上。
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覺出站在這裡讀了兩個鐘點了。我合上最後一頁——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後抬頭找尋那耳朵上架著鉛筆的人,好交還他這本書。在遠遠的櫃檯旁,他向我輕輕地點點頭,表示他已經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書放回書架上。
我低著頭走出去,黑色多皺的布裙被風吹開來,像一把支不開的破傘,可是我渾身都鬆快了。摸摸口袋裡是一包忘記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進嘴裡,忽然想起有一次國文先生鼓勵我們用功的話:
“記住,你是吃飯長大,也是讀書長大的!”
但是今天我發現這句話還不夠用,它應當這么說:
“記住,你是吃飯長大,也是讀書長大的,更是在愛里長大的!”
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1952年8月10日。
作者小時候在北京長大,在此度過了25年的時間,1948年回到故鄉台灣後,她將北京的生活點滴寫成《城南舊事》一書,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所寫的也是作者在北京的童年生活。
作品鑑賞
此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文章的主幹是一個故事,由兩次“竊讀”組成。第一次被老闆發現,遭到拒絕。第二次是得到一個好心店員的理解,主動提供書本。如果僅僅寫這樣兩個過程,文章有趣、動人程度也就很有限了。但是,文章採取了另外一種辦法,顯得十分動人,相當有趣。
這種動人的魅力,從場面描寫可以體現一部分。
作者對於書店的環境,附近飯店的氣味和聲音,書店裡顧客的擁擠等等,都有許多挺生動的描寫。但是這種描寫,給人們一種很有節制的感覺,顯然都限於營造環境和氛圍,而不是人物主體。對於在故事中起作用的人物,例如那個狠心的老闆,文章中是這樣寫的——當她讀得入神的時候,一隻手壓住了那本書:“你到底買買?”這一聲驚動了其他的顧客,弄得作者“羞慚而尷尬”,“我抬頭,難堪地望著他——那書店的老闆”。讀者本以為要花一點筆墨來醜化一下這個老闆了,但是,接下去只有一句:“他威風凜凜地俯視我。”連他長得什麼樣子,多大年紀,穿著什麼衣服,說話的聲音有什麼特點等等,都沒有寫。後來,到了故事的轉折點,對於那個好心的店員的描寫,也只有幾句。
對一個如此關愛自己的人的外表、表情、衣著、聲調、神態,居然只有句話的描寫:“耳朵架著鉛筆”,連目光如何都沒有寫。很明顯,文章的著力點不在這裡,而是孩子的內心。
寫對方的外表,只有一句;而自己的內心,卻寫了四句。第一句是無可奈何(世俗的“全部理由”);第二句是自我感覺(要哭出來);第三句是“悲憤地反抗”(看看,並不是拿走,無損於書);第四句是自知之明,說是悲憤地反抗,其實聲音“軟弱無力”。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不打算用外部世界、客觀對象的描寫來感動讀者,而用孩子氣的主觀的、內在的情感活動。
這種內心的情感相當活躍,又相當有特點。既有環境的、現實的特點(在人家店裡,無可奈何),又有孩子的特點(幾乎要哭了)。更為生動的是,不是一般孩子,而是一個有點反抗性的孩子,就是在這樣被動的情勢下,口頭不認輸,不直接承認自己買不起,而是找一個理由“看看”。這種口頭上的不認輸特點,是硬中有軟。在自己內心,在別人感覺不到的自我感覺中,則坦然承認自己“軟弱無力”的心理活動,既反映著環境的壓力,又體現年齡和個性,這就是文章動人、有趣的原因。讀者表面上是在讀故事,為故事所吸引;實際上是為孩子在故事進展中的心理變幻而感動第一次“竊讀”,心理變幻層次就可以稱得上豐富的:先是看到顧客很多,感到“安心”,然而又為書可能賣完了,感到“擔憂”。進入店門時,是“暗喜”,找到書以後,是“慶幸”、“高興”(“專候我的光臨”的感覺)。而被老闆壓住書本以後,則是“羞慚而尷尬”,“漲紅了臉”,“悲憤地反抗”,“軟弱無力”。在眾目睽睽之下“狼狽地跨出了店門”,而內心則充滿了不平(“仿佛我是一個不可以再原諒的慣賊”)。故事是很簡單的,一個孩子在書店裡站著讀書,被老闆阻止,只好離去了,就這么平常。但就是在這樣簡單平常的事件里,孩子的感情變化卻是很不平常的。在展示這種情緒和感覺過程中,滲透著對孩子求知慾望的同情,還有對社會不平的批評。接下去,是對以往“竊讀的滋味”的回,也是很有孩子氣的。一方面是“如飢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另一方面又是“懼怕”,到一定時候,便“知趣”地放下書,“若無其事地走出去”。求知慾強烈和偽裝的幼稚,相輔相成,構成了孩子自尊和自卑。尤其是在書店躲雨的時候,裝著“偶然避雨”,又裝著皺起眉頭擔心雨下不停的樣子,可是心裡卻在希望雨下得越大越好。在這種時候,感動讀者不僅僅是“求知的欲望這么迫切”,而且是孩子氣的狡黠。
作者在竊讀上花了很多篇幅,但是趣味並不同,不斷變化,顯得挺豐富。被迫離開,很有趣味;偽裝隨意翻閱,也有趣味。享受到閱讀之樂,也是有趣的,不過這時的趣味,成了另一種類型:“當智慧之田豐收,而胃袋求救的時候,我便從口袋裡掏出花生米來救急。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須留在口袋裡。”求知慾得到滿足,肚子感到飢餓,一個是心靈的,一個是生理的,二者不同層次。但是,用一對比喻:“智慧之田和“胃袋”,用“豐收”、“求救”、“救急”,把二者聯繫起來,這樣表面上是“用詞不當”,但筆法是語義錯位,是自嘲,是幽默,把自己寫得可笑。但正是在這種自嘲中,讀者和作者共享孩子的喜悅和自得。
不能忽略的是,花生米這一筆,不僅僅在於表現了此時的心情,而且為最後的主題升華埋下了伏筆。(這一點要讀到最後才明白。)
雖然寫得如此豐富曲折,孩子的心靈變仍然沒有結束,接著又生髮出“由貧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嚴重到“對人類的仇恨”。並且還引用了一首小詩來渲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小詩,與作者“竊讀”的故事完全不相干,但花了不少篇幅。如果認為這是多餘的,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但是和後面遇到的好心店員聯繫起來,就可以發現,二者在情緒上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小詩渲染的是對人類的“仇恨”,充滿憤激的反語:買不起書的孩子,“希望自己從來沒有認過字母”;買不起肉的孩子,希望“生來沒有學會吃東西”。而接著發生的,卻讓孩子感受到人對人的愛心。
那么這一筆是對比,用來烘托反差的強烈。
在此文中,對比是很多的,整體的對比中套著局部對比。前面老闆的無情和後麵店員的好心是整體的對比,而這裡的仇恨和後面的愛心又是局部的對比。正是這種雙重的對比使得文章的結構顯得嚴密。
對比的特點是兩個極端,但是作者並不因為對比,而把人物內心的情感僅僅限定在兩個極端上。在兩個極端之間,作者沒有忽略豐富的層次。孩子經不住求知慾的誘惑,重新到書店“竊讀”,先是提防“難堪”的焦慮,接著形容讀後的快樂如“喝醉了酒似的”,“踉踉蹌蹌,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被快樂激動得忘形之軀,便險些撞到樹幹上去”,這是自嘲。有時,書店架上的書找不到了,便“憤憤”地想,“世上有錢的人這么多,他們把書買光了。”這在表面上是“憤憤”,實際上是自我調侃,表現自己的憤激是多么幼稚。
把雙重對比和豐富的心理層次結合起來,是此文最明顯的特點。寫到這裡,已經占了全文的五分之四。從構思上來說,這還沒有接觸文章的主體,文章的主體是好心店員的出現。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襯托這個好心店員。照理說這個好心店員該用最大的篇幅去描繪,用濃重的筆墨。但是前面已經指出過了,這個重要人物的描寫卻只有三言兩語。作者把重點放在自己無聲的、不可的情感變幻上。的確,情感變幻是很豐富的,層次是很細緻的:先是接過好心店員的書“害羞”得不知如何是好,後是“衝動”得沒有法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書上。一下子“吞食”了書中所有的智慧以後,走出書店,“渾身鬆快”。總計起來這三個層次,和前面的內心活動比較起來,好像有點單薄,如果光是從心理層次的變化來說,的確有一點。但是,接下去有一筆,看來是閒筆,卻不可忽略。那就是:花生米。本來忘記吃花生米表現了讀得入神、忘情、陶醉了,但是這最後一筆,卻不是為了忘情,而是為了觸發作者想起老師的話:“你是吃飯長大,也是讀書長大的!”
這一句很精彩,比全文任何一句都有思想的光彩:讀書的意義一下子提高了,不僅是在求知慾的滿足上,而且是在精神的成長上。但是,作者還不滿足,立意在高度上再次升高:“但是今天我發現這句話還不夠用,它應當這么說:‘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
這一筆很有力,也許可以說就是古代文論中所說的“豹尾”,很有思想的力量。力量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把竊讀曾經引起的對人類的“仇恨”轉化為“愛”。其次是用“愛”來消解仇恨,作為長大的表現。而這比之吃飯,比之讀書,更具有深刻的內涵。最後,這一筆和前面在書店中“竊讀”中看似閒筆的花生米,構成有機的聯繫,使結構顯得完整,沒有任何游離的、可有可無的筆墨。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文珍《大語文·童年的鐵皮鼓》:“本文是作者對自己小時候一段有趣經歷的回憶。小時候太想看書,買書的強烈欲望與口袋裡零花錢的匱乏發生矛盾,所以只好“竊讀”作者以一支天然質樸的筆將小孩子最初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求描寫得繪聲繪色,書店店員不動聲色的體諒更帶給了她最初的支持與感動,讀來十分溫暖動人。”
教育部特聘中國西部教育顧問、深圳市黨代表張雲鷹《開放式閱讀教學》:“台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竊讀記》一文中,細膩生動地描繪了“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並用“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一句進行總的概括。”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語文教育專商友敬《中國當代散文名家名篇賞讀》:“林海音的文章看起來好像行雲流水,無規律可尋,其實還是很有章法的:為什麼未到書店,先提’三陽春’飯館?而且讓’三陽春’炒萊的香味三次出現在書中?她正是用腹中的飢餓來襯托精神上的饑渴感。在書店裡’竊讀’,如’過屠門而大嚼’,十分暢意,腹中的飢餓卻只能用兩個銅板的花生來補救,窮孩子的兩種飢餓,全部躍然紙上了。林海音先告訴讀者,遇到’一隻巨掌,五個手指大大地分開來,壓住了那本書的整個:你到底買不買?’於是’她’狼狽地跨出了店門。再告訴讀者:‘終於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地停下來,我仍願一試,因為一本新書的出版廣告,我從報上知道好多天了。’於是‘又把自己藏在書店的一角’。最後,出人意料的是:‘一本書觸著我的胳膊,輕輕地送到我的面前:‘請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沒有賣。’在這波瀾起伏之中,愛意湧現出來了,’人間自有真情在’啊!”
後世影響
《竊讀記》被選為滬教版語文教科書六年級第一學期第七單元第3課課文。
《竊讀記》被選為鄂教版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下冊第1課課文。
《竊讀記》被選為語文S版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25課課文。
《竊讀記》被選為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1課課文。
《竊讀記》被選為魯教版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25課課文。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年),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台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著名作家。小說家、散文家。五歲開始遷居北京,在北京讀書長大。她的童年生活,在她的小說《城南舊事》中可以看到,這部小說在八十年代改編成電影,影響很大,使她成為祖國大陸讀者最熱悉和喜愛的台灣作家之一。近年來,林海音的散文陸續介紹到祖國大陸,文筆細膩而溫婉,受到讀者很大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