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劑

窒息劑

窒息劑是指侵犯呼吸系統,使肺部發生水腫,或凝結心臟的血液,增高血壓而使組織細胞缺氧窒息,嚴重的可使人致死的化學藥劑;它實際上兼有侵肺及敗血兩種性質。例如氯、溴、光氣、雙光氣、氯甲酸氯甲酯、氯化苦劑、二氯二甲醚等。

窒息劑可以通過多種路徑進入人體。當人吸入氣體時,氣體、蒸氣和霧狀物都有可能被呼吸道的部位吸收。其基本類型有簡單的窒息劑、氰化物、苯胺、硝基、氨基及苯衍化物這三類。

概念

窒息劑是指侵犯呼吸系統,使肺部發生水腫,或凝結心臟的血液,增高血壓而使組織細胞缺氧窒息,嚴重的可使人致死的化學藥劑;它實際上兼有侵肺及敗血兩種性質。例如氯、溴、光氣、雙光氣、氯甲酸氯甲酯、氯化苦劑、二氯二甲醚等。

內容

窒息劑是被機體吸人後,可使氧的供給、攝取、運輸和利用發生障礙,導致組織細胞缺氧窒息的化學藥劑。它是第一類被投入戰爭使用的化學戰劑,氯氣是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採用的第一種窒息劑,雖已淘汰,但仍然是許多化學武庫的候選毒劑。

窒息劑可以通過多種路徑進入人體。當人吸入氣體時,氣體、蒸氣和霧狀物都有可能被呼吸道的部位吸收。鼻腔和嘴巴內黏膜以及肺泡這些部位都可能吸收它們。液滴和固體小顆粒可通過皮膚、眼睛和黏膜吸收。隱藏在食物或者飲料中的化學藥劑會被胃腸道吸收。傷口或者磨損的地方比完好的皮膚更易吸收。

儘管窒息劑可以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用,它們能夠產生大規模傷亡,但破壞能力卻沒有核物質或生物機體那么強大。恰恰相反,這種論調並不是故意要忽略化學藥劑在無辜民眾身上的使用。化學藥劑的使用不僅會造成大規模傷害,也會在傷害者中造成痛苦。

化學藥劑在20世紀迅猛發展,主要用於戰爭、種族殺戮和恐怖主義,使用率遠遠高過核物質和生物機體。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使用了化學藥劑。為了打破溝槽戰爭的僵局,德國第一個使用了氯氣。英國緊接著生產了自己的化學藥劑,並開發了新的物質,如光氣和芥末(糜爛性毒劑)氣。這次戰爭結束後,人們廣泛研究和開發更致命的藥劑。這促使人們在20世紀20年代發現了神經性毒劑,它實際上就是高度提純的殺蟲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未使用神經性毒劑和糜爛性毒劑,但戰後發現德國存有大量此類藥劑。化學藥劑持續發展和生產,直至1993年3月,130多個國家一起簽署了化學武器公約。事實上,該公約制止了一些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大國生產和存儲有毒的化學藥劑。美國和俄羅斯正在逐步銷毀他們的庫存。然而一些國家還沒有簽署這項公約,並且還在研製化學武器。

20世紀後半葉,開始廣泛套用的高度提純的化學藥劑有糜爛性毒劑和神經性毒劑。通常來說,可導致大規模死傷事件的有毒化學藥劑有五種: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窒息性毒劑、血液性毒劑、失能性毒劑。

窒息性毒劑會損害肺部,因為一旦引入它,就會對支氣管、氣管、喉嚨和鼻子產生極大刺激。在極端的情況下,肺黏膜膨脹,肺部會積水,這樣人就會因缺氧而死亡。氯氣和光氣是典型的不夠穩定的窒息劑。接觸光氣或氯氣會不會立即引起咳嗽、窒息、胸悶和噁心的症狀,這主要取決於吸入量。戴防護面具可以預防窒息劑。處理方法包括立即將感染者從感染區域轉移出來,再依據感染等級判斷是否需要就醫治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有大量美軍死於光氣感染。

類型

簡單的窒息劑

簡單的窒息劑由於造成氧氣不足而使人發生窒息,但此種窒息劑並不直接損害呼吸道。二氧化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種中毒可見於許多情形如釀酒者、礦水工作者、石灰窯及船倉內的工作者等。

化學性窒息劑中以一氧化碳最常見。在英國歷史上的工廠氣體中毒事件中約占1/3~1/2。在許多工業中都可有一氧化碳的中毒,尤其是在製造煤氣或鼓風爐工作者或暴露於煤氣或馬達排出的廢氣中等更易發生。一氧化碳為無色無味氣體,經肺很快就被吸收,是非常危險的物質。濃度高時可使人立刻失去意識。

氰化物

氰化物用在許多化學工業上,如染料、塑膠、蒸汽消毒或金屬硬化等。氫氰酸毒性極大,無色、易揮發、有苦杏仁氣味,且濃度大時可以不被人察覺到。氧氰酸可能是直接作用到身體的細胞而影響了它的正常氧化作用。呼吸中樞對其尤為敏感,因而很容易發生呼吸麻痹。

在工業上氯化物的中毒很少是因為吞服液體或固體的氯化物,而常是因為吸入了HCN氣體。由於HCN的揮發性很大,所以只要其揮發作用不受阻礙時,即使不當心,把該液灑出外面,也不會有很大的危險。但是如果空氣中的HCN很濃時,人進入後可立刻發生虛脫。

苯胺 、硝基、氨基及苯衍化物

苯胺、硝基、氨基及苯衍化物可在血液內形成變性血紅蛋白,故可發生臉色蒼白及青紫。所以灰藍色的口唇是為本病之特徵,一般都有窒息及神經系的症狀如頭疼、眩暈、噁心、嘔吐等。也可以有興奮增強、嗜睡、精神錯亂、步態不穩、肌震顫,最後驚厥而昏迷。有一點特別應注意的,即上列各物由皮膚及肺臟均能吸收,並且患者可以任何地點發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