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轟炸

穿梭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利用在英國、義大利的機場為基地,對德國和被德國占領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境內的德軍目標實施轟炸,然後飛到阿爾及利亞或蘇在線上場著陸,經加油和補充彈藥,又在回程中遂行新的戰鬥任務,最後返回英國或義大利基地。這就是後來被專家們成為“穿梭轟炸”的作戰形式。“穿梭”轟炸增大了飛機的作戰半徑和轟炸行動的突然性。因轟炸行動以目標為中心,執行任務的飛機像鐘擺一樣運動,又稱“鐘擺”轟炸。

美軍轟炸

1943年8月17日,美陸軍第8航空隊的146架B-17型轟炸機從英國基地起飛,經德國城市施魏因富特對雷根斯堡進行密集轟炸,隨後向南直飛阿爾及利亞,當德戰鬥機隱蔽集結在美機返回英國必經航線待機攻擊時,美機已越過阿爾卑斯山在阿爾及利亞機場著陸,“穿梭”轟炸首戰告捷。

保障任務

1944年,根據美、蘇兩國協定,由蘇聯提供基輔地區的波爾塔瓦機場群,供美軍航空兵進行“穿梭”作戰的機群降落,並組建第169特種空軍基地擔負保障任務。

轟炸任務

機場群的防空由蘇聯防空殲擊航空兵第310師和防空第6軍的高射炮兵負責。規定每月進行6次“穿梭”作戰,約有360架B-17、B-24型轟炸機和150~200架P-51型護航戰鬥機參戰。6月2日,美陸軍第15航空隊750架飛機從義大利機場起飛,完成轟炸任務後,部分飛機返回基地,航空隊司令K.艾克爾中將率領64架P-51型戰鬥機、128架B-17型轟炸機直飛到蘇聯的波爾塔瓦機場群著陸。6日,又從蘇在線上場起飛,逆向轟炸加拉茲地域的目標,返回義大利機場降落。這是美軍首次利用蘇在線上場進行“穿梭”轟炸。21日,美軍第8航空隊從英國基地出動2 500架飛機,轟炸柏林的工業目標。其中137架轟炸機和62架戰鬥機在柏林以東1 500公里的蘇聯波爾塔瓦機場群降落。7月11日,美軍1 000多架飛機襲擊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境內的軍事目標,完成任務後部分飛機到波爾塔瓦機場群降落。

轟炸持續時間

“穿梭”轟炸持續1年多。其中1944年6月2日~9月19日,蘇聯各空軍基地共維護保障1030架美軍飛機,完成了2 207次戰鬥出動,對德國及其占領國的13個重要目標實施轟炸,投彈量約2 000噸。1944年9月底,蘇軍與盟軍大舉推進,美軍第8、第15航空隊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作戰半徑已能全部覆蓋德軍占領區,“穿梭”轟炸行動結束。

相關戰術

小澤治三郎

小澤治三郎於1886年10月2日出生於九州宮崎縣,在中學時因暴力事件受到退學處份。正當失意之時,小澤之兄——陸軍軍人小澤宇一郎——請其上司牛島貞雄大尉從日俄戰爭的中國東北戰場上寄一封勸戒“過則勿憚改”的信給小澤。受此感召,小澤於是前往東京,轉入成城學校。小澤終身都仔細保管這封信,並成為其座右銘。

與那個時代的青年一樣,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的輝煌勝利讓他們嚮往海軍。小澤於1909年12月從江田島海軍學校畢業,以候補生身份登上加護級巡洋艦“宗谷”號進行訓練航行,當時“宗谷”號的艦長即日本在投降時的首相鈴木貫太郎大佐,候補生的指導軍官為山本五十六大尉與古賀峰一中尉。與山本糟糕的人際關係不同,小澤在海軍中一直有不錯的人緣,這跟其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有相當的關係,因此小澤的職業生涯也算較為順利。在其擔任魚雷學校校長時,一次在驅逐艦因事故把臉炸傷,但依然臉色不改,因而有了“鬼瓦”之名。

1939年,小澤擔任第一航空戰隊司令,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負責指揮航空母艦,在任上他對於這種新兵器產生了極大興趣,儘管本行是魚雷,但善於鑽研並目光長遠的他在以後的依然在航空領域有了相當造詣,至今日本史學界仍認為他的航空戰指揮水平不在山口多聞之下,而他的性格則更適合作為機動部隊的長官。

儘管有過實踐經驗,並且在任海軍大學校長期間接受了“航空第一”思想。但在機動部隊司令的人選上軍令部依舊選擇了南雲忠一,這可以說也是困繞日本史學界的重大迷題。一般來講,是海軍論資排輩的作風使比他資歷更深的南雲獲得了這一職務,但卻不排除山本大將本身的作用。有米內光政提攜的山本一生可謂風光,但其自負的性格也讓他與同行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客觀地說這種緊張也跟山本推行航空第一理論有關,畢竟這不僅僅是一個戰術問題,更是砸了很多人的飯碗)。自負的性格使他並不希望直屬過於優秀,而緊張的關係則使他害怕被一位出色的下屬所替代。儘管如此,小澤提出的以航母為核心的航空艦隊編制思想依然被山本所採納,並在珍珠港實現。而這一戰術此後也被美國海軍所使用並影響至今。

馬里亞納海戰與穿梭轟炸

1944年6月15日,小澤艦隊開出吉馬拉斯泊地,駛向決戰海面;6月17日下午,小澤部隊的所有軍艦進行了戰前最後一次海上加油。10800噸原油注入軍艦後,第一機動艦隊做好了全部戰鬥的準備。傍晚時分,9艘航母、5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和31艘驅逐艦一齊向東前行。

自18日拂曉起,日軍的9艘航母就開始起飛尋找美艦。當天下午,偵察機在東北方380海里處發現了美國航母的身影。次日凌晨3時45分,栗田健男命令前衛部隊巡洋艦起飛16架水偵。一小時後,又有1架水偵和13架97艦攻執行第二段搜尋任務。與此同時,小澤的本隊也彈射了11架二式艦載偵察機和2架水偵,這樣,天還沒亮,小澤已經派出了43架飛機,展開偵察活動和反潛警戒。

7時整,以3航戰的2架97艦攻為前導,43架戰爆、7架“天山”和14架零戰組成的“丙部隊”第一攻擊波總計64架飛機從三艘輕型航母上起飛。小澤也在7時56分向1航戰下達了出擊令,從日本海軍最精銳的三艘大型航母上起飛了48架零戰、53架“彗星”和27架“天山”組成的“甲部隊”的第一攻擊波,總計128架飛機,為此隊作引導的是2架“天山”,此外還有1架負責判定戰果的“彗星”。在“甲部隊”出擊的同時,由城島高次少將指揮的“乙部隊”也忙著派出第一攻擊波,但由於天氣不佳,加上飛行員技術生疏,一直磨蹭到將近9時,7架“天山”、25架戰爆、15架零戰才匆匆忙忙地出動。這樣,第一機動艦隊的首輪打擊共出動了243架飛機浩浩蕩蕩地殺向美國第58特混艦隊(簡稱TG58)。

就在3航戰的第一攻擊波距美軍艦隊還有150海里時就被“列剋星敦”號的巡邏機發現,美艦立即起飛45架F6F“惡婦”(Hellcat,又譯“地獄貓”)前去攔截。由於日本飛行員技術太差,指揮官中本大尉不得不在距目標還有54海里時重新集隊。就在此時,恐怖的“惡婦”群迎面撲了上來。包括中本座機在內的8架零戰、32架戰爆、2架“天山”被擊落,沖入美軍少數戰爆飛行員則見識到了VT信管高射炮彈彈幕射擊的高效率。只有1架“天山”發射了魚雷,並且顯而易見的沒有命中;1架戰爆投下的250公斤炸彈給“南達科他”號戰列艦造成了輕微的損傷。

小澤制定的“穿梭轟炸”戰術是“阿”號作戰中日本方面的一大戰術亮點,這種在敵火力圈之外發起攻擊的戰術似乎非常符合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軍事原則(在戰爭後期日軍卻徹底拋棄了這一原則,大搞同歸於盡的自殺戰術),但仔細分析卻有捨本逐末、投機取巧之嫌。真正合理的戰術不僅需要保存自己,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消滅敵人。而以日軍的狀況來看,採用“穿梭轟炸”戰術實際上是無法給敵人造成嚴重殺傷的。

戰鬥分析

首先,從雙方戰機的性能參數上看,日本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優勢。以俯衝轟炸機為例,1944年美軍艦載俯衝轟炸機的主力機種SB2C“地獄俯衝者”的航程為1187海里,老一些的SBD“無畏”大致也是這個水平;而日軍新銳的俯衝轟炸機“彗星”的航程只有820海里,老舊的99式俯衝轟炸機也就在810海里上下。日軍魚雷機和戰鬥機的航程確實要比美軍遠一些,但是在實際戰鬥中則大致相當,想要在對方航程外成功發動攻擊並不現實。何況,如果日軍飛機航程真能遠到在對手作戰半徑外發動攻擊,小澤也就用不著讓手下去“穿梭”了。

此外,此種戰術對飛行員的素質也有著很高的要求。開戰前,日本海軍用5年以上的時間才培養出了足夠400架艦載機的822名優秀航母飛行員,並依靠這些熟練機組取得了珍珠港、印度洋和珊瑚海上的勝績。不過從中途島海戰開始,特別是經歷了恐怖的所羅門航空消耗戰之後,海航喪失了8000個以上的機組,開戰時的精兵已經損失殆盡。由於戰情緊迫,為滿足前線需要,日方從1943年以後不得不減少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僅完成起降、編隊、投彈等基本科目的操演,就匆匆將航空隊派上前線。為彌補飛行員經驗不足的弊病,居然想出了讓新手集體觀看空戰紀錄片這樣的高招!

另一方面,“穿梭轟炸”也是一種以犧牲航空兵為代價保全航母的戰術思想。從根本上說,航空母艦隻是一個作戰平台,它的全部威力都來自於所搭載的艦載機,如果失去了艦載機的支持,航母的作戰效能甚至比不上一艘驅逐艦。從實戰角度看,“穿梭轟炸”實際上是把大批技術不過關的飛行員送上了不歸路,在美軍強有力的防控體系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