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做法是: 放開搞活,轉換企業經營機制。1992年把全村16處企業拍賣給個人經營,當年就有6處虧損企業扭虧為盈,並歸還貸款280萬元。截止1994年底,16處拍賣企業比拍賣前產值增加110%,利稅增加89%,職工工資增加50%。 興辦合資企業,注入新的活力。1993年與美國偉成國際有限公司合資興建濰坊新力克石材製品有限公司,總投資980萬美元,占地45畝,於1994年7月份正式投產。年可生產石材20萬平方米,產品全部出口,年創產值6600萬元,利稅1500萬元。與香港榮華貿易公司、台灣藝商貿易有限公司的合資項目已經立項。 發展私營經濟,增強經濟活力。一、劃出3個工業小區和5個養殖小區,凡是工業項目和養殖項目的優先批給土地建廠房、養殖場,第一年不收土地租賃費;二、通過各種渠道,幫助解決所需資金;三、及時提供技術、信息,幫助解決產品銷路。 1994年私營、個體工業企業已達129家,還有的在東營、膠南等地興辦了8家私營企業,有350戶上了蛋雞、肉食雞、鴨、鵝、豬、羊等養殖項目,湧現出年養蛋雞、蛋鴨過千隻、出欄50頭豬的養殖大戶53家。1992年以來全村私營、個體工業企業,養殖業收入年增50%以上,占全村工農業總收入的40%。 發展第三產業,增強發展動力。1993年以來對臨九路兩側進行統一規劃,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和發動黨員幹部帶頭,投資90萬元建成高標準商品樓房84間,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使窪子村商業一條街初具規模。同時,充分利用靠近臨九公路交通方便這一地理條件,發展第三產業,現已上修理,加工、運輸項目63家。 加大農業投入,形成良性循環。幾年來,村里每年向農業投入都在20萬元以上,用以購置農機具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村裡有專人分管農業生產,並做到了統一耕播、 統一收穫,1994年糧食單產1025公斤,總產190萬公斤,從而形成了以工支農、以農促工的良性循環。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三年來,窪子村先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鄉鎮企業億元第一村”、“鄉鎮企業億元村”、“紅旗村”、“雙文明優秀單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模範村”、“學用科技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