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斯坦

突厥斯坦

突厥是公元6世紀初興起於中國西北金山(今阿爾泰山)西南麓的一個遊牧民族。隋朝時,以阿爾泰山為界,突厥汗國分為東、西兩部分,分別稱東,西突厥汗國.東突厥被薛延陀消滅,重建後的後突厥帝國被維吾爾族的祖先回紇人所滅。西突厥被唐朝所滅。 歷史上突厥人統治過的許多部落,今天形成多個不同民族,分屬不同國家。學術界把使用阿爾泰語系或突厥語族的各民族,概括為地稱為“土耳其斯坦諸民族”,這些民族在中國有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等民族,中國國外有亞塞拜然,巴什基爾人,土耳其,雅庫特人以及其他民族。維吾爾族血緣上與突厥人的關係並不密切。

狹義廣義

波斯語:ترکستان‎‎,英語:Turkestan / Turkistan)一詞原為波斯語,意 為“突厥人的國家”、“突厥之地”。該詞最早出現在8世紀阿拉伯人撰寫的地理學著作中,其範圍大致為東起戈壁沙漠,西濱裏海,南接西藏、克什米爾、阿富汗中部、伊朗東部,北連西西伯利亞在內的廣大中亞地區。“突厥斯坦”這一地理稱謂一直被當地民族及與當地有政治經濟聯繫的周邊民族所使用,在從8世紀開始的不同時期的阿拉伯語、波斯語、突厥語、印地語(包括烏爾都語)的各種歷史文獻、碑銘、外交文書、經濟文書及文學作品中廣泛可見。

“突厥斯坦”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廣義的“突厥斯坦”即大突厥斯坦(Great Turkestan),是指包括以上所述全部範圍的地區,即西突厥斯坦(或稱俄國突厥斯坦)、東突厥斯坦(或稱中國突厥斯坦)與南突厥斯坦(或稱阿富汗突厥斯坦)的總和。狹義是指西突厥斯坦,以與在歷史上又被稱為蒙兀兒斯坦的西部東突厥斯坦、又被稱為畏兀兒斯坦的東部東突厥斯坦和被稱為阿富汗突厥斯坦的南突厥斯坦相區別。

至18世紀,隨著東部“突厥斯坦”被滿族建立的清帝國所吞併,南部突厥斯坦被阿富汗的伊蘭語民族的國家所控制,突厥斯坦內部原本通暢的聯繫開始變化。於是“東突厥斯坦”一詞開始被使用。同時,保持政治獨立的西部即被稱為“西突厥斯坦”或狹義上的“突厥斯坦”。19世紀中期,西部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個國家淪為俄羅斯帝國的殖民地,於是“西突厥斯坦”又被稱為俄國突厥斯坦,“東突厥斯坦”又被稱為中國突厥斯坦。

俄國入侵

到18世紀,“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已相當模糊,而“突厥斯坦”在當時史籍中也已基本無人使用。一直到19世紀初,隨著西方列強在中亞地區殖民擴張的深入,地理名詞“突厥斯坦”重新被提出。1805年,俄國人季姆科夫斯基在使團出使報告中又使用了“突厥斯坦”的名稱,他將位於“突厥斯坦”東部的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稱為“東突厥斯坦”,或稱為“中國突厥斯坦”。19世紀中期,俄國先後吞併了中亞希瓦、布哈拉、浩罕三汗國,在中亞河中地區設立了“突厥斯坦總督區”,於是某些西方人稱中亞河中地區為“西突厥斯坦”,或“俄屬突厥斯坦”,把中國新疆地區稱為“東突厥斯坦”。

在18世紀,俄國人深入如今的哈薩克地區。到19世紀中葉,在突厥斯坦北疆定居,並且在鹹海兩岸設定了一系列大致上為東西走向的堡壘。到了1850年代~80年代,俄國政府出於經濟和戰略的雙重考慮,控制了整個西突厥斯坦,並消滅了浩罕汗國,只容許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在其傳統統治者的治理下,作為俄國的附庸享有部分獨立。

俄國的統治給西突厥斯坦帶來和平,也使經濟、交通和灌溉有某些改善。俄國政府很少干涉人民的傳統生活,同時也極忽略教育,俄羅斯的政策是根據突厥斯坦總督考夫曼的漠視伊斯蘭教政策。當沒有穆斯林一樣,阻止他們與伏爾加河的穆斯林接觸。俄羅斯人不想同化他們,他們也沒資格為國家服役。沒打算教育他們。因此在1917年俄國革命爆發時,居民不識字率高達97%左右。在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統治期間(1906~1911),俄國人由歐洲向突厥斯坦殖民的比例激增,大量俄國人和烏克蘭人湧入該地區。由於新移民享有土地和水源的優先權,加上政府決定從原先不必服兵役的當地居民中徵召服軍事勞役,遂引發了1916年的叛亂。當局以強烈措施戡定叛亂,此舉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居民傾向於未來的蘇維埃政權。

1917年革命以前發生的民族主義動亂的目的不在於與俄國在政治上決裂,而在於得到文化和司法上的承認。革命後的俄國內戰引發了幾次真正的民族主義暴動,但是西突厥斯坦終於淪入蘇維埃的控制。蘇聯領導人列寧和史達林對該地區的政策包括明確的種族劃分,這項政策在1924年實施行政重畫時達於巔峰,使5個主要民族(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和哈薩克)分別建立了加盟共和國。當1991年蘇聯解體時,這5個共和國均獲獨立。

東部時期

東突厥斯坦即新疆,雖然從1762年起就在中國管轄下,並於1884年建省,但是俄國在當地的勢力在19世紀後半葉仍然很大。1871~1881年俄軍占領了伊犁和塔城。清朝末年,俄國勢力在東突厥斯坦地區先後策動了阿古柏之亂、妥明之亂,以及1918年的庫車暴動。

沙俄政權滅亡後,尤其是西突厥斯坦的蘇維埃政權鞏固後,蘇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插手新疆,企圖建立一個脫離中國的、為蘇聯控制的獨立地區,或者一個像蒙古那樣的“社會主義國家”。 1933年,蘇聯在北疆的阿山地區策劃了反新疆金樹仁政府的暴動,由阿山地區哈薩克族頭人沙里福汗策劃宣布獨立。但是被新疆主席金樹仁派兵鎮壓下去。

1933年,南疆的地方豪強烏斯滿和鐵木兒在喀什地區進行暴動。在日本、土耳其、德國和英國等方面的支持下,阿圖拉的沙比提大毛拉於1933年11月12日(回曆1852年7月24日),在喀什宣布成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由阿克蘇的和卓尼亞孜為“總統”。“外交部長”是和田人哈生木江阿吉,“軍政部長”是喀什人烏拉孜拜克,“教育部長”是阿布都喀里木可汗,“法務部長”是喀什的知識分子扎里夫·哈里阿吉。軍事首腦是玉素甫江。1934年,這個政權被敗退南下的回族軍閥馬仲英的軍隊推翻,其頭目紛紛逃往土耳其、英屬印度(克什米爾)和日本。同年接受蘇聯資助和培訓的和田人伊敏·布格拉成立了“和田埃米爾國”,自任“和田埃米爾”。

1944年,在蘇聯支持下,新疆爆發了反對國民政府統治的“三區革命”(“三區”是指當時新疆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個地區),1944年11月12日,艾力汗·吐烈(原蘇聯烏茲別克人)獲得了“三區革命”初期的領導權,成立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自任“主席”。1945年1月伊寧被攻克後,大批極端維吾爾族民族主義者手持木棒大刀,四處殘殺漢人。到事態被制止時,已經有大批漢人被殺,其中東北漢人幾乎無一倖免。1945年1月5日宣布“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脫離中國而獨立,宣揚殺漢滅回。

譯名

突厥斯坦和土耳其是同一個詞的中文異譯,依地區、習慣而有不同譯名,二者沒有區別。“突厥斯坦”是一個從中古時期一直使用至今的地理稱謂,而土耳其是一個現代國家名稱。實際上,土耳其(土耳其語:Türkiye)和突厥(土耳其語:Türk)就是有區別的兩個詞。而土耳其一詞是阿拉伯語,意為“突厥人的國家”、“突厥之地”,正與“突厥斯坦”一詞意義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