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認真學習江澤民的這一思想,對於我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展文化產業是江澤民文化建設思想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江澤民的這一思想,對於我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集中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品格。江澤民明確指出:“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和精神上

的一面旗幟”。在當代中國,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始終高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旗幟。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江澤民指出:“牢牢把握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的發展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引導廣大人民民眾從思想上精神上正確武裝和不斷提高起來。”發展文化產業與堅持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是高度統一的。那種把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對立起來的認識是不正確的。文化既具有產業屬性,又具有意識形態屬性。我們既不能用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排斥它的產業屬性,也不能因為文化的產業屬性而忽視它的意識形態屬性。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長。這就要求社會能夠為人民民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更優更全的文化服務。發展文化產業,必將突破那種僅僅把文化當作事業由政府來包辦的傳統發展模式,為促進文化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繁榮社會主義文化,運用產業的模式來發展文化,就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保障和實現人民民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使廣大人民民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江澤民強調:“發展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作為產業,要實現再生產,就必須講求經濟效益。但是文化產品又是特殊商品,必須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必須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保證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在確保良好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長期以來,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就是文化事業職能和文化產業功能相混淆,把經營性文化產業混同於公益性文化事業,應該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文化事業長期投入不足,應該由市場主導的經營性文化產業長期依賴政府。打破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增強文化單位自身發展活力,根本的出路就是改革。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一定要從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既要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又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改革不斷破除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逐步建立有利於調動文化工作者積極性,推動文化創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區分情況,對不同類型的文化單位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根本任務是為人民民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民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應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在改革中貫徹 “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社會效益。經營性文化產業的主要任務是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民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應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在改革中貫徹“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著力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和改進文化領域巨觀管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職責,理順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與所屬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要規範國有文化事業單位的轉制,加快文化領域結構調整;要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強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建設,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新體系,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

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江澤民強調:“努力建設我國的先進文化,使它在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發展我國的先進生產力,使我國加快進入世界生產力已開發國家的行列,都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任務。”事實表明:只有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才能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盪中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

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必須把握有利於我國文化發展的戰略機遇,著力抓好三個重要環節:一要突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最近出台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六個方面的發展重點,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將著力發展九類重點文化產業。除了重點發展影視製作業、出版業、發行業、印刷複製業、廣告業、演藝業、娛樂業、文化會展業、數字內容和動漫產業之外,還確定了國家數字電影製作基地建設工程、國產動漫振興工程、 “中華字型檔”工程、國家“知識資源資料庫”出版工程等四項重大文化產業推進項目。在“十一五”時期,突出發展這些重點文化產業、實施這些重大文化產業推進項目,將有助於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二要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科技含量。文化產業的競爭將越來越表現為科技實力的競爭。要積極推進文化生產、流通與高新技術的結合,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科技創新是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文化創新、提高文化產品質量、滿足文化市場需求的重要手段。科技創新可以催生出新需求、拓展出新市場,降低文化產品生產、傳播、銷售等環節中的成本,充分發揮資源效益,並使文化產業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三要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要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結合,注重項目對接。為文化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國際競爭力創造必要條件。培養扶持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大型國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一批對外交流的文化品牌,將我國優秀的藝術院團和有品位的藝術展覽,特別是反映當代中國風貌的現代文化產品推介到國際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