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締》;《山水之間》;《鄭州之行》;《西安印象》;《敦煌·莫高窟》;《三峽情緣》;《青島芳蹤》;《西行漫記》;《橋的那邊有一棵黃果樹》;《辛卯清明,武漢賞櫻》;《在陽朔,聆聽一首山水田園的牧歌》;《華北的天空之情迷白洋淀》;《“土裡土氣”的太原》……《窗前小集》是作者譚支華十多年來零零散散所寫的文字彙編成集。
作者簡介
譚支華,廣東陽江人,教師一枚,畢業於韓山師範學院美術系,喜歡閱讀、旅行,偶遇閒暇,信手隨筆,將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付諸筆端。
圖書目錄
序(林倫倫)
一本集子一些故事(自序)
上編求學時光
韓師記
與主事者書
泉林山莊記
回鄉散記
初為人師的隨想
關於“家”的斷想
龍舟情
民生在勤——談談我的“守時”觀
習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說到底還是習慣問題
師者,任重道遠——聽戚業國教授報告有感
九四春秋化星辰——紀念我的奶奶
一種精神一種愛——寫給廣州美術學院“大功課”團隊首屆插畫展覽
《跬步集》自序
想起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
令人激動的畫,更令人感動的是愛
水仙
一庭春雨,滿架秋風
那一抹青蔥
中編山水之間
鄭州之行
西安印象
敦煌·莫高窟
三峽情緣
青島芳蹤
西行漫記
橋的那邊有一棵黃果樹
辛卯清明,武漢賞櫻
在陽朔,聆聽一首山水田園的牧歌
華北的天空之情迷白洋淀
“土裡土氣”的太原
下編讀書札記
筆法禪境,書道春秋——從《陳其銓教授論文選》說起
喜向筆墨覓小詩——讀《陳鈉山水畫集》有感
讀《另一種回憶錄》,敬悼季羨林先生
名“鴉”實“雅”——讀《任洋鴉集》有感
今朝風日好,最近讀董橋
原來作者是陳之藩
小人物里的大世界之情慾與良心——讀《戰爭與和平》有感
四壁書香妝陋室,半簾蕉影話南窗——與支華君韓園交往散記(張玉金)
後記
後記
《窗前小集》這本小書能夠順利出版,離不開熱心人的幫助,循例,更是由衷地,我要向那些給予我關心和幫助的人致以真誠的感謝。
感謝我的母校韓山師範學院林倫倫校長惠贈序言。林教授長期致力於粵地語言研究,著述甚豐,能在百忙之中為小集作序,而且寫得那么熱情、那么殷切,讓一本如鋪路石子集起來的小書頓時有了玉璞般的閃光。我非常喜歡這篇流露著真誠與熱情的序言,也非常珍惜這份榮幸,更感恩於這種熱情的鼓勵和殷切的期望。感謝美術系張玉金副教授寄來的《四壁書香妝陋室,半簾蕉影話南窗——與支華君韓園交往散記》,其文質樸平和。讀來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在韓園求學的時光。
感謝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黃良偉老師的授業與資助。黃老師是我走上美術學習的引路人,自從高中跟他學習繪畫以來,他就一直給予我關心和幫助。拙作成書,離不開業師的一路支持。
衷心感謝小欖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為拙作的出版給予的鼓勵和支持。感謝中山市小欖中學美術科組,正是因為身處一團和氣的工作團隊,有了同事們的分擔與協助,我才有時間胡思亂想,信筆由韁寫自己的文字。
小集的出版,離不開暨南大學出版社武艷飛編輯的認真負責,她的敬業與耐性讓我印象深刻。
最後,藉此機會,也向我的家人致以感恩,頑童阿華從此立品。
譚支華
2013年6月寫於小欖
序言
我與譚支華不認識,直到我寫這篇序的時候,也還只是文字之交。我們的緣分,是校友,是有110周年辦學歷史的韓山師範學院把我們連在了一起。小譚2002年考進韓師美術系,而我,2010年奉命來到韓師工作。美術系的張玉金老師向我推薦了小譚的這本《窗前小集》,讓我為其作序。我看了作者自序和目錄之後,答應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小譚是一位對韓師飽含深情的優秀畢業生!
作為韓師的校長,推介自己學校的畢業生是一種義務。也為自己學校畢業生的“出彩”而感到無比的自豪。2012年5月,我為地理與旅遊管理系的應屆畢業生徐雪偉的文集寫過序。今年4月份,他發來了一篇叫做《築夢》的散文給我,我才知道,他是憑著這本集子和他優秀的實習業績,戰勝了來自華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的畢業生,走進了汕頭市潮陽區第一中學這所名校。像小譚和小徐這樣的優秀畢業生。以自己出色的能力和表現,為他們自己,也為母校爭了光,我為他們的成就感到歡欣鼓舞。雖然雜務紛紜。但花些時間讀讀學生的作品,為他們寫點文字,值!
小譚是粵西陽江人,但與位於粵東的韓師“前世有緣”。報考志願的時候他力排眾議,包括家長和師友的勸告,填報了韓師的志願,並如願以償成為了韓師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親友之言,似有偏頗,然亦是好意。吾亦深慮之而志不改。余以此為明智之舉,其因有三:其一,韓師歷史久矣;其二,學費不高,於吾類極當;其三,雖遠省府,然亦避絲竹之惑耳,不失為治學修身之佳境。天遂人願。是年金秋,吾為韓師一員也。”(《窗前小集·韓師記》)韓園四年的學習生活,也證實了小譚選擇之不謬。“韓師雖然偏居一隅,但我這四年時光里並不感到孤獨,相反,我覺得百年韓師很有人情味,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情愫會愈來愈濃重。現今,每當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惑,工作中碰到某些委屈,只要回想起在母校韓園遇到的人和事,那感覺像極了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我是畢業之後才體會到‘母校’一詞的含義,鐫刻於西校門背面的校訓‘勤教力學,為人師表’,我會踐行一生,因為在我看來,那是母親的叮嚀。”(《窗前小集·想起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小譚對母校韓師,對教育事業的這種執著深情,令只有三年多校齡的我感動不已,甚至成為鼓勵我克服困難、努力做好韓師工作的一種動力。我想,如果每一個韓師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母校有著這樣一種無怨無悔的情愫的話。何愁韓師不能辦好?在小譚的身上,我看到了傑出校友陳偉南、陳其銓、陳復禮、林進華、陳漢士等先生的魁梧身影。這些前輩校友們在韓師讀書的時間也就是短短的兩年,有的甚至中途輟學。但與母校的情結,這一輩子是愈系愈緊了。在小譚身上,我也看到了後來者的矯健身影。小譚的師弟、2012屆的畢業生徐雪偉說:“離開母校時,我的書篋里,放著一把采自巍巍韓山的芹草,翠色如玉,隱隱有香。我把它帶回了故鄉,種在了東山上。而潮陽的最高學府,潮陽第一中學,就位於東山山麓。”(徐雪偉《築夢》)於是,我想,這是什麼?這是一種精神,在一代代韓師人中凝練而成並不斷傳承發展的韓師精神。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紅線,連著韓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連著一代代的韓師人!從小譚的“昔韓師如陳釀之杜康,醇香透脾;今之韓師,比之尤甚。如初升旭日,穿殛透霧,光芒萬丈”(《窗前小集·韓師記》)到小徐的“我堅信,冥冥之中,會有感應。這種感應,來自於學院某一林遮樹隱的山居,來自於文祠內徐徐繚繞的煙氣,來自於埋頭書海字潮之中的那種期待的眼神。在更為巨觀的層面上,這種感應,將延伸到雲天之間,到山水之際”(《築夢》),描寫的都是這種無形而有質的韓師精神。
當然,我喜歡小譚的文章,還因為他跟我很“投緣”。從小譚的《窗前小集》中知道,他“幼喜師道。欽羨傳道授業解惑之高節”。而我也“好為人師”,考進中山大學中文系之後就立志當老師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碩士研究生本可以很容易地選擇前程錦繡的仕途,但我毅然決然地走進了學校。而今教齡已近卅載。一點兒都沒有後悔,仍然樂在其中。因而,小譚文集中的許多關於“教書”的文章,我很容易讀懂,也為這位青年才俊的研究精神和文章的精彩而擊節讚賞。他的《徐悲鴻素描體系與契捷恰科夫素描體系的比較研究》是讀大三的時候就發表於國家核心期刊《南京藝術學院學報》上的。徐悲鴻研究專家顧平教授當時就對他讚不絕口:“作為一名尚未畢業的本科生,可以把自己的學術文章同名校教授的文章同期發表,其學術素養與文字表達能力可見一斑。”我相信。其他同行也會有同感,會喜歡小譚的這類文章的。
小譚的另外一個“癖好”,就是“好讀書”。儘管,他小時候喜歡讀書,只是因為讀書就可以“不用乾農活”,可以偷閒;後來還知道可以“吃國家糧”,因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我很喜歡他在文集自序里寫的這段話:“羅曼·羅蘭說過:‘與書籍生活在一起,生活是不會嘆息的。’說得真好。我一路走來的步履,多么像是這句話的腳註。不敢想像,我這樣一個農村孩子的成長,如果沒有書籍的營養,今天的我又將是如何一番模樣。古希臘人是有知識的,但他們更相信命運,智慧之神雅典娜亦復如是。我自稱是悲觀宿命論者,不敢說知識真的改變了人的命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論時光怎么轉變,只要有書籍為伴,就永遠都有繼續前行的力量。”其實,不管你是什麼出身,農村孩子也好,城市孩子也好,缺少書籍的精神食糧,你的人格就一定會發育不健全!我也是個嗜書如命的人,家裡環牆書架,四壁芸簽。是書籍,是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不然,我就不可能從離小譚家不遠的雷州半島密林里走出來,走上大學講堂;是書籍,是知識,像糧食一樣養育了我們,健全了我們的精神人格;是書籍,是知識,像清泉一樣蕩滌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靈魂得到慰藉和升華!而因為書讀得多,所以知識積累豐富,寫起文章來就能夠“東拉西扯”。遊刃有餘。看小譚的文章,尤其是其中一些涉及古代文獻和古典美學的文章,如《筆法禪境,書道春秋》、《喜向筆墨覓小詩》等文章,可見其讀書之多,功力之深。如果不是有其個人的經歷介紹的話,我還以為這些文章的作者是中老年人。因為讀書是一種積累,積累豐厚而後才能套用自如,信手拈來,皆成文章。
小譚還喜歡遠足,“嚮往旅行”,(《窗前小集·自序》),邊走邊讀邊寫。這也與我的愛好不謀而合。我一生愛書、愛讀書,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家中的客廳因為四壁皆書,貌似書房,我便命其名為“行讀齋”,雖然真正的書房至今還不見蹤影。所謂“行讀”者,乃“邊行邊讀,邊讀邊行”也。毛澤東曾經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這裡我篡改為:“讀書是學習,旅行也是一種學習,邊行邊讀邊寫是一種更重要的學習。”回首我近一甲子的人生旅途,有半個世紀是在讀書(包括行讀)、寫書、教書。今天算是又遇上知音了,因為小譚也好讀書,愛旅行。也正因為如此,我對小譚文集裡《敦煌·莫高窟》、《西安印象》等篇什,讀之甚有同感。因為在那些地方,我都徜徉過、發獃過。像敦煌,我已經去了三次了,還想再去。因為,敦煌本身,像小譚說的,就是一本厚厚的歷史書,任你去多少次,也讀不完它。其中之精神營養,就像是一口無底的深井,任多少代人也汲取不完!
我喜歡讀畫家的散文,吳冠中、黃永玉、林墉等大師的隨筆和散文集都是我的至愛,位列書架的顯眼之處。畫家們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和情趣,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超強,文筆俏皮流暢而極具形象美感,讀之令人浮想聯翩。小譚也是學美術的,他的散文也有此特點,雖然文筆還不算老練,但也新鮮可愛。其寫韓師舊校區教工宿舍的一段,可圈可點:“(西區學一樓的單間宿舍)房間在二樓,與韓文公祠僅一牆之隔,每天清早,外語系的同學們總會在那裡讀書。我最欣賞的是午後陽光照射陽台走廊的光景,尤其是夏日午後。破舊的學一樓掩映在高大喬木的蓊鬱之中,強烈的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把伸向陽台的樹葉影子投射在地板上,斑駁淋漓,像極了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作品——透亮而富有詩意。”(《想起了一些人,想起了一些事》)我辦公室所在的才林樓就在學~樓的旁邊,窗外的風景也像小譚描述的那般美好。案牘勞形之暇,我也常常望望窗外的植物、陽光,休養眼神,但就沒有體會到小譚這種審美感受,“身在美中不知美,只緣心中沒美學”啊!現在讀著小譚這段美文,我就有一種向在西校區辦公和學習的師生們推薦的衝動:“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可是生活在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作品之中喔。”
喔,我信馬由韁地不知道寫到哪裡了,看來已經離“序”太遠了,還是收緊韁繩吧。總之,由於一種校友的緣分。一種人生夢想和生活習慣的投緣。一種文學靈感的衝動,我寫下了上面這些文字,妄圖作為小譚《窗前小集》的序,還不知道小譚喜歡不喜歡呢!
林倫倫
癸巳龍舟競渡聲中
寫於110周年校慶的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