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卡片
正文
一種由薄紙板製成,用孔洞位置或其組合表示信息,通過穿孔或軋口方式記錄和存儲信息的方形卡片。是手工檢索和機械化情報檢索系統的重要工具。18世紀末,西方一些國家已將穿孔卡片套用於紡織業,用來貯存紡織機工作過程控制的信息。後來,其套用領域擴展到統計工作中,如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就使用了穿孔卡片。20世紀40~60年代,它得到了西方情報檢索界的重視和套用。
主要類型 穿孔卡片有許多種類。按處理手段可分為手工穿孔卡片和機器穿孔卡片。還可以按穿孔部位、孔洞形狀、編碼方法等特徵來分類。其中,較常見的類型有:邊緣穿孔卡片(圖1)、中心穿孔卡片、槽式穿孔卡片、窗式穿孔卡片、組合穿孔卡片和透光穿孔卡片。機器穿孔卡片又有45列孔、80列孔和90列孔之分。其中以80列孔的機器穿孔卡片(圖2)最為常用。
![穿孔卡片](/img/c/095/nBnauM3X4IzM1AjN5Mj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2A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穿孔卡片](/img/2/944/nBnauM3XxkzN5UjN5Mj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2AzLxk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7-4-2-1碼”的編碼方法是:將邊緣穿孔卡片四周的孔位(部分或全部)分為若干組,每組含4列孔位,分別標有數字7,4,2,1;穿孔時,每組孔洞只能表示一位數字。數字 1,2,4,7直接用被軋口的單個孔洞表示;數字 3,5,6,8,9則分別由同一組孔洞內兩個軋口的孔洞表示;若一組孔洞均不軋口,則表示數字零。各種數據或情報特徵均可按一定編碼規則轉換為數位化信息,然後再轉換為“7-4-2-1”碼。例如,假定用“473”代表某一文獻著者周某,把此代號轉換成“7-4-2-1” 碼需要3組孔洞,第一組用來表示百位數“4”,第二組表示十位數“7”,第三組表示個位數“3”。為防止重碼和“假聯繫”,可在每一組孔洞中增加一個特徵孔位(SF),或將單排孔換為雙排孔,並用深淺兩種不同的軋口方式來防止重碼(圖3)。
![穿孔卡片](/img/e/ced/nBnauM3XyQDM1kjN5Mj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2A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檢索方法 操作前準備好一定規格的穿孔卡片、待處理的情報資料和必要的工具 (如手工穿孔用的軋口鉗、選卡箱,機器穿孔用的穿孔機、譯孔機、驗孔機、復孔機、選卡機、分卡機以及檢索機等)。操作步驟分建檔和檢索兩個階段。建檔階段包括確定系統的任務、檢索語言、編碼方法,對情報資料進行編碼(即通過在卡片上軋口或穿孔,把情報特徵或數據轉換成代碼),然後將已編碼的卡片按某種順序(一般是隨機排列,透光比孔卡除外)組織排列起來。檢索階段包括制定檢索策略、選擇檢索詞並加以編碼,以及實施檢索( 即按檢索策略將探針插入卡片上的相應孔洞,通過抖動選出相關的卡片(圖4);或藉助檢視元件啟動傳動裝置或接通相應的電路,打開受卡盒門,將符合要求的卡片送入相應的受卡盒中。
![穿孔卡片](/img/0/393/nBnauM3X5QTOzAzN5Mj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2AzL5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